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国家”论广泛流行。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资产阶级政府的实际活动。一大批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诸如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希克斯(J·R·Hicks)、萨缪尔森(P·A·Samuelson)、托宾(J·Tobin)等人,都大肆鼓吹福利国家论,宣称美国已经是所谓全民福利国家。福利国家论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美国果真是福利国家吗?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国家”论广泛流行。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资产阶级政府的实际活动。一大批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诸如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希克斯(J·R·Hicks)、萨缪尔森(P·A·Samuelson)、托宾(J·Tobin)等人,都大肆鼓吹福利国家论,宣称美国已经是所谓全民福利国家。福利国家论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美国果真是福利国家吗?  相似文献   

3.
"福利国家"论是20世纪西方流行的一种福利理论思潮,其实质是一种垄断性的资本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论汉森的“混合经济和福利国家”的观念,兼论“凱恩斯革命”,因为两者间有密切的联系。当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时候,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便挖空心思地制造了形形色色的新“理论”,不管过去凱恩斯的也好,现在汉森的也好,都企图为垄断资本的利益辩护,为挽救垂死的资本主义制度开药方。可是,从这里介绍的两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汉森的“理论”,就连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承认它有不可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特别是60—70年代,“福利国家”一度风靡于西方社会。当时,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把它称为“全民福利国家”。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竟把一些“福利国家”吹捧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国内也有人认为,随着“福利国家”的发展,无产阶级的贫困已经不存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贫困的理论已经过时。果真如此吗?本文拟就什么是“福利国家”、战后“福际国家”的发展、以及“福利国家”的本质等问题浅陈管见。  相似文献   

6.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战后的经济发展,出现工人持有股票、“技术结构阶层掌权”、工人实际工资和福利有所提高等现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异化,宣传资本主义已经“变质”,已经成为“全民福利国家”,因而资本主义已经和社会主义“趋同”。面对着这种理论解释,使我们想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段精辟阐述:“庸俗经济学所做的事情,实际上不过是对于局限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当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的传统观点认为,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革命论的最重大的发展。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一国首先胜利”论是同列宁关于世界革命“同时胜利”的战略思想并存的,它未从根本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世界革命论的最重大发展是“东方国家决定”论,即世界社会主义胜利取决于东方国家革命发展的伟大理论。  相似文献   

8.
前段时期,我国理论界有些同志发表文章,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早已创立了经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理论,而“早产论”、“补课论”似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理论。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现在,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9.
论艺术象征     
作者在这篇评述西方资产阶级美学理论之一“表现论”的历史的文章中,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旧的唯心主义的“表现论”已经行不通,另一方面却宣扬了“艺术象征论”,把它说成是“晚近的重大成就”,是“唯一有效和有前途的”。其实,所谓“艺术象征论”,只不过是把现代资产阶级“语义学理论”与旧的“表现论”结合起来而已。作者自己也明白地承认这种“理论”是把旧的“表现论”的两个极端,即“表现”和“意指”,加以“折衷”、“调和”,并且给予“新的解说”罢了。这就可以看出,它在本质上和“表现论”并没有区别,同样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事实上,“语义学派”的“美学观”认为一切艺术仅仅是“象征感情的符号和形式”,从而根本否定了艺术应当反映现实生活。这种“理论”只能使艺术创作走上脱离现实的形式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0.
提倡积极福利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积极福利理论的内容吉登斯的积极福利理论是传统社会民主主义在日益面对新自由主义的挑战时在福利领域所作出的积极回应。长期以来,传统社会民主主义在“国家是实现公正的主要工具”这一观念指导下,强调国家和集体的责任,即国家有责任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多元福利实践与整体性福利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处于结构转型与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个人福利与社会秩序关系议题突出。在经济市场化和福利社会化的处境下,国家、市场、社区和家庭均对个人福利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劳动市场和国家再分配对个人福利影响最为重要。转型期多元主义社会福利实践证明:现有社会福利理论模式难以解释“混合经济”体制下的福利特征,“整体性”福利制度框架与政策模式应运而生。最后,笔者讨论“整体性”福利概念框架的现实、政策与理论涵义。  相似文献   

12.
克劳斯·奥菲是后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他对福利国家危机的分析在全球学术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他把危机分为“偶发危机”和“过程危机”两种类型,并从过程危机的角度分析了福利国家的兴起及其危机倾向。在他看来,福利国家的政府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危机管理,它通过积极干预的方式对资本主义的危机趋势进行调节。但是,福利国家的危机管理政策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财政资源、行政理性和合法性资源等的匮乏,福利国家本身越来越表现出危机的倾向。“危机管理的危机”是福利国家政府管理的基本特征。奥菲关于福利国家危机的理论体现了20世纪中后期西方福利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也契合了20世纪中后期西方学术界回归国家的学术潮流。  相似文献   

