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具有点波束的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信道动态预留策略。该策略不必记录地面通信终端的实时位置,利用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用户移动性特点,根据点波束间用户分布情况即可实时计算出点波束内应预留的信道数。通过计算机仿真,该策略与固定信道预留策略相比较,可以动态地调整小区预留的信道数,使系统的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由于非静止轨道中移动卫星系统具有多波束天线和多颗卫星的星座设计,因而存在波束或卫星间的切换。文中分析了切换中断概率与轨道高度、波束半径、平均通话时长、每波束信道数及多星选择策略的关系,得到了一些理论结果。文中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数值计算与计算机仿真,得出的结论对设计移动卫星系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讨论低椭圆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星座设计问题,提出了星座中各卫星高度不断变化时,卫星群相位的优化设计方法。本文设计的覆盖我国的低椭圆轨道系统星座有二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由12颗低椭圆轨道卫星(远地点为2906km而近地点为427km)组成;第二个方案为弥补系统对低纬度地区覆盖率低的缺陷,而增加四颗赤道平面中轨道卫星,提供对我目的连续覆盖。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能够模拟低轨卫星实际运行过程中信道特性的信道模拟器方案,通过计算机仿真,该模拟器与理论统计特性非常近似,并完成了该信道模拟口的硬件设计工作。该信道模拟器可作为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可变预留信道数方案,该方案计算在不同呼叫到达率下能达到最佳服务等级的预留信道数,将实时呼叫到达率反馈到系统中,呼叫接入控制针对不同的呼叫到达率设置不同的预留信道数,在新呼叫阻塞率和切换呼叫掉话率之间寻求平衡,以期达到最佳服务等级。通过对不同呼叫接入控制机制的仿真,验证了新的呼叫接入控制机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话音和数据综合业务LEO卫星通信系统的一种切换方案-动态信道抢占优先方案。该方案考虑了数据业务特性和话音切换业务的高优先级,并使用排队策略,为话音切换业务提供抢占优先权。该方案还采用了动态阈值的保护信道策略,保证了新呼叫和切换呼叫之间的优先级和公平性。通过计算机仿真,与无优先方案和传统保护信道方案进行比较,该方案使系统的服务等级和信道利用率性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7.
受到美军“千舰海军”计划的影响,已经拥有全球最强卫星侦察能力的美国,又要开始发展一项更为庞大的计划——美军目前正在考虑联合北约成员国,在地球低轨道发射100颗小型战术卫星,这样加上美军在高轨道运行的大型侦察卫星,美军立体的卫星侦察体系就将大功告成。同时也向称霸全球球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8.
理想同步CDMA系统具有很高的容量,然而在卫星移动环境下很难实现,一般采用准同步系统。该文首先仿真分析了准同步误差对宽带CDMA卫星移动通信的影响,发现CDMA系统在准同步的条件下性能有明显改观,也就是说在相同条件下能大大提高系统容量。然后针对卫星移动环境提出了一种准同步实现策略,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策略是可行的,并且轨道越高实现越容易。  相似文献   

9.
以"星链"星座等为代表的巨型低轨星座飞速发展,这些星座致力于提供前沿的卫星互联网商业服务,在其发展的背后也获得了本国政府的全面支持.巨型星座占用大量宝贵的空间频率轨位资源,同时也加剧了空间碎片环境风险,这对太空治理提出了诸多严峻的挑战,如频率轨位资源只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使后来者不再能公平探索和利用近地轨道资源;当前的规则不足以控制空间碎片增加和航天器在轨碰撞加剧的风险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审视巨型星座飞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和影响,从"太空现代化治理"的角度出发,认为应开启对低地球轨道"公平进入"原则适用性的探讨、广泛推进卫星寿命末期标准采用以及推进空间交通管理发展,以维护人类对低地球轨道公平探索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地球引力场对卫星运动轨道的摄动,应用级数解法给出了六个根数带谐项的摄动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低轨(LEO)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是实现全球个人通信的一个重要方式,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LEO移动卫星通信的动态平衡话务模型和无优先权切换方案,讨论了两种适宜的切换优先权方案:一种分配部分固定信道用于切换服务,另一种除具备切换专用信道外还附加切换请求排队来大幅度提高系统话务性能。运用此模型对一个LEO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进行了实际切换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低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切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个人通信的需求不断增长,促使各种通信手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以其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日益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今后必将成为个人通信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分析低轨(LEO)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与陆地蜂房系统之间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适用于LEO移动卫星通信的动态平衡话务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信道竞争上将切换呼叫和原始呼叫等同对待的无优先权切换模型,这种模型可应用于星间切换和波束切换分析。运用此模型对一个LEO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进行了实际切换分析。  相似文献   

13.
将LEO卫星系统作为一种应急通信系统,当地面蜂房网话务流量超载时,用LEO系统辅助实现切换的一种方案,推导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数字实例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改善地面网的阻塞状况。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无星际链路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馈电链路的切换问题,提出了两种馈电切换方案-最短馈电链路切换方案和最长可视时间切换方案。结合两种已有的用户链路切换准则,在构造的非均匀分布全国话务密度模型上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馈电链路切换方案对系统开销影响较大,选择最长可视时间馈电链路切换方案,可以减少切换带来的信令开销,提高服务质量,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时变信道环境条件下TH-PPM-UWB系统的性能,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室内信道环境中,散射体移动对不同参数条件下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输入信噪比较小时,散射体的移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小;随着输入信噪比的增加,散射体移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明显加剧。总体上,散射体移动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相对与其他干扰来说并不明显,并且在视距及非视距环境中得到的结论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卫星通信信道的基带残留误码特性直接影响上层通信协议的性能。通过对卫星通信系统仿真,提取基带误码图案,将基带误码分布图案通过误码持续期发生概率密度分布、误码持续期长度概率密度分布来表征。在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参数条件下,拟合表明经过有噪莱斯衰落信道的误码持续期发生概率接近广义极值分布;经过高斯噪声信道的误码持续期发生概率密度、误码持续期长度概率密度接近负二项式分布。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卫星基带信道硬件模拟器能够为通信协议的测试提供方便、可信的信道基带特性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