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校本教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的驱动力。学校积极构建校本教研制度,聚焦于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以政府政策文件为导向,处于学校领导和专家的干预下,具有专业协作和评价考核的双重定位。校本教研实践采取冲突规避态度,受制于权力和人情关系,教师能动性受到制约。建立自然合作形态下的校本教研,需要打破权力和文化对教师的束缚,给争议以存在空间,将冲突转化为建设性争议。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校本教研则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第一,校本教研能够构建青年教师的教育信念;第二,校本教研能够增进青年教师的自我知识;第三,校本教研能够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第四,校本教研能够坚固青年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教师教育发展新理念下,"校本教研"亦成为特殊学校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所了解的特教教师校本教研的内容到形式等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主要有校本教研主体缺失;校本教研的特教特色淡化;校本教研专家引领缺乏;校本教研效果不大.为此,特殊学校的校本教研要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增强特教教师研究工作意识,发挥教研主体性;以特殊需要思想指导教研工作,突出教研特教特色;通过校域合作伙伴建立,寻求校外优势引进等,以改进目前校本教研状况.  相似文献   

4.
促进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春悦 《理论界》2008,(3):228-229
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途径、基础和保证。笔者认为,自主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的前提因素,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的途径因素,激励机制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的环境因素,有效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的保障因素。关于促进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的对策,笔者认为要制定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规划,把握校本教研三个基本环节,建立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评价体系,构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校教师校本培训是以高校教师所在学校为主要基地,以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为目标,以教学实践为中心的教师在职培训活动,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教师校本培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着种种缺失。因此,要采用合适的策略,对高校教师校本培训进行重建,以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影响新课改的主要因素。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新课改的理念、知识构架、能力建构等,其发展途径包括自身研修、名师引领、校本教研等。探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对于推动教师成长,促进新一轮的课改,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知识管理从社会化、外显化、联结化和内在化等四种模式来分析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的相互转换,并认为这种转化可以实现知识的增值和创新.校本教研从本质上可以被解读为教师的“知识管理”,因此,用知识管理理论来分析和研究校本教研与教师发展无疑可以成为一个切实可行的视角.从提高一线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提升校本教研的整体水平出发,学校管理者的任务在于进行“师徒”配对、营造教研对话环境、开展教研培训和聚焦教学问题等.  相似文献   

8.
周群  ;李劲松 《学术探索》2014,(12):142-146
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考察其对学生自主发展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通过探索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生培养模式,开发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校本活动课程,创新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科教学策略,建立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班级互动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性水平,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视角,从校本研究、评价与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网络与博客等四个方面来审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从中梳理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特征与走向。  相似文献   

10.
金如湘 《南方论刊》2009,(5):105-108
任何课程的有效实施最终都要依靠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是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基于学校、基于课堂、基于教学的问题,通过个体和集体的校本研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常维国 《学术论坛》2007,30(12):202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完美个性,健全学生人格所必需的.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必须明确校本课程的内涵,认识校本课程的特点,把握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形式.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将有助于教师新观念的形成、知识结构的构建、技能的发展.因此,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会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科教学专业发展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课堂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既是学科教学专业发展的载体,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归宿,故教师专业发展应更加有力地促进教学专业化.基于此,本文选取课堂教学的价值 取向、性质把握和基本方法运用以及课堂运行的活动等方面,着眼于学理和技术来思辨教师培训如何将重心转向教学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理想状态的乡村教师队伍,数量满足只是基本前提,更重要的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好的教师队伍,是能适应并引领乡村社会特别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未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应聚焦政府、教师培养院校、乡村学校以及乡村教师等主体,进一步明晰主体责任、优化主体行为。政府行为优化的始点是明晰政府内涵,本质是切实履行政府职责,核心是解决越位与缺位问题;教师培养院校的行为优化应围绕如何培养满足乡村教育需要的优秀教师而展开;乡村学校应着力培养乡村教师韧性,构建跨界教师发展共同体,彰显乡村特色和校本特色;乡村教师的行为优化应围绕如何实现专业自主发展展开,以促进自我从“技术熟练者”走向“反思性实践者”为旨归。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开发: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教师专业和学生特长发展的共同需要.要使教师和学生消除困惑,走进并且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师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思想与课程观念.文章着力反思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改进建议和相应的对策,为下一步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校本研究是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校本研究存在着内容窄化与形式主义倾向严重、研究主体缺失与反思能力薄弱、研究氛围不浓、专家引领缺乏,研究实效性较差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教师三种意识、完善校本研究制度、营造研究氛围、加强专业引领等措施,力求通过有效的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冀文秀 《阴山学刊》2006,19(1):117-123
“包头地区校本培训中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组于2005年4月在包头市124所中小学的350名教师中进行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专业研修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包头市中小学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已具备一定基础,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比较重视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初步形成了使用信息技术的环境;具备了使用信息技术的一定能力,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与教师专业研修的联系日趋紧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薄弱学校的信息技术条件差距较大;相当数量的教师接触的信息资源有限;好多教师对电脑的更多功能不了解、不熟悉;网络利用率偏低,而且不同学段、不同条件、不同性别、不同学科教师的使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研管理目标与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高度耦合能够有效引领教师群体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激发教师主动投身专业发展的热情,增强高校教研管理目标的执行力.当前,我国高校教研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耦合存在相互冲突和矛盾,难以形成高校与教师共同发展的向心动力.从我国高校当前的行政管理现状出发,实现高校教研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耦合,需要构建“以人为本”型的教研管理模式、“激励服务”型的教研管理文化和“目标导向”型的教研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张颖杰 《南方论刊》2009,(12):99-101
在经济法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该课程的教研实践。首先,课程建设教师应当正确区分不同的经济法教学层次和专业性质,端正教师自身的教研立场并不断充实自身;其次,教师的教法须得当,并注重学科资源的整合以及教研方法上的创新,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再次,教师应当正确对待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并充分重视该学科的学术梯队建设;最后,教师须正确引导学生,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  相似文献   

19.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以江苏省兴化市陈堡中心小学为例,探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六段”工程,旨在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搭建科学化的发展平台,促使其从新手教师逐步向熟手教师甚至专家型教师转变.  相似文献   

20.
学校管理制度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从三个方面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制度:确立教师的专业地位,实现行政权力与专业权力的协调;变革管理方式,由单一权威式向民主参与式转变;重构教师评价制度,由奖惩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