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进入成熟期后,内涵日益复杂化,形成政治性伦理道德思想和品格性伦理道德思想的庞杂分支,而且互为对立、互为支持、互为消长.从而,使人们的立身之道、待人之道和为国之道的价值取向发生岐异,影响着民族精神和社会精神境界.正确认识两种伦理道德思想的正面和负面作用,消除其中的毒素,熔铸民族的品格,正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96-100
"乌托邦"本身就包含了两种意思,一种意思是人们理想中的美好家园,另一种意思是空想的不存在的国家。从《山河入梦》最后一章起,格非就开始质疑表面上看起来可以称之为"乌托邦"的花家舍人民公社。政治层面的不平等和不自由、生活层面的不美好等,都是格非创作的着眼点。继而,在《春尽江南》中,当格非看到黑暗肮脏、混乱不堪的社会现实,便把乌托邦梦想埋进了内心深处,从各个方面对欲望乌托邦和社会乌托邦展开了无情的批判。这些包含着浓郁的反面乌托邦思想的叙述,可以称之为"反乌托邦叙事"。联系西方反乌托邦作家,与其经典反乌托邦小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虽然他们选取的时间段不同、批判的着眼点不同,但从更深层面来看,二者的创作目的是相同的,无非是想告诉人们——乌托邦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林清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62-168
电影在传播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制造着乌托邦。中国电影的逃避主义传统始于都市与乡土的意识形态置换,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地域的流动,在两岸三地不同的语境中发展不同的特质。在台湾电影中转换为空间流散与身份危机的互动,而在香港电影中则呈现为对传统文化与文以载道的反叛与疏离。三者有着相似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土壤迥异的呈现方式,共同构成中国电影逃避主义传统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景观。 相似文献
4.
乌云特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崇尚和谐共处的自然观、崇尚英雄精神、崇尚诚信是蒙古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它贯穿于草原文化的全部历史,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伦理道德思想是蒙古族的生存智慧、发展动力,同时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在今天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苏墨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2):76-78
晚清出现了一批叙说"政治理想"的"类乌托邦"型小说。类乌托邦小说不同于晚清谴责小说的对现实的直白批讽,它们在幻想中熔铸了作者对如何突破现实的重重包围,从而走上强国之路的思考与探索,构成了小说与国家叙事的对话。笔者试以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与吴趼人的《新石头记》为中心,探究其政治想象。 相似文献
7.
王晓燕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5):89-92
<桃花源记>是中国文人内儒外道精神的延展,是隐逸精神原型在历史上的一次集结,唱出了华夏千古文人对乌托邦的渴望.它繁衍出了中西古今众多不同版本,其中以法国作家谢阁兰的散文集<出征>、台湾作家张晓风的诗体剧<武陵人>、赖声川的话剧<暗恋桃花源>最为有名.三者以<桃花源记>为轴心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互文织锦,共同演绎着古今中西的乌托邦追寻或背离乌托邦幻想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文学:乌托邦的守护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玉刚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1):27-31
后现代化景观下的学充斥着世俗化现象,但学之为学,在于其本有的底线-乌托邦精神的守护神,学对乌托邦的守护乃是坚守一种信念,一种理想,乌托邦之于学是神圣价值与审美价值的重构,凭此学才能让人在困境中生出希望,才会为人类开拓出意义丰满的人生境界,人类的精神家园才会有一株常开的奇葩。 相似文献
9.
杨树青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1):58-60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传统伦理道德的提高是相互依存的,经济的发展需要传统伦理道德的支撑。应通过传统伦理道德中诚信理念的转化和超越,充分认识传统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发挥传统伦理道德在当今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程新桂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2):43-47
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是多元的。统治阶级为“大一统”的政治需要,把道德教化看成是为政治国的基本手段,并最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教化系统。道德教化系统呈现出双系统特色,即显性道德教化推行系统和潜性道德教化推行系统。传统伦理道德的这种传播方式使道德思想大行于整个封建社会,成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指南,也为我们现代德育思想的传播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在血缘宗亲的群体关系中,高度地发挥着人的本性,随着孝养的制度化,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从其原生期、形成期逐渐走入成熟期,发展出以三纲五常为主体的政治性伦理思想和以仁义说为核心的品格性伦理思想.前者借专制集权主义而大行其道,渐趋极端,压制着后者,扭曲着人性.后者顽强地抗争,熔铸着民族的精神,培养着"民族的脊梁".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冲突又融合,共同构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这个矛盾的统一体循其矛盾规律而发展,从不中断,绝不消亡,在经过漫长的成熟期的五个阶段后,必然迈入自己的高级期. 相似文献
12.
