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朔是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涉猎文学创作、影视创作与文艺批评,在20世纪末的文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也成为文艺界近年来关注的一个焦点,从而形成一种有趣的"王朔现象".王朔现象是和一个时代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进入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叙述无法绕开的主要文学、文化现象.针对王朔及其创作评论界可谓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2.
朱霞  宋卫红 《中国藏学》2012,(3):165-170
20世纪50年代西藏和平解放后,藏族汉语文学进入到当代发展阶段,至今已经经历了3次比较明显的转型.当代藏族汉语文学的第一次转型发生在和平解放之初至上世纪80年代中,是藏族汉语文学由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封建文学向社会主义文学的当代转型,以政治启蒙为旨归;第二次转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以文学启蒙为旨归;第三次转型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现在仍在推进之中,以文化启蒙为旨归.当代藏族汉语文学书写者试图在全球经济与多元文化背景下,表达对21世纪世界文化格局的认识,并显示出通过文学书写发展藏族族性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将藏文自传作品早期汉文、日文、波期文自传相比较,通过分析西藏自传作品创作背景和过程、作者和读者类型、作品的叙述模式和写作特点等问题,论证出自传文学在西藏的起源和发展是西藏本土文化不断发展的结果,是一种本土的文化现象.文章从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层面对自传文学为什么在西藏起源早、发展快的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伊戈尔远征记"的辉煌以后,俄罗斯文学有了长达百年之久的消沉,长时间停滞不前。从此,俄罗斯的文学到了盲目模仿西方文学的时代。直到普希金及其思想的崛起,在30年代完成了俄罗斯文学的蜕变和独立。俄罗斯文学摆脱西方影响的标志就是普希金完成了俄罗斯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探索并创作出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文章。并在这儿之后,普希金在俄罗斯的文学史上带上了浪漫主义的标签,为俄罗斯走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道路。  相似文献   

5.
益希单增的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1980~1984年,传统恪守期。创作题材及方法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即突出阶级立场和文学对社会的真实反映。2、1985~1989年,沉寂探索期。其创作除在革命历史题材方面显得更加成熟外,也吸收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开始了在小说创作手法方面的初步探索。3、1990~1999年,多向新变期,亦可看作是其长篇小说创作的丰收期。在这一时期,益希单增除了继续着他写西藏人西藏事的现实主义创作之旅外,亦从多方面努力寻求着他创作困境的突围路径。4、2000年至今,再度回归期。其创作数量明显下降,创作风格进一步趋于平实,作品倾向于表达对历史与现实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马丽华的"走过西藏纪实作品系列"是文学与人类学结合的完美典范.在藏27年,她经历了两种文化对比参照的冲撞和困惑,从最初的渴望被接纳认同,到最终回归于母体文化的面向,她以27年的生命体验走过了西藏,目前她走进了京城,在新的领域继续着西藏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论及中国当代文学史,"50后""60后"作家及其作品都已经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文学史教材,甚至"80后"作家及其作品也已堂而皇之地框入了当代文学史的版图,唯独"70后"作家们的作品似乎被文学史所遗忘。但观照当下文学的创作实绩会发现,处于文学"中坚代"的恰恰是"70后"作家。近几年声名鹊起的魏微、鲁敏、徐则臣、盛可以、路内、张楚等,都在思考着当前文学在新时代如何实现深层次变革与转型的问题。特别是鲁敏,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创作,从《寻找李麦》到2019年的最新中篇《或有故事曾经发生》,很多篇小说都在讨论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本文以鲁敏小说的追寻主题为线索,进一步阐述鲁敏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及中国当代文学史,"50后""60后"作家及其作品都已经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文学史教材,甚至"80后"作家及其作品也已堂而皇之地框入了当代文学史的版图,唯独"70后"作家们的作品似乎被文学史所遗忘。但观照当下文学的创作实绩会发现,处于文学"中坚代"的恰恰是"70后"作家。近几年声名鹊起的魏微、鲁敏、徐则臣、盛可以、路内、张楚等,都在思考着当前文学在新时代如何实现深层次变革与转型的问题。特别是鲁敏,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创作,从《寻找李麦》到2019年的最新中篇《或有故事曾经发生》,很多篇小说都在讨论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本文以鲁敏小说的追寻主题为线索,进一步阐述鲁敏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分别于20世纪70-80年代先后开始发展生态文学,本文对两岸生态文学的发展进行对比.从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的对比可以看出,生态文学的发展在两岸既有相同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总体趋势都是从写作幼稚走向成熟,从题材单一走向多面,理念从"浅绿"走向"深绿".未来的两岸生态文学要不忘初心,坚持对生态平衡的关注;引导更加具体的生态生活理念并且注重中国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10.
《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继承了民间创作的优良传统并且在它的基础上使蒙古文学向前推进了一步.《秘史》的产生是整个蒙古文学史的一大转折,从此蒙古民族开始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秘史》虽然从民间创作中吸取了很多的营养,但它作为蒙古书面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作品,其主要艺术成就在于它的书面创作.《秘史》翻开了蒙古书面文学的第一页,从此蒙古族书面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和优良传统.它是一部文史不分的历史文学作品.用文学的手法描写了蒙古社会封建化的整个过程.《秘史》奠定了蒙古族历  相似文献   

