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泽谕吉(1834—1901)作为日本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运动的杰出代表,既是几本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先驱者,又是日本近代的启蒙哲学家。由于他在日本近代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被日本学术界称作“日本的伏尔泰”,并被誊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德川时代末期,福泽谕吉出生于大阪丰前中津藩的一个中小士族的家庭。据说,在他诞生之日,其父福泽百助偶得盼望已久的汉文书籍《上谕条例》,因而给他取名为谕吉。三岁时,父亲骤然病逝,他便随母亲回到藩地中津。十四、五岁起,开始学习汉学,通经史,熟读《左传》。随着年令的增长,他逐渐对封建制度的束缚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2.
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教授鹿野政直先生,是目前活跃于日本学界的著名历史学家。他的《福泽谕吉》一书已在我国翻译出版。其学术业绩也渐为中国学人所知。 鹿野先生1931年生于大阪,1953年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至今。在日本历史  相似文献   

3.
福泽谕吉的启蒙道德思想辽宁大学窦重山在日本近代发展史上,福泽谕吉(1834—1901)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日本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先驱和启蒙思想运动的代表,他素有“日本的伏尔泰”和“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的赞誉。以往,研究者们多注重其哲学思想、历史...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 ,到 1 967年就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跃居第二位。战败国日本由一片废墟一跃而成为世界最富国家之一 ,其中的文化原因值得思考。一、日本重视“人心”养成、人格铸就  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早在《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就对日本重视“人心”养成有过描述。福泽谕吉把文明分为“外形”和“精神”两部分 ,他认为 ,“所谓外在的文明 ,是指衣服饮食器械居室以至于政令法律等耳所能闻目所能见的事物而言。”所谓“文明的精神”则是指“人心”。他把“人心”放在器物之先 ,主张首先变革“人心”。日本的明治维…  相似文献   

5.
尽管日本女权运动中还有很多课题需要解决 ,但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这是有目共睹的。那么谁是日本通晓现代女性观的先驱者呢 ?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 ,最早提出主张维护女权的又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福泽谕吉。一、福泽谕吉女性观的分期  通览 2 1卷的《福泽谕吉全集》 ,其女性观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代表作是从幕末庆应 2年 ( 1 86 6 )出版的《西洋事情初编》、庆应 3年 ( 1 86 7)出版的《西洋事情外编》至明治 3年( 1 870 )的《中津留别书》、明治 9年 ( 1 876 )的《劝学篇》 ,共 5 0篇。但《西洋事情初编》及《…  相似文献   

6.
政治与法律日本“行政救济”法制问题浅谈邱生《日本研究》87.1.2合刊(37)日本的少年立法满达人《日本研究》87.5(62)浅析福泽谕吉的《脱亚论》邹晓翔《日本问题》87.5(50)论日本哲学思想史的特点李威周、史学善、李彩华《日本问题》87.6(1)有关军国主义、日本军国主义的几个问题万峰《日本问题》87.6(16)税制改革问题与日本政局浅析蒋立峰《日本问题》87.6(16)简析池田勇人的中国观何泽贵《日本问题》87.6(20) “七七事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陈本善《现代日本经济》87.5(1) “七七事变”前后满铁在华北的经济扩张民奋《现代日本经济》87.5(5…  相似文献   

7.
龙富 《日本研究》2006,(4):41-41
《西洋事情》出版于1866(庆应2)年10月。该书是福泽谕吉执笔的第一部介绍西洋地理、兵法、科技、航海等的书籍。福泽谕吉于1861(文久)年随寺岛宗则等遣欧使团赴欧期间,福泽随团走访了欧洲国家的工厂、公园、市政厅、矿山、博物馆、银行、监狱,购入了大批关于欧洲历史、政治、海陆军、地理、风俗等书籍。归国后,福泽根据其书籍和参访笔记,执笔写下了该书。当时,日本社会正处于“奉敕攘夷”的政治风潮中,自身随时都有因介绍西洋而招来性命危险的可能,但福泽敏锐地察觉到了未来世界的潮流是积极引入西洋文明的时代动向,将目光转移到了掌握日本政治改革关键的武士阶层。为此,福泽利用1865年“条约敕许”的时机,以日本武士为理解西洋文明的对象,在1866年3月至6月间的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写就了《西洋事情》一书。  相似文献   

8.
福泽谕吉是近代日本最大的启蒙思想家。综观他的一生,其奋斗的终极目标是“如何使一般国民跨入文明开化之门,使日本成为兵力强盛、商业繁昌的大国”。笔者认为,围绕这一终极目标,他一生的著述有两大标志。一是以发表于明治8年(1875年)的早期著作《文明论概略》为标志。在该书中,针对欧美列强群狼环伺、日本民族的生存危如垒卵的严峻形  相似文献   