徐文松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6,(6):60-63
在文化工业的快速扩张下,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逐渐消弭,其审美救赎的价值与功能亦渐成乌托邦想象.电影作为现代艺术形式,具有最突出的现代性特征——它既是现代技术与工业程序的见证,又是美与艺术的现代/后现代体现.悖论、对立与自反在各种形态的影像中不断彰显,更凸显了艺术救赎的乌托邦性质. 相似文献
13.
李永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2):20-25
面对现代性的"解放悖论",乌托邦理论在经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而消沉、甚至"死亡"之后,又重新引起西方现代乌托邦论者的极大兴趣。他们不仅为乌托邦思想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广泛的论证,还从若干路径出发,要求在这个普遍物化和异化的时代复兴乌托邦的批判和超越精神。这种理论倾向既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批判转向的理论渊源有关,同时也是现代乌托邦论者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人本主义解读的结果,但是这些寻求"类"自由、正义的乌托邦路径,在其本质上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背离,因为脱离现实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所设想出的自由只是一种抽象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武月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6):8-10
传统伦理道德中蕴涵着新农村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开掘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是建设与和谐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和彰显新伦理道德体系“中国特色”的必然要求,开掘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注重正确的路径设计和方法选择,才能有实效。 相似文献
15.
从词源学上来看,乌托邦在诞生之初,就具有双关语义,其原初指涉在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严正批判。而在中文语境中,乌托邦是一个近乎被等同于空想的概念范畴,乌托邦在国内学界长期遭受污名化。在乌托邦和空想之间划上等号的错误译法,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也无益于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成逻辑。厘清乌托邦概念的真正指称,或对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演进,进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进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康永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2)
中国传统法律的历史进程,是儒家伦理道德与传统法律相融合的进程.在这一融合进程中,儒家伦理道德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以律令的形式出现于传统法律中,使传统法律成为维护儒家伦理道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尚党卫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37-41
传统本体论既是人对世界终极存在的追求,同时其理论的逻辑展开也使其成为人对世界的终极解释。这种终极解释的根本动机和本质意义源于人对于应然生存状态的期许。同时,本体论哲学表征了人类的乌托邦精神。这种契合既体现在二者的根本旨趣都是人类对绝对的和超验的价值理想的追求,同时也体现在二者都暗含着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性向度。 相似文献
18.
张怀承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51-54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近代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取代了三纲五常,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取代了德性主义。这一历史转型有其内在的原因和外部的条件,正是这些条件决定了传统伦理道德近代转型的性质和特点,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走向现代的艰难与曲折。 相似文献
19.
孙景鹏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3):106-112
格非小说研究至今已有30年,成果不计其数,但仍有不足之处。拿“江南三部曲”和《隐身衣》来说,二者看似毫无关联,实则联系紧密,只有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才能直观地把握格非小说从“乌托邦”转向“反乌托邦”又回归“乌托邦”的发展脉络,清晰地洞察格非小说乌托邦叙事思想的隐性回归,全面地梳理格非小说乌托邦叙事思想的复杂演变,准确地解读贯穿格非小说始终的乌托邦叙事思想,从而弥补格非小说研究的空白。“乌托邦叙事思想”的回归,既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又是乌托邦积极意义的必然要求、个人生存发展的刚性需要,还是格非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这一“演变”与“回归”,格非向我们展现了“乌托邦”的重要意义与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20.
辜帆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中国的优秀传统伦理道德 ,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有着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宝贵素材。我们搞现代化建设 ,向现代文明推进 ,不应当以丢掉传统文化这个根基为代价 ,应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伦理道德精华 ,使之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接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