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居民生活也处于较高的水平。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9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在九省市排位均有所下降,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其特点是: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从第一位降至第三位 1999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2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多3272元,高55.9%,居上海(人均10932元)和北京(人均9183元)之后,从上年排位第一降至第三。以下依次是浙江(人均8428元)、天津(人均7650元)、福建(人…  相似文献   

2.
白芳 《青海统计》2007,(12):24-26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000.35元,消费性支出为6530.1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7%和4.6%;扣除价格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实际增长9.7%和2.8%。在居民家庭总体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占20%的高收入户和20%的低收入户收入与消费差距扩大,生活水平差异明显。一、收入差距2006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67.57元,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06.86元,高收入户是低收入户的6.11倍,比上年的5.95倍扩大0.16倍。高、低收入户的收入差额由上年的13926.19元增至15360.71元,拉大了1434.52元…  相似文献   

3.
据抽样调查统计,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81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168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95%,其中设备用品及服务降幅最大,达35.41%。另一方面,人均居住及杂项商品与服务支出分别为198.93、84....  相似文献   

4.
《浙江统计》2009,(2):44-45
1.2008年年度浙江省各市及义乌市GDP初步核算数据 2.浙江与全国平均及其他六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较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7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258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2%,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993元,连续24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相似文献   

5.
1997年昆山市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消费水平继续提高。据城镇住户调查资料反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24.8元,比上年增长3.5%,人均消费性支出5998.9元,比上年增长4.l%,全年消费呈现出的热点和趋势如下:——食品消费趋向营养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食品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讲究,吃讲营养已成为当代居民的时尚。199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843.3元,比上年增加110.3元,增长4.0%,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47.4%,一…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乌海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从而带动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居民购买力增强,出现了居民收入增长,消费支出稳步跟进,收支协调、健康发展的趋势。 一、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746元 2003年,乌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746元,剔除物价增长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15.2%。增幅上升2.3个百分点,是“十五”期间收入增长较快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四川统计》2009,(10):58-59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为3141元,同比增加486元,增长18.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837元,同比增加814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48.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石嘴山市经济继绥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升温,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调资料显示: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40元.同比增长16.3%.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14.5%;人均消费性支出2879元,同比增长8.1%,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6.4%。  相似文献   

9.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对天津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深化改革,加快调整,全面建设小康步伐的不断加快,2003年,青海省以“消除贫困、富民强省”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为目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升级,扩大社会就业,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6731.9元,人均消费性支出5389.4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6%和6.8%。  相似文献   

11.
《统计与社会》2006,(5):17-17
贵阳市城调队近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贵阳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为6667.96元,比去年同期的6006.11元增长11.02%,人均消费性支出5001.46元,比去年同期的4397.83元增长13.73%。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广东城镇居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剔除物价波动的影响比1978年增长了2.87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了2.25倍。在消费需求上出现了某些富裕的特征,但在对许多消费品需求上仍显现出中低收入的烙印。深层次地研究广东不同收入阶层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揭示未来各类消费品需求模式,对于采取必要手段刺激消费需求增长,有效地解决广东省消费领域存在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不同收入阶层消费需求差异显著 在广东,城镇消费者分…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11月份,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93元,同比增加4494元,增长9.2%。十三个省辖市中,超过全省平均增幅的有南京、常州、淮阴、连云港、盐城、镇江、泰州、宿迁、无锡等九个城市,其中宿迁市增幅最大,为172%,苏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4.
夏静 《浙江统计》2011,(9):64-64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75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2%。但有不少人却并未感受到自己的收入有如此大的增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5.
据桂林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桂林市区200户居民家庭生活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构表明,1999年桂林市区居民的收入,支出总体水平均比上年平衡增长,物价总水平仍比上年有所下降,具体表现为: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89.70元,比上年增长4.17%,考虑物价,产际增长5.65%,人均消费性支出5780.30%元,比上年增长7.88%,考虑物价,这际增长9.4%,增幅高于上年近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下降1.4%,城市居民的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6.
“九五”期间,经济改革继续以深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基本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并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收入分配政策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向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转移。我省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迈向小康。1995-2000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003元增加到5894元,增长了47.2%,平均每年增长8.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每年实际增长5.5%,实际增幅比“八五”期间的4.1%高1.4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性支出由3429元增加到4856元,增长41.6%,平均每年增长7.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每年增长4.7%,实际增幅比“八五”期间的4.0%高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199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687元江苏省城调队据2020户城镇居民的抽样调查快报资料显示,199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687.24元,比上年同期的4209.05元,增长11.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0.5%,增幅比上年减少...  相似文献   

18.
建国五十年来 ,忻州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增长 ,在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加。抽样调查资料显示 ,1998年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175元 ,比建国初期 1952年的 10 3 .7元增加 30 71.3元 ,增长 30 .6倍 ,平均每年递增 7.7%。五十年的发展变化 ,全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呈现如下特点 :一、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从 1952年到改革开放前 1978年的二十六年 ,忻州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加 182 .6元 ,增长 1.76倍 ,平均每年只递增 4 .0 %。而…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居民消费热点 2002年,湖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4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0%和3.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5609元和1746元,比上年增长11.8%和5.9%.消费增长幅度高于收入增长幅度,表明我省居民消费意愿趋强.  相似文献   

20.
王华 《山东统计》2002,(1):46-47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之一的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讲,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综合能力都有所增强,为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居民消费由单纯的数量的增加到综合质量的提高。从“九五”期间看,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5年的4264元增加到2000年的6490元,增长5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差32.2%,收入的增加拉动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九五”期间我省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从3285元增加到5022元,增长52.9%,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2.4%,年递增6.1%,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