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和"魂",必须有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必须对他们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前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清、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偏弱等诸多问题。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准确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全方位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
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经验和指导方针。群众路线的实践使中国革命传统精神得以形成、发展以及时代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群众路线与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统一于"中国梦"实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弘扬中国精神、增强中国力量、坚实中国道路、凸显中国特色的精神标识和内在动力。作为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崭新形态和当代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成了实现中国梦最先进的文化纽带和文化魂灵。实现中国梦,必须在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和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需要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市场经济活力的契合、需要文化引领下的普遍社会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支持以及需要中国人共有的精神信仰、理想信念、伦理道德和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诸多思想资源值得传承,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值得挖掘。建议通过继承发展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传承创新系统思想和发扬光大包容精神等措施,以谋求新形势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之梦,其实现不能没有传统文化的支撑。其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价值基座,"中庸"、"王道"和"世界主义"思想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把传统中国的"大同"理想融入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追求中,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毛泽东的追求与梦想。为了实现"中国梦",毛泽东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规划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步骤,培育了支撑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其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大学的文化建设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大学的发展中,应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贯穿于育人理念之中,大力提倡民族精神,弘扬传统与倡导创新并举,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文章分析了大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意义,为建设现代大学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既是马克思的东方道路理论得以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新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以"新唯物主义"为指导,从"世界历史"的理论视域和"东方道路"的思想维度出发,马克思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业已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观、价值观和价值实现观为基本内涵,以理论视域的世界历史性和思想维度的现实性、价值评价的历史性和辩证性、价值实现的开拓性和创新性为本质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如果说其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东方道路理论"的原创建构、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新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的话,那么,其当代意义则主要体现在不仅为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世界历史"的理论视域和"东方道路"的思想维度,而且为实现其创新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新时期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国历史延续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用道德力量来协调社会、保持社会正常运转,是社会文明的表现。离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始终是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它对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政府提供宏观决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几代中国人和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目标。当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道路是"中国梦"实现的最佳途径;13亿中国人民同心同德是"中国梦"实现的力量之源;而中国共产党则是"中国梦"实现的领导者和精神凝聚者。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中国梦"必然实现的"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即中国共产党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地进行中国当代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建设。实践表明,两者之间进行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梦"进行理论阐释及宣传教育,不仅是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需要。对此,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大学生思想文化素养的必然要求。在厘清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内涵及功能的前提下,深入分析当前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问题,提出针对"中国梦"主题教育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斐 《南都学坛》2014,(2):31-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儒、道、佛三家尽管在具体态度和致思路径上有差异,但都把人看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目的的德性主体",都将"天人合一"看作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念和最高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体现为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珍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与和谐共荣的生态实践观。它们与党和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思想内核上是相通的,对解决当前全球生态危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宋明理学是援佛入儒、对儒学进行改造的产物。这一文化融合模式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在于吸收现时代的先进文化,对自身的形式和义理进行现代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其内容丰富多彩、深意久远,主要体现在治理国家、思想道德和成就事业三个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也是文化的现代化。对传统文化既要学会"扬",又要学会"弃",同时创造有利条件转化传统文化中不良弊端,学会"创新",对中国现代化形成一致"合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对20世纪的西方学者及其理论有着深刻影响,荣格及其心理学即是鲜明的例子。从接受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对卫礼贤的"同化"和改变,《易经》的共时性原理和整体性思维,《太乙金华宗旨》中的意象启示和心灵修炼,道家思想中的超越理念和心理象征等,为荣格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和理论资源,帮助荣格建立了独特的"西方文化为体,中国文化为用"的心理学。荣格对中国文化的接受逻辑和应用实践,对我们转化接受外来文化、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寻实现中国梦,渊源于中华先人追求进步的复兴梦想,先人梦想犹如绵延泉源,后人梦想则是汹涌奔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穿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寻实现中国梦历程的主题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以往几代先进中国人努力的基础上,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彻底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始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追寻实现中国梦,必然体现为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依归的伟大实践,不仅有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而且有着走中国道路、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8.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要真正理解它的本质内涵 ,并加以现代体现 ,实现中国建筑文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精神、要素、结构等方面思考中华文化复兴;平等对待不同文化传统,广泛学习借鉴世界上的优秀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整理、继承、创新、发展,做到"温故知新";以中华文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基础,是外国人认识中国、加强中外理解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要把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结合起来,要大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静少年教育和党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