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决策导刊》2010,(8):F0002-F0002
大足县城乡建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生态经济城市、和谐宜居家园”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实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按照宋风宋韵的城市风貌和显山、露水、添绿、增亮这一特色塑造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2.
一、绪论 (一)研究意义 1、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指导规划布局,节约能源,创造舒适的城市空间 气候特色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自然地理因素,它给人以深刻意象,决定着城市的景观风貌、风俗文化。而结合气候的生态设计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成因。比如,在西南地区的传统建筑中,十分明晰地体现出对阴影空间的追求,因此产生了滇西北“聚落”的高密度。  相似文献   

3.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简要回顾长春市桂林路商圈商住混合建筑形式、商业模式、道路街景等地域性文化的演变历程,分析现状选定区域,总结出在尊重历史尊重现有居民的前提下强化建筑风貌、增加城市小品、打造绿化体系等街道辨识度的营创方法。将现代设计手法与区域主题相结合营造富有特色的城市街区风貌,最终形成具有地域历史印记和地域风情特色的商住混合体街道景观。  相似文献   

5.
刘玉安  刘婧 《经营管理者》2012,(3X):379-379
美在于和谐,园林景观铺装规划建设中的优美、空间的充裕得到了广泛关注,代表一个城市风貌的主要街道和历史古街的规划建设,在强调其个性、亲切、愉悦的环境特征的同时,尤其重视景观铺装,使之成为城市的象征并具人性化,提升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陈家兴 《决策导刊》2007,(11):22-22
一些城市在发展中,建设走了样,风貌遭破坏,市民很痛心。为什么会这样?目前,在一个关于城市文化和城市规划的会议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一语破的:有七成是因为当初的规划被更改。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通过对发达与欠发达城市规划编制体制的分析比较,对欠发达地区的规划编制体系的建立提出粗略的想法和建议。一、发达地区的规划编制体系我国发达地区由于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的需要,目前有许多城市已经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规划编制体系,各层次规划的逐步编制并陆续得到落实,在各个层次及领域逐步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和部门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针对不同区域的特色,开展发展思路的研究,是编制好规划的基础和关键。特色农业是我国西部农业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深化西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攀西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经济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进一步深化攀西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有必要对这一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提出其战略思路;以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风貌面临更新和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通过对兰州特定山水城市风貌的分析,阐释城市天际线景观的特性,把握山水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从而有助于在兰州城市发展过程中,强化整体意识和系统观念,创造宜人宜居的山水城市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0.
泉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泉州就是闽南最繁盛的地区,曾有“海滨邹鲁”之雅称,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建筑遗存尤其丰富和瑰丽多姿。泉州古城的地方建筑特色与城市风貌,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建筑理念和风格,又融汇了多种宗教和外域文化,直到今日,仍然以其独特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泉州的城市名片。有人概括闽南古建筑文化的特色是“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石,土楼术楼还有中西合壁”。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这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的风采。泉州的建筑还因其独特的…  相似文献   

11.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是打造连城县人居环境优、城市功能好、文化特色强的县域中心城市的关键。城市发展必需立足于城市对禀赋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交通资源优势,才能把准城市发展脉博,稳步推进特色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本文从连城县城市发展现实出发,结合现有人文、地理、资源、交通等优势深入探讨,对城市发展深度深入分析,提出解决连城摆脱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短板,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科学规划,提高规划建设的前瞻性;加大基础投入,提高城市配套功能;挖掘城市魅力,展播客家个性文化;改善生态环境,塑造清洁环保理念城市;承载“医教”人才,提升现代城市文明。  相似文献   

12.
《决策导刊》2007,(4):F0002-F0002,I0001
重庆,受到大自然的眷顾,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巴山渝水,“山城”、“江城”之美誉名扬中外。市委、市政府根据城市发展和市民意愿,把在2008年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目标,这是改善人民生活的惠民工程,是彰显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展示城市的发展水平和风貌,是城市“软硬实力”和投资、居住环境的直观体现,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和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城市的旅游规划是旅游未来状态的设想或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长远且全面的计划、要求和安排,地域总体规划中的一种部门规划,其总目标是从旅游这一领域或系统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向量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旅游事业以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避免自流性,实现有序性。笔者曾在家乡山东昌乐县旅游局实习,对城市旅游工作开展及本地旅游规划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在此期间,将昌乐县的旅游现状做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并对今后的旅游规划提出自己的长远构想和发展框架,也亲自向规划设计部门提供了本地的各方面信息,参与规划、提出很多个人建议。将本地旅游规划与国外以及我国其他地区的城镇旅游规划做了比较和分析。得出本文的最后结论:应在城镇旅游中因地制宜,走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房地产开发在价值观念及考虑问题的侧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甚至两者之间存在诸多矛盾,若没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往往会导致房地产业产生盲目无序开发、投资过于集中、影响城市环境风貌等问题。文章以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区,以开发区11个小区为研究对象,选择土地利用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商业与公共服务设施、交通情况和城市开敞空间3大类共11项因素,进行房地产开发空间区位选择评价,从中观层次研究土地利用规划的各项要素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了解到,房地产开发趋向于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未来重点规划区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研究为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和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的内容和形式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设计是城市形体环境设计的一种构思、方法、手段,它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编制阶段,不同编制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重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主要研究区域内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的综合效果,并通过研究区域总体的发展,确定区域内各个城镇城市设计的主要任务,确定各城镇景观的主要特色,以指导下一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12月底,"世界城市"首次出现在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的工作报告中,报告提出北京要"瞄准建设世界城市"。2011年,建设世界城市成为北京市发展目标,写入北京"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建设世界城市成为北京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长期战略。世界城市能凝聚国家能量,象征国家实力,标榜民族风貌,而时尚产业作为城市魅力之源在世界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同时时尚氛围的营造更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城市文明指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继省一级“十二五”规划《建议》出台之后,各市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也陆续出台。2010年11月24日,中共深圳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该市“十二五”规划《建议》。2015年,深圳市基本建成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民生幸福城市、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加快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迈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石柱县抓住全市加快建设“宜居重庆”的战略机遇,按照奇帆市长“把县城建成20平方公里、2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城镇化率达50%以上”的要求.坚持以特色旅游业为载体的城镇建设思路,依托青山绿水,展示土家文化.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土家风貌山水园林旅游中等城市,初步形成了“一心两点三带四级”的城镇体系。现在,石柱正抢抓建设“渝东枢纽门户”和“两翼地区绿色生态经济强县”机遇,拟在2015年前将石柱打造成为渝东南最宜居的城市.在2020年前,成为全市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领导者》2009,(8):16-16
现在一些地方搞城市建设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见树就砍、见山就推、见水就填。一些平原地区的城市没有山还要人为造山,而咱们有山的地方却偏要把城里的山头推平。城市建设要有新的规划理念,尽可能不砍树、不推山、不填水,保留自然生态特色。显山露水,依山而建,才能宜人、宜居、宜商、宜发展。  相似文献   

20.
理想 “大北京规划”——“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明确提出要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规划认为,发展“世界城市”是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北京应该借助它作为大国首都的影响,发展成为21世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