9.
施平 《日本学刊》2001,(1):151-157
最近,三联书店出版了日本著名思想史家丸山真男的名作《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1月版),该书由王中江先生翻译。而早在1992年,区建英先生就已经把丸山真男的福泽谕吉研究论文合成一集,以《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为题由学林出版社出版了。然而这只是初步完成了对于丸山学术著作的译介工作,更进一步地对丸山学术思想的研究仍旧是一个空白。在三联版的《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孙歌先生作了一篇名为《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的代译序。不过,该文基本是以文艺入手讨论丸山在文学领域中的研究,而在实际上,丸山真男一方面在广泛的学术…  相似文献   

10.
论津田真道的启蒙思想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崔新京津日真道(1829~1903,文政12年至明治36年)是日本明治时期的官僚学者和启蒙思想家。他的启蒙思想,虽不及“日本近代哲学之父”西周的启蒙思想思辩,也不如“日本的伏尔泰”福泽谕吉的启蒙思想深刻,但却以其...  相似文献   

11.
董顺擘 《社科纵横》2014,(7):107-109
1894年11月旅顺大屠杀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面对国外舆论的批判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发动日本报纸为日军暴行进行掩盖与辩解。此时,福泽谕吉完全追随了日本的对外政策,在自己创办的《时事新报》上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其掩盖与辩解既体现了对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偏见,也说明了其在甲午战争前所主张的"文野之战"是掩盖日本侵略中国与朝鲜本质的借口。  相似文献   

12.
福泽谕吉,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他积极倡导资产阶级的"文明开化",反对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封  相似文献   

13.
福泽谕吉“文明史观”的双重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流行着这样一种做法,对福泽谕吉的启蒙思想过于褒奖,多强调其正面的积极影响,却很少论及其负面的消极作用。这似有失偏颇,至少是不全面、不准确的。应当承认,在日本,福泽谕吉始终是一位倍受推崇的启蒙思想家。他的启蒙思想,不仅在日本近代明治维新时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至  相似文献   

14.
简谈埴原和郎的《日本人来自何方》沈阳财经学院古中和日本东京大学的填原和郎是著名的人类学家,他搜集并研究了很多日本新石器时代和公元3世纪到12世纪的头盖骨标本,研究成果集中在《日本人来自何方》这部著作中。从他所重点分析的日本北九洲、中国、日本关西的头盖...  相似文献   

15.
一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评介邹钧著《日本行政体制和管理现代化》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刘荣邹钧教授著《日本行政体制和管理现代化》一书,同他主编的另两部著作《日本行政管理概论》和《日本行政改革概论》,是中国学者关于日本行政管理学研究的3部很有应...  相似文献   

16.
胡令远 《日本学刊》2003,(6):110-123
随着战后日本社会的起伏发展,产生了诸多的文明论.它们与日本主要社会思潮有着内在的联系.福泽谕吉、梅棹忠夫的文明论皆以世界舞台为背景,且与中国深有关涉.  相似文献   

17.
龚颖 《唐都学刊》2013,(6):31-34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启蒙运动家,他在强调掌握科学规律的重要性的同时,主张人类的道德世界有其独特性,解决道德问题不能依靠当时流行的“生存竞争”的进化论、功利主义等学说。人只有在遵从“自发”的规定、超越一切“他律”性规矩时,才会成为真正的人,才有可能不必刻意地去做符合道德的事情而自然采取正确的言行、不必介意道德为何物而自然成为道德性存在。  相似文献   

18.
战后五十年日本人的中国观念——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北京大学严绍汤玉历史匆匆地走过了半个世纪。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上崛起,它虽然至今仍然面临着许多无法摆脱的难题,却已经把自己做成了世界的经济强国。一百年前,福泽谕吉提出了“脱亚论”,着实使一部分知识分...  相似文献   

19.
七十年代以来,各国研究日本人和日本民族的专著很多,以《日本人》为题的书约有四十多种。已译成中文的有埃德温·赖肖尔的《日本人》。本文所评介的这本《日本人》的作者是澳大利亚学者G·克拉克。克拉克生于1936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他除通晓英语外,还通晓汉语、日语、俄语。他曾研究过中国问题,著有《国际政治与中国》一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7,(4):92-100
甲午战争前,朝鲜甲午农民战争的爆发被日本认为是侵略朝鲜的"良机",也为福泽谕吉提供了实现其积极鼓吹的"朝鲜政略"的机会。甲午战争期间,福泽谕吉阐述了自己的"朝鲜改革论",为日本"改革"朝鲜寻找"正当理由",并为此积极地出谋划策。福泽谕吉的"朝鲜改革论"随着甲午战争的进程而有所改变,大体上追随了日本的对朝政策,其只不过是在其文明观掩盖下的对朝鲜的"侵略论",实质就是使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正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