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卓 《决策与信息》2013,(11):30-31
非典型担保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在实践中由学说和判例所承认的担保形式。也是近年来担保物权的发展的新趋势之一。但是,在坚持物权法定原则的国家和地区,非典型担保首先面临着违反物权法法定原则的困境。如何协调物权法定原则与担保物权的发展,使得非典型担保得到保障,促进交易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雪松 《管理与财富》2009,(11):118-118
物权法定主义原则,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统一确定,而不是根据当事人的意思自由地决定。物权法定主义原则在完善物权体系、维护当事人物权利益、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对动产担保物权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从中抽离出解决效力次序问题的两大适用理念,即契约自由与交易费用,并从中衍生出动产担保物权优先次序之五大原则:公示公信,次序等同、善意取得、法定担保物权优先以及实体权受保护原则。最后,基于意思自治原则,笔者分别从动产担保物权类型与内容上进行阐述,进而对现有动产担保体制提出自己的设想,以期对动产担保物权立法进行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物权法定是罗马法以来大陆法系各国物权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内涵是指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以及公示方式皆须由法律规定,禁止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该原则在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同时,其刚性与僵化也抑制了社会进步。因此,在坚持该原则的前提下,需对其不足加以克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5.
物权公示效力包括推定力、决定力和公信力,它们构成有机整体.其中,推定力指向静态物权,具有该效力的公示形式除了法定权利外观,还有交易习惯确定的权利形式 在推定力的基础上,决定力用以规范物权变动,产生该效力的公示形式是不动产登记和动产占有 公信力与决定力的区别在于前者具备后者的要素,但处理的对象是无权处分导致的物权变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物权和债权对比的视角.通过分析用益债权的权利结构.探讨用益债权的基本问题。由此得出结论:面临物权法定原则的僵化.要实现向物之利用为中心的转移.债权性用益有青比用益物权更大的优势和发展潜力。用益债权具有和用益物权一样的对用益物的事实支配.其支配性是其效力需要增强的根本原因。对用益债权提供类物权保护.是用益债权体系化的前提。用益债权是用益物权的基础法律关系.用益债权的发展是用益物权的立法准备.有助于用益体系的内部协调和整个用益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萨维尼在其对物权行为理论的经典论述中将交付视为一个真正的契约。交付包含着现实交付与观念交付。现实交付中如何去理解交付的性质,学者们基于对物权行为理论的理解,产生了交付是一个事实行为还是一个法律行为的争论。从物权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萨维尼在《当代罗马法体系》中论及物权行为时所提到的交付是一个物权行为,并且是一个双方法律行为。观念交付作为一种现实中在社会广泛存在的法定的动产物权变动的方式,理论上存在着许多的疑难点。对于物权行为理论中的交付是否当然的包含观念交付,可通过观念交付是否可以成为物权变动公示的方法之一的分析得到间接的论证。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单设一章规定物权变动规则,采取登记要件主义、登记对抗主义及登记处分要件主义的混合模式,严格区分因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与因事件或事实行为等非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的不同,选择登记要件主义作为一般原则、登记对抗主义为例外,基本符合被普遍认可的公示公信原则,登记要件主义对交易安全的维护及权利归属的明确、透明起了重要作用,可是登记外的其他公示方式也应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的范畴包括:规范静态的物权关系、规范物权的动态关系与第三人利益保护三大范畴,其中,第三人利益保护范畴争议最大,交易形式的多样化与经济秩序整体性要求强化了第三人保护利益的保护,建立在"善意取得"与"无因性"原则下的第三人保护给《物权法》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法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等方面不尽一致,其罪刑法定思想体现出来的法律理念和价值取向也各有不同。通过对中西方罪刑法定思想的比较,反思我国罪刑法定原则在立法与司法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民法理论认为,善意取得只适用于动产,而《物权法》出台后将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适用于所有物权载体。这是立法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对保证交易安全和促进物权的流转是利的,但也存在缺陷,其利弊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物权立法是当下的热门话题。的确,从国人普遍不知“物权”为何物,到全民参与物权制度设计讨论,其过程之曲折、争辩之激烈、参与之广泛,在中国立法史上可称罕见。起步:从书斋到立法机关1994年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专家在修订《合同法》过程中意识到,交易不能只解决规则的问题,交易对象和其到底该拥有什么样的权利,才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于是中国社科院就递交了一份报告,建议国家尽快起草《物权法》,这引起了高层领导的重视。1998年3月初,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托,江平等9位法学家成立了民法起草工作小组,包括物权法在内的民法典从此走上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现代经济现象的表现多样化,复杂化。为了规范会计工作,同时保证会计质量信息,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有力的保证交易或事项的的法律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被确定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后,对于约束企业的虚假会计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减少或杜绝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唐勇  黄轩 《经营管理者》2009,(24):90-9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传统的物权债权理论发生了新的变化。物权和债权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渗透与融合,主要表现为物权的债权化和债权的物权化两大趋势。本文拟在研究该趋势的基础之上,分析其表现及形成原因,以此重新审视传统的物权和债权制度,并为相关制度的建立做一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文化史上.债权后于物权而发展.由于认许了债权,人类经济生活更加丰富.人类在仅依物权形成财产关系、仅以物权作为财产客体的时代,可以说只能生活在过去和现在.债权相对于物权的地住在近现代社会中的提升以及债法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正是奠定在债权这一特殊优点之上.  相似文献   

16.
陈祥明 《经营管理者》2009,(20):147-147
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制度,不动产涉及的面很广,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水库、道路等都涉及不动产。因此,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物权制度的重要基础。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直接决定着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效力、归属和交易安全,它构成了物权法的核心问题。可以说,没有健全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就没有完善的物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物权法律制度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可以为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预期规范和激励机制。2007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自然资源权属制度、使用制度等做了原则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现有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本文从自然资源物权的概念、特征出发,结合我国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缺陷,初步探讨了《物权法》对我国自然资源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商品交易五花八门、繁复多样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不仅市场经济需要法制保驾护航,交易信心、交易安全与市场秩序的健康稳定更加需要法律这个坚实盾牌的护佑,动产物权之善意取得即是与此有关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对于无处分权人擅自处分他人之物,且善意受让人又对此并不知情的情况,法律必须  相似文献   

19.
水权是产权理论渗透到水资源领域的产物。水权与传统物权存在诸多共性,同时又存在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权越来越表现出物权化的特征。水权物权化对水市场交易制度具有重要作用。本丈主要在分析水权的物权性质。的角度、论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住房买卖已具备法律可能性,实有确立农村住房与宅基地流转制度的必要性。设计制度既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意识,又要保持相关规则之间的协调。应允许城市居民在农村购房,通过设立法定租赁权,既保证了宅基地物权权属不变,又充分保障了农村住房买受人的居住使用权。同时,应确立分开登记制度,明确农村住房买卖合同的条件、程序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