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6年11月8日至27日,我作为中国中东学者访美代表团的一名成员,应美国福特基金会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邀请,访问了六个城市的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考察了美国对中东和阿拉伯世界的研究和教学情况,并参加了在波士顿召开的北美中东学会年会活动.由于时间短促,访问只是走马观花,了解有限.但在美国朋友的周到安排和热情接待下,我们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对某些重点单位的情况获得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本文所谈只是一些个人感受. 首先,美国对中东和阿拉伯国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世界各主要力量在中东地区长期争夺不断,透过纷繁复杂的地区形势,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大国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中东,它就是美国.本文试对美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影响力作一分析,对布什政府上台后,中东问题的前景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3.
1985年成立的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是美国国内从事中东问题研究的专门机构.20年来,该研究所为美国政府提供了维护美国中东利益的建议和策略,对美国中东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了解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的成立与发展,对研究美国中东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发展趋势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1985年成立的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是美国国内从事中东问题研究的专门机构。20年来,该研究所为美国政府提供了维护美国中东利益的建议和策略,对美国中东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了解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的成立与发展,对研究美国中东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发展趋势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中东局势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0月12~14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议中心举行.20多位中外中东问题专家与学者就"阿以冲突与路线图计划、伊拉克战后重建、伊朗核问题和中东恐怖主义"等当前中东热点问题展开了探讨.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上海各有关研究单位、高校外,还有中国中东学会会长、外交部前副部长、北京外交学院前院长杨福昌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与学术交流基金会常务理事、前驻埃及大使安惠侯,以色列驻沪总领事,埃及驻沪总领事以及来自美国丹佛大学和鲁特档斯大学的中东问题专家与学者.  相似文献   

6.
迫于国际形势和国内外舆论压力,布什政府从2007年开始调整中东政策,把遏制伊朗作为政策重点。为此,美国重新扮演了巴以和平调解人的角色,主动缓和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美阿关系的发展对正在积极参与中东事务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中东仍是美国对外战略关注的重点,“美国因素”在中阿关系中会更加频繁,三者互动将更为密切。中国对中东问题的积极立场及对中东事务的主动参与,对于推动中、美、阿关系的良性互动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迫于国际形势和国内外舆论压力,布什政府从2007年开始调整中东政策,把遏制伊朗作为政策重点。为此,美国重新扮演了巴以和平调解人的角色,主动缓和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美阿关系的发展对正在积极参与中东事务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中东仍是美国对外战略关注的重点,“美国因素”在中阿关系中会更加频繁,三者互动将更为密切。中国对中东问题的积极立场及对中东事务的主动参与,对于推动中、美、阿关系的良性互动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的中东政策初见端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第一要务是处理自身当前面临的严重金融危机问题,中东问题处于美国对外战略中相对次要的位置.根据奥巴马的外交理念,新政府将更加强调使用外交手段解决中东问题,并吸引地区和世界各国与美国开展安全合作,建立稳定的中东安全新架构.奥巴马中东政策所要应对的主要任务是:尽早解决伊拉克问题,分阶段从伊拉克撤军,卸下包袱;继续视伊朗为潜在战略威胁,但将奉行具有弹性的接触政策;启动多边外交机制来实现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积极推动巴以和谈,消除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探索与哈马斯等伊斯兰组织的对话与交流渠道;积极争取中俄在中东对美国的支持,鼓励两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帮助美国减轻中东外交压力.  相似文献   

9.
简讯     
由上海外国语学院中东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中东文化和中东问题研讨会”于1992年12月22日~24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北京、山东、湖北、上海等地的3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宣读了各自的论文. 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探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中的中东问题及其与该地区文化的关系,以达到为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中东各国的联系服务. 会议期间,除大会外,还分中东文化和中东问题两个专题举行了小型讨论会.会议认为,巴勒斯坦问题作为二战后阿以冲突的核心这一提法是正确的,但在新格局下的中东问题已出现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的趋势,值得我们作深入的研讨.有关专家、学者还就与中东问题密切相关的中亚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日读到约旦安曼出版的《阿拉伯思想论坛》1998年7月总第154期,上面载有穆娜·穆克拉姆·奥贝德女士撰写的《埃及学者看美国的中东政策》,觉得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综述.这里将其译出,供我国中东问题学者参考.穆娜女士是埃及国民议会前议员,开罗美国大学政治学教授.文中的提到的穆罕默德·赛伊德·艾哈迈德、萨拉马·艾哈迈德·萨拉马、乌萨马·加扎利·哈尔卜等人,大都为埃及报刊的专栏作家或编辑.  相似文献   

