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偷密枯"行为通常为滇西彝族腊罗人传统的宗教祭祀活动,是一种因客观地理环境和族群记忆所塑造的强烈"祖荫"意识的外在表现。神圣的仪式过程嵌入许多心理和行为规避。然而腊罗人基于村寨单位的"偷密枯"行为,其"偷取"的只是单位村寨族人自我心意的一种"气场",并不能把归属于所有族人的尊祖"偷置"到自己村寨,让其差别"服务"于村民。单位性质的村寨族人的"偷",只是村民虔诚信仰祖神的心理和行为表达。在这个基于信仰而充满神谕的"偷密枯"过程中,腊罗人记忆和传承了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仪式化的"偷密枯"行为在构成腊罗人强烈族属意识的同时,也再造出迎合族人、地方以及民族国家需求的有序社会。  相似文献   

2.
儿时的年味     
正当空气中弥漫着腊香的时候,我由然闻到了儿时老家的年味。儿时老家的年,沿袭着古老的习俗,浸透着纯朴的民风,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来自乡野的泥土气味。一进腊月,集市上的人就像赶趟似的多起来了。商店里、缝纫铺、杂货店、菜市场甚至连理发店都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家都紧张而忙碌着,老家的年味也就此开始了。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快把年来办"。腊八之后,村民们就忙活开了,张  相似文献   

3.
正"腊七腊八,腌鱼腌鸭",每年只要进入腊月,乡村的年味就浓了,家家户户像赶趟儿似的,开始着手腊货的准备了。这时,农家小院从早到晚弥漫着松枝柴火熏腊肉的烟火味儿,行走在这样的味道里,总让人心中漾起一股暖融融的情愫。乡村腊肉在我的记忆里,乡村的年是香郁的。熏制腊肉香肠、做猪血丸子、蒸甜酒、打糯米粑粑,是故乡备年货的重点,跨入腊  相似文献   

4.
毛相     
在傣族民间传说中,有一位技艺超凡的舞蹈家,叫“撒腊慕嘎”(舞师)。他不光在地上跳舞,还在鼓上、水里,树上跳,优美绝伦的舞姿使花草也婆娑起舞,鸟儿也欢歌跳跃,今人心驰神往,乐而忘忧。撒腊慕嘎是传说中的神仙,谁也没有见过他。有些老人说,佛寺墙上绘着的舞菩萨,就是他的画像。瑞丽县傣族民间舞蹈艺术家毛相,却是一位活着的,得过国际奖的撒腊慕嗄。由于他思想敏捷,舞技全面、精湛,人称“撒腊弄勐卯”(瑞丽大师傅)。  相似文献   

5.
在我家乡陕西东府一带,每年的腊八节,在旭日东升之时大家会守着从祖辈传下来的习俗"冬至馄饨腊八面",吃一碗热气腾腾、飘香四溢的腊八面,周身的经络和骨骼都舒坦惬意。家乡文化底蕴丰厚,风俗节令也蕴含典故,极有讲究。每个节日母亲都过得富有仪式感。腊八那天母亲总在东方微微泛起鱼肚白时就开始忙活。她醒好面,就开始打扫庭堂、擦洗锅碗瓢盆,把前一天泡发的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豆类煮好,再配上家乡黄灿灿的小米和各种菜蔬,便开始精心烹做腊八面了。  相似文献   

6.
《南都学坛》2016,(2):28-31
魏晋六朝史籍中存在很多"策名委质"的用语,有学者据此而认为这个时期,君臣关系缔结之际,应当举行一定的仪式,并且在仪式上将自己名字登记于君主的吏员名籍上。通过检核各种记载,可以发现魏晋六朝之际的史籍普遍存在以雅言代替方言、以古语代替时语的现象,"策名委质"就属于用典之一,因此不应该机械地理解其意义,将其理解为"称臣"的另一种说法才比较符合历史的实情,自然也不存在所谓的在仪式上将己名登于君主名籍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袁文良 《源流》2020,(1):54-54
在日月轮回之中,2020年春节向我们挥手走来。而农历2020年是庚子年,即民间所说的"鼠"年。在步入"鼠"年之际,品赏嵌有"鼠"字的联语及其背后趣闻,倒也可以感受到我国楹联文化的悠久历史与博大精深。明朝灭亡,清兵入关。  相似文献   

8.
腊月家常菜     
腊八儿粥 "一进腊月,就不能自在逍遥,事事都要预备,处处得把心操,俗话说:送信的腊八儿粥那是头一报.  相似文献   

9.
明清易代之际,儒家忠君爱国思想再度高扬,很多有志之士走上了反清复明的道路,也有一些人采取逃避隐居的办法面对现实.然而清朝的政局日益稳固,复明的希望日益渺茫,能否坚守气节,能否保持性情,是很多遗民面临的艰难考验.为此朱鹤龄提出了要保持"性情之正"的说法,希望大家守住气节,心存明室.  相似文献   

