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创新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社会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其中文化发展是重要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以文化内在张力为基础,外拓农村文化的承载力,以形成可持续的农村文化动力,并逐步形成先进文化与支流文化相融合的"一体多元"文化体系.我国农村文化长久积淀,其封闭和滞后等特性致使创新动力不足,社会第三种力量应运而生,并为农村文化发展创新价值理念与运行机制,以促进农村可持续文化动力的价值实践.  相似文献   

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和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必须坚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这些对促进农村的持续发展是必要的,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证广大农民群众享有民主权利的重大举措。在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完成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牛和忠 《理论界》2008,(10):207-20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而乡风民俗的建设更是一项长久利国利民的工作。乡风民俗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目前在我国一些农村存在着乡风民俗滞后、封建迷信有所抬头的现象,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经济收入。建议根据地区的特点制定一些乡规民约,从源头抓起,规范农村的风气,以达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战略任务,农村基层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织保证,也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根本保障。但现阶段农村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总体上偏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有待提高,村民自治组织和法制建设也有待加强。为此,必须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法制建设以及农村居民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民主保障。  相似文献   

6.
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欢 《兰州学刊》2007,(3):75-78
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文章分析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从把握当前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积极探索了新时期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亚军 《理论界》2007,(3):31-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朝阳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5月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为了贯彻好“实施意见”,应从朝阳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发展生产、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等项措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周新德 《云梦学刊》2007,28(6):67-69
广大农村地区如何选择本地的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主要有特色产业型模式、工业型模式、第三产业型模式、城郊经济型模式、商贸流通型模式、生态型模式等。各地在新农村建设模式的选择上一要因地制宜,科学推进,不要“一刀切”;二要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不要盲目攀比;三要分阶段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四要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新教育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站在历史的高度纵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发现农村新教育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基点与支点,在建设新农村与农村新教育建设之间,集中表现了过去与现在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问题与矛盾,同时也蕴育着中国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与光明未来。农村新教育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要重新设置教育内容,重新调整教育结构,重新确立教育体制,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区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关系密切,表现在:农村社区建设能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的实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也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追求目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二者具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功能,那就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新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继承前人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对社会主义民主治国、民主国情、民主过程、民主决策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 ,并将其付诸实践 ,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新局面。这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山 《中州学刊》2006,(6):116-117
人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党组织和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地方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与主导作用,是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在这个方面,有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需要廓清认识。这就是:农村仍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政府应加大向农村投资的力度,要重视培养农民领袖式的村级干部。  相似文献   

13.
鄢新萍 《理论界》2006,(12):40-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新理念,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涉及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中,农村民间组织日益受到关注。农村客观存在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农村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农民特殊的社会文化需求和农民的创造性实践推动了政治、经济公益类和社会文化服务类等民间组织的生长和发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并且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安科技”模式,是以生产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和村容整洁等内容为主,我市引进“三安科技”除了具有政府政策为后盾、发展目标为依托、环保城市为基础等优势外,还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城市建设的动力优势。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凸显了发展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找到了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实现了从“消灭农村”向“建设农村”观念的根本转变,彰显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趋向的必然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举措,勾画了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18.
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国城 《学术研究》2007,3(7):79-8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农民主体力量的历史地位和战略意义;分析了树立农民主体意识观,包括科学地认识农民的主体性,辩证地把握农民的主体性,历史地看待农民的主体性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若干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与新一届政府在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它将惠及千百万农村居民.建设农村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关注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斯大林的著作中,均有许多富有启发性与创造性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村观.这些农村观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与启示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农村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制度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从当前青岛市乡风文明制度化建设的实践来看,部分乡镇(街道)和村庄(社区)层面的具体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但还存在着缺少一部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纲领性制度、市级主管部门尚未全面推行乡风文明的制度化建设、各地乡风文明的制度化建设呈现出不平衡状态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制度化建设,青岛市应尽快制定一部关于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规划或实施意见(纲要),有关部门出台全面推行的相关规定;扎实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的保障性制度建设;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属地化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