11.
肖媛媛 《现代妇女》2014,(11):26-26
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出以和平与发展为其主题的稳定局面,而中东地区却并未从冷战前持续了上千年的噩梦中醒来,接二连三的战火、我有他无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得中东地区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主要焦点。而一直以来,"视维护全球和平为己任"的所谓"世界警察"的美国从未放弃对全球霸权的追逐,因而中东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历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而与奉行单边主义的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不同,奥巴马政府的中东政策相对较为温和一些,奥巴马自上台以来,颇为重视中东问题,并有优先解决的强烈愿望和实际的努力,但同时,奥巴马政府的中东政策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解决中东问题对于奥巴马政府来说,仍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考验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东遏两伊,西促和谈是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重点,但每届政府的具体政策、措施有所差别.由于美国在处理中东事务中采取双重标准和偏袒态度,其中东政策在世纪之交陷入困境.9·11事件对美国中东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总的看,美国的中东政策正在作全面调整.  相似文献   

13.
去年11月,中国中东学者考察团应邀访问了美国旧金山、洛杉矶、奥斯丁、华盛顿、波士顿和纽约六个城市的一些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与学术团体,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国总部.这次访问是一次学术性的访问,我们所到之处受到了有关方面的盛情款待和热烈欢迎,作为考察团的一个成员,深感美国学界朋友对中国怀着友好的感情,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4.
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第一要务是处理自身当前面临的严重金融危机问题,中东问题处于美国对外战略中相对次要的位置。根据奥巴马的外交理念,新政府将更加强调使用外交手段解决中东问题,并吸引地区和世界各国与美国开展安全合作,建立稳定的中东安全新架构。奥巴马中东政策所要应对的主要任务是:尽早解决伊拉克问题,分阶段从伊拉克撤军,卸下包袱;继续视伊朗为潜在战略威胁,但将奉行具有弹性的接触政策;启动多边外交机制来实现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积极推动巴以和谈,消除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探索与哈马斯等伊斯兰组织的对话与交流渠道;积极争取中俄在中东对美国的支持,鼓励两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帮助美国减轻中东外交压力。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0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了中国中东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学术讨论会上,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干事、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万光同志作了一个提纲挈领式的发言,对如何深入开展中东问题的研究,从哪些课题着手等,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受到了与会者的重视和好评。海湾危机的爆发,使中东地区又一次成为热点中的热点,90年代乃至下个世纪,中东必然仍是世界瞩目的地区,那里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也必将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我们认为,加强我国的中东问题研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发表万光同志的这篇讲话,是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迪和帮助,更希望能引起学者专家更深入的研讨,从而把我国的中东问题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正《阿拉伯世界研究》198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从1982年起公开发行。本刊以夯实基础研究、聚焦热点问题、发掘前沿议题和培养学术新人为宗旨,鼓励打破学科壁垒,对中东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为学者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提供学术传播平台。本刊注重基础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对中东研究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本刊长期关注的主要议题包括:1.中东问题的理论研究:运用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  相似文献   

17.
征稿启事     
正《阿拉伯世界研究》(双月刊)于198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自1982年起公开发行。本刊以夯实基础研究、聚焦热点问题、发掘前沿议题和培养学术新人为宗旨,鼓励打破学科壁垒,对中东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为学者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提供学术传播平台。本刊注重基础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对中东研究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本刊长期关注的主要议题如下:1.中东问题理论研究:运用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  相似文献   

18.
整体考察美国的中东政策(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而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依照美国中东政策的源起、美在中东的利益、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美中东政策等历史线索和逻辑关系,本文对美国中东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体考察,构建了"分析美国中东政策的框架".其中,作者多年前提出的"考察美国中东政策的坐标"在实证研究中是可行且有效的.冷战后,中东成为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两洋战略"的"连接点"和"支撑点",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与"两洋战略"遥相呼应,构成强有力的"哑铃态势",加强了"两洋战略".此外,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三场有重大影响的战争,进一步说明中东地区对美来说不仅有着无法割舍的利益需求,而且还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19.
东遏两伊,西促和谈是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重点,但每届政府的具体政策、措施有所差别。由于美国在处理中东事务中采取双重标准和偏袒态度,其中东政策在世纪之交陷入困境。911 事件对美国中东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总的看,美国的中东政策正在作全面调整。  相似文献   

20.
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而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依照美国中东政策的源起、美在中东的利益、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美中东政策等历史线索和逻辑关系,本文对美国中东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体考察,构建了"分析美国中东政策的框架".其中,作者多年前提出的"考察美国中东政策的坐标"在实证研究中是可行且有效的.冷战后,中东成为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两洋战略"的"连接点"和"支撑点",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与"两洋战略"遥相呼应,构成强有力的"哑铃态势",加强了"两洋战略".此外,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三场有重大影响的战争,进一步说明中东地区对美来说不仅有着无法割舍的利益需求,而且还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