10.
柚子,为热带和亚热带的芸香科乔木植物柚的成熟果实。在众多的水果中,柚子可算是个头大的了,一般都在一公斤以上,它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左右成熟,皮厚耐藏,存放三个月而不失香味,故有"天然水果罐头"之际。它味道酸甜,略带苦味,是医学界公认的最具食疗功故的水果之一。柚子既是果品,同时也可以做很多名菜。  相似文献   

11.
有关清末西藏盐井"腊翁寺事件"的起因,保罗和觉安拉姆认为:由于盐井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所引发的管理上的混乱、设立盐厘局与腊翁寺"不应"、天主教的进入引发宗教间的冲突是导致腊翁寺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充分梳理并密切结合实地调查调查资料,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建构并分析"腊翁寺事件"的全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清末在川边大力推行改土归流、巴塘事件的影响和腊翁寺、边军对经济利益(盐税)的追求才是引发该事件的三大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1905年,是科学史上翻天覆地的一年, 名不见经传的爱因斯坦发表的5篇论文彻底改变了传 统的物理学,也为造福后世的诸多技术奠定了基础。 "什么时候有过另一个人,曾经有过这么大的贡献? 在爱因斯坦以前,在爱因斯坦以后,从来也没有人这 样深入地探索、研究过我们关于空间、时间、因果性 这样一些人类最本能的观念。"百年之际,德国宣布 2005年为"爱因斯坦年"的时候,联合国大会决议, 2005年为第一个"世界物理年",以示纪念这位"二 十世纪的哥白尼"--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全以后,腊摩的名誉得以恢复。腊摩在发明创造和使用彝族古老文字活动中,有独特的功劳.在传诵经词积极因素,弘扬民族文化,从事民族民间文学、文艺创作等方面,有一定的贡献.重视腊摩和腊摩文化的研究,是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行动.  相似文献   

14.
正前几日与学院的杨老师偶遇,笑称与同济的"七年之痒",如今竟也真的要离开了。遭遇"史上更难就业季",经历在希望与失望中循环的三个月,期间有迷茫、有纠结、有难过、有喜悦,直到看到一位尊敬的老师分享道,千万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终于明白,一切付出最终都将是值得的。毕业之际,有很多话想对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讲,希望你们在走出象牙塔前,能够有勇气去尝试,在年轻时,不要轻易说不,不要害怕失败。  相似文献   

15.
娘的年     
娘的年是忙。每年腊月刚到,娘的围裙系在身上就没有解过结。每天忙碌着在灶房蒸糯米饭、熬麦芽糖、调腊八酒、做冻米糖,一家过年的气氛就是娘从厨房中生造出来的。娘做腊八酒,在村里很有些名气。到了酒出缸的那天,也就到了快要过小年的日子,娘便郑重其事地  相似文献   

16.
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以前的我们是多么盼望过年,可是随着时代变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年味似乎在慢慢变淡,近日有读者在《新感觉》的读者群里问:年咋过,咋过年?引起了大家一片热议,许多读者争相在群里诉说自己对过虎年的看法,还提出了不少方法,一起来看看哦。  相似文献   

17.
霸道与王道一样,都可以是儒家的治道方略,而霸道在汉魏之际这一英雄时代得以迅速地复炽。"霸道"思想的定位,使人们暂时放弃了对"王道"理想的追求,并在政治实践中放松了对政治手段的苛求,从而更多地强调了政治的功利效果。这也是汉魏之际,刑名法术之治兴起的意识形态背景。而汉末社会批评家的霸政思想和以诸葛亮治道思想为代表的王霸思想,是霸道思想在汉魏之际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霸道思想的复炽与汉魏之际社会政治文化的走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尼采与基督教的关系问题,以往的论述多依其表面的思想陈述从纯粹"认识论"意义上去进行解读。实质上,这一问题比我们已经触及的要复杂得多。尼采非常天才的思想试验很多时候只是他的一副面具,他至死也未从自己的思想诉求中获得根本的安慰。真实的尼采其实始终都是一位在世界上挣扎的"病诗人"和"病圣徒"。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他在陷入疯癫之际于耶稣的"十字架"上内在地触及了自身生命体验的最高象征,并极其刻骨地道说了作为一颗典型的雅利安灵魂的他与基督教精神的最为隐秘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各种理论虽在大学里一直得到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长的时间,它们仍被隔绝于各门社会科学之外。直到十九世纪来期,当社会学本身逐渐被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时,它们与社会学的关系方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1894年“国际社会学学会”第一届大会召开之际,由于M.科瓦列夫斯基、E.费里、F.滕尼斯、P.德·李林弗尔德、C.德·克列斯-克腊乌兹等人所作的研究,马克思的社会学说在讨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例如,科瓦列夫斯基在一篇论述俄国社会的  相似文献   

20.
在老家,"吃了腊八饭,就要年来办",可是都市里过年的氛围并不是十分的浓厚。这不,接踵而来的材料和工作,已经使我"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了。夜深了,正在单位加班加点写材料的我,突然听到几声熟悉的手机短信的提示音,由于当时太忙,也没有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