11.
马丽华的<走过西藏>作品系列是文学与人类学结合的完善典范,作品具有独特的地域风貌和审美风格.从审美体验看马丽华的创作,可从中窥见她由一浪漫诗人成长为文学人类学作家的心路轨迹,也可观照出她由激情放歌到理性烛照的写作历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世纪90年代西藏美术的发展为主题,对藏族传统美术的传承和弘扬,新唐卡、布面重彩、油画、水彩、版画、雕塑等艺术门类的探索、创新和发展,非架上当代艺术的创作和参与,女性画家和现代职业画家的出现等现象加以论述。自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美术家通过学习和探索,创作思路变得逐渐清晰和开阔,创作手法更趋成熟和多样化,在西藏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艺术环境。  相似文献   

13.
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的签署,标志着西藏开始了半殖民化的过程.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西藏内部开始采取自我振兴的新政措施,有些人开始"弃农从商",从而兴起了一股民间投资商业的热潮.在此背景下,不断增长的流动人口压力造成了封建庄园内部的变动,开垦荒地和新庄园的建立,使得原来封闭的封建庄园出现了松动,西藏近代商人群体抓住此契机最终登上了历史舞台,从而形成了西藏近代商人阶层.  相似文献   

14.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在新中国文苑里,我们最早从新疆歌舞领略到边疆民族文艺迷人的姿颜.那时,西藏尚未解放.这里的文学艺术是什么样子?又将如何迎接新时代的曙光?对外界来说还是一个谜.40年过去了.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高原的古老文艺也获得了新生.而今,人们对西藏的文学、歌舞、戏剧、美术,乃至书法艺术都已经不再陌生.它们成了西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  相似文献   

15.
古象雄的"鸟图腾"与西藏的"鸟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莎 《中国藏学》2007,4(3):45-54
西藏古代岩画目前可以肯定为古象雄人的文化遗存,其地理、年代、经济形态、明确的尚武性格,尤其是突出的象雄苯教文化的内涵,都说明西藏岩画的创作族群应当是生活在藏北(阿里、那曲)的古象雄部族。苯教文献记载,古象雄人是神鸟"穹"的后裔,古象雄的神鸟穹崇拜反映到西藏岩画里,便是西藏岩画中期(距今2000年前后)以后凸显出来的"鸟图腾"文化特征,岩画中后期大量出现的塔祭坛图形还显示出"鸟图腾"与古象雄的葬俗之间的密切联系。鸟葬形成的时期并不很早,其流行时期在11世纪以后,这也反映出北部象雄苯教文化对西藏民俗文化深入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西藏自治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曾走过一段探索与曲折的路子,主要是因为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西藏对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乏足够的经验,西方反华势力和达赖分裂集团此时又加紧了渗透、干扰破坏,加之自身对改革开放中所出现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上的偏差,使西藏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遇到了经济下降和拉萨连续几年骚乱的严峻形势.在这种危难时刻,胡锦涛同志临危受命主持西藏工作.胡锦涛同志到西藏后,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睿智洞察全局.面对严峻局面,他沉着应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指导思想,实现了西藏工作的重大转折,形成了改革开放史上西藏工作著名的 "一个转折点"."一个转折点"的形成过程,为党在新时期西藏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成为上世纪末乃至新世纪指导西藏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1930年至今,一批中国国内画家以西藏风光与人物为主题,创作了大量西藏为主题的作品。这些西藏组画以艺术创新和清新的风格,深刻影响到中国现代绘画艺术。本论文通过对西藏艺术形象的"制造"、"生产"与"消费"过程的介绍和描述,阐释了西藏组画及其人物绘画产生的历史缘由,以及多元文化的表达和画家们对艺术美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魏春春 《西藏研究》2012,136(6):88-94
《西藏文学》2010年刊发的小说作品在民族性的书写上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民族的历史记忆书写,二是民族的生态境遇书写,三是民族的心理依恋书写。从叙事的角度看,可分为魔幻叙事、历史叙事和回环叙述三种模式。整体而言,魔幻的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身份角色已为魔幻的寻常百姓家的人间烟火习气所替代;历史叙事有待突围;时间叙述有待创新。从中可以看出,《西藏文学》及西藏文学依然徘徊在传统文学写作模式和现代性文学写作模式的焦灼状态,不过,《西藏文学》目前作为西藏文学主阵地的地位依然非常强势,不仅承嗣着西藏当代文学固有的文化气息,而且表现出试图调整西藏文学格局的宏大文化视野。同时,尽管西藏文学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而言仍然较为落后,但也不乏富有潜质的有望引起文坛震动作家。  相似文献   

19.
何谓苗族文学,文艺界有不同的界定,有的指反映苗族生活、表达苗族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有的则专指由苗族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本文论及的苗族文学是后者,而且仅限于广西当代的苗作者作品.(一)与前几年相比,广西苗族当代文学有了较大的进步,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创作队伍已初步形成.在广西苗族作者中,辈份最高,起步最早的是梁彬同志,他在繁忙的领导工作之余挤时间创作,从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有小说、诗歌、评论和民间传说故事.近年来,还编辑出版了《广西苗族民间故事选》和《苗族风俗趣谈》.南丹县的龙  相似文献   

20.
霍巍 《中国藏学》2005,7(3):192-200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了西藏文物考古事业发展的历程,认为西藏自治区的成立,使西藏的文物考古工作真正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构建起了西藏地面与地下文物的工作体系,开始形成一支专业学术队伍,在若干有关西藏古代文明的重大学术问题上,无论在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从此结束了旧西藏文物考古工作处于"零状态"的局面,西藏的文物考古事业正在迎来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