13.
福利权利已被确立为一种法律权利,但是它的性质与正当性问题依然受到广泛的讨论与质疑,有关的知识争论早已超越法律或法哲学的范畴,成为福利哲学、社会政策意识形态的核心问题之一.福利权利正当性问题的本质在于国家福利供给责任与个体自由之间的关系,这直逼社会政策研究的核心问题,对当前正迈入社会政策时代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福利权利持反对或否定立场的主张可概括为后果论、社群价值论和个人自由权利论,辩护或肯定的主张则主要包括市场批判和校正论、公民身份论和积极自由论.本文认为,从福利的本质是扩展和实现个人实质自由的条件这一前提出发,福利权利的正当性证明需要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福利能否成为权利;福利何以成为权利;福利权利如何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14.
论英国"新左派"的福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左派”是20世纪50、60年代在英国形成并发生 重大影响的一个学术和思想流派,该派根据20世纪特别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对工党 的传统观念进行了“修正”,提出了自己有关福利发展、福利目的和福利功能的见解。该派 认为战后福利国家的发展是对广泛社会共识的反应。由于“新左派”对战后福利国家及其形 成机制的讨论建立在对具体社会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抽象的社会理论,其解释具 有特别的力量。但“新左派”将社会共识作为国家采取福利行动的惟一源泉,夸大了社会价 值观的作用和社会共识的范围,同时“新左派”将国家描写成政府的仆人,将其纯粹视作政 策的执行者,也不符合战后英国国家与政府关系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福利国家是西方社会科学界及公众舆论颇为关注、然而也是弄得十分混乱的问题之一。在国内刊发的文章中,大多避免使用这一提法,而用“福利社会”、“福利主义”、“社会福利制度”。即便使用福利国家一词,也往往加上引号。本文拟就福利国家的缘起、实质、发展趋势及其成因等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同行。〈一〉福利国家的缘起及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力主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可以被称为“商赋人权论”(即人权是由市场经济派生出的社会上层建筑体系)和“人权悖论”(即人权固有内在矛盾,它不可以被作为最高尺度)。本文从这种“人权两论”出发,对于我国近年人权实质研究的一系列著述和观点进行了扫描,批评了悖离“人权两论”的一些见解,其中包括从人性导出人权的思路,以及“人权源于实践”的理论、“人权是社会关系”等见解。  相似文献   

17.
八股文的“章法理论”对李渔曲论的浸染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的:一,由此及彼,以八股文“章法理论”作为建构曲论的逻辑起点;二,取类引譬,直接援引八股文“章法理论”的理论成果,丰富曲论的理论内涵。这种“浸染”使李渔的曲论得以突破前人曲论“散金碎玉”的缺陷而建立起严整、完备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玛莎·努斯鲍姆从文学想象中构建了诗性正义,以具有“畅想”和同情能力的诗人作为正义的裁判。然而,“诗性正义”所运用的想象与同情却让人质疑其对公共生活的适用性。作为诗性正义的理论来源,苏格兰启蒙思想回应了这种质疑。休谟和斯密这两位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在情感的基础上建构了一套经济、政治和法律的正义论,而“旁观者”、“同情”是这种正义论的关键概念。诉诸经济正义、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休谟和斯密展现了公共生活中的社会秩序。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所构想的以情感为原点的社会秩序论,契合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理论传统。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可以从重视人情伦常的传统中发掘合适的理论,并汲取苏格兰启蒙思想中的道德情感论,在经济、政治和法律领域做出自己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八股文的“章法理论”对李渔曲论的浸染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的:一,由此及彼,以八股文“章法理论”作为建构曲论的逻辑起点;二,取类引譬,直接援引八股文“章法理论”的理论成果,丰富曲论的理论内涵。这种“浸染”使李渔的曲论得以突破前人曲论“散金碎玉”的缺陷而建立起严整、完备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世界,个人从国家得到必要的福利给付已经被视为公民的权利。那么,公民的这种权利的根据又是什么呢?对此问题做出最有影响、最为系统阐述的是马歇尔和罗尔斯,但是,他们的理论作为国家福利政策的根据还是存在各自的问题,相比之下,主张每个人对自然资源的平等权利则可以为国家福利政策提供更为充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