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化过程中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发生了变化,城市空间格局沿着功能分区与社会分区的方向调整和变化,同时,职住分离成为新的城市常态,以单位为主体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逐步向以社会阶层为主体的社会空间结构转变,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社区,不同社区的区位及其环境各异,表现出不同社会阶层空间资源占有的不平等和社会阶层分化。社区之间以及社区内部缺少交往和交流,不利于人们的平等发展、全面发展,不利于人们和谐相处,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试论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指城市中各物质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移动中的特点,它一般包含城市地域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通常所指的城市空间结构偏重于地域空间结构,也即是城市用地在空间上的布局特征。城市发展到今天,已经具有高度的社会分工和专门化的特征,同时城市的各种活动也在一定的地域内聚集形成特定的功能区,整个城市就是由各种不同活动所形成的功能区组合而成。在城市的这些活动中,生产、商业、居住活动是其中最主要的三大活动,而由此形成的三大功能区就构成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骨架。随着…  相似文献   

3.
郭亮  翟洪峰 《兰州学刊》2003,(5):133-134,100
社会分层中孕育着社会现代化向更高形态发展的社会因子.社会分层促进了中国社会由"身份制"向"契约制"的转变,塑造了公民的现代人格;社会分层激发了社会利益群体和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热情,催生了初步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从而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分层引发了社会成员的大规模流动,造就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现代化的雏形.而人的现代化、政治的民主化和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三个子系统,如果从其实现的社会机理来看,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又具有本质意义和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4.
从分异隔离走向和谐交往--城市社会交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露光 《学术界》2005,(3):106-114
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隔离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居住空间分异是不同社会群体的空间分布状态.分布在城市不同空间区位上的不同社会阶层间如果缺乏交往,就会形成社会隔离.社会隔离反映不同人群在社会分层网上的位置,社会隔离形成"群沟".当代中国城市贫富群沟危害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缓解隔离,弥合"群沟"需要扩大社会交往.政府、城市规划工作者和社会学家应从不同角度研究城市社会交往,寻找扩大交往、解决分异和隔离的有效方法,致力建设和谐完善的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5.
蒋俊明 《中州学刊》2007,(4):109-112
社会分层形成社会结构张力,它能激发社会活力、优化社会结构,对社会和谐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分化所体现的急剧性、不成熟性以及利益格局的深层次调整,也产生了不利于社会和谐的若干因素。政治系统主导着社会阶层分化的方向以及性质,能否在社会分层过程中实现社会和谐,是关键所在。为在阶层分化过程中保持社会和谐,应充分发挥国家在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的理性引导优势,积极剔除阶层分化“路径依赖”中的不良因素;应逐步将“基础性”与“一般性”公共物品区别开来,重点提高政府对“基础性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应增强国家对社会资源的汲取能力,充分发挥它对社会资源的再配置作用;应积极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提高政治系统的容纳能力和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稳定社会中阶层间的封闭性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布迪厄 (PierreBourdieu)对资本三种形态的划分 ,社会学经典大师们对社会成员进行阶层划分的标准都可以分别归入三种资本中的某一种或是受其中的某一种或多种资本形式内在影响的因素。社会分层的实质是根据社会成员资本拥有量的多少而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量资本集团。本文将在这一资本理论的基础上 ,对稳定社会中阶层间的封闭性趋势作些探讨。一、社会分层的实质 :划分等量资本集团在西方社会学中 ,谈社会分层不能不提到社会学大师韦伯 ,他提出了划分社会阶层的三重标准 :经济标准———收入和财富 ;政治标准———权力 ;…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变化及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守廉 《北方论丛》2003,(6):118-121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人阶级内部由简单到复杂,出现新的变动组合;农民阶级由从事单一行业到多行业,发生重要裂变与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也正在形成。这些变化反映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我国的社会分层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政治分层走向经济分层,已具备现代化社会阶层的雏形,但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8.
"社会空间视角"是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新视角,其涵盖了整合、网络的概念,认为城市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利益团体和活动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该视角认为房地产的发展领导着都市地区空间结构的变化;政府干预和政治家在城市发展中的利益是城市发展的首要因素;强调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和在生产中新的移动、弹性安排及它们在居住空间更新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合理社会分层与农村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或者突出某种分层标准对社会结构及稳定的影响巨大。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层体系由“政治—身份型”转变为“经济—能力型”。作者基于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及其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的分析,提出应倡导“社会—综合型”分层标准,构建农村合理社会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打破平均主义和对效率目标的追求,中国社会层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政治分层为主体的社会转变为经济分层为主体的社会.在社会阶层出现分化的情况下,要把社会公正作为社会整合的一项重要原则,高高地举起社会公正的旗帜."社会公正"原则的建立,是基于各社会阶层利益协调的共同价值认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因为它直接触及到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