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意识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语言意识与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关系 ,在外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意识到在传授知识同时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  相似文献   

2.
论英语语言意识培养的理论架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意识培养其实质是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语言思维必须具备概念系统.由于概念并不单指语言,许多概念反映的是一种文化,因此,概念的形成源于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本文强调英语语言意识培养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其理论架构应以英语语言意识为纲,以跨越中西文化鸿沟为导向,从辨析英汉思维文化差异入手,解读语言现象的文化成因,使词汇系统导入概念系统,最终形成英语语言概念系统,实现英语语言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在清末以来的各项变革努力中,对变革语言的浪漫想象和夸张强调,一方面反映了先驱者对从"物质"到"制度"层面改革失败的无奈,另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语言与人的关系的全新理解和思考,即从本质上讲,人是依靠语言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并以此使人类区别于"禽兽"。正是基于此,他们认为不管是"个人的发现",还是"农工商兵、妇女幼稚"的解放,进而到国家的富强,都离不开"人"对使用语言文字权利的获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晚清以来的语言变革和五四文学革命之间确实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和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和延续的工具。语言不仅反映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且还反映社会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传统文化的积淀。而文化对语言也有很大的影响。文化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语言中的许多因素(如句子结构、词汇意义等)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此外,文化还是制约语言运用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语言意识是借助语言手段及联想场而形成和外化的意识映像的总和.语言意识具有人本属性和民族属性.任何语言意识都是具体某个民族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跨文化交际的实质是两种或多种语言背后意识映像的交流,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对话.语言意识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体现了其认知功能、交际功能、情感功能和元语言意识功能.  相似文献   

6.
跨越鸿沟:语言濒危与公众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与参与下,语言危机已经成为政治与学术关注的前沿问题。目前已在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由下而上的关注,即有的语言族群已经树立了拯救母语的意识;二、由上至下的重视,地方和国家政府对语言保护的观点表示赞同并对这项工作给予支持;三、资金资助,已有一些政府部门、社会机构、企业和基金会,对濒危语言的保护工作提供资金帮助。但是,保护濒危语言关键在于提高公众的语言危机意识,而最有效的途径是借助各种艺术形式,使公众普遍具有保护濒危语言的意识,并在保护濒危语言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媒体、学校、家庭三大领域中确立濒危语言的当代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礼貌是人类语言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在言语交际中有着很好的反映;交际语言的雅与俗是一种最能体现个性特点的文化现象,它与交际语言的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阐述了礼貌在言语交际中的反映及交际语言的雅俗与规范,要求大家在言语交际时礼貌用语、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哲学教科书中,一般只论及到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性和能动性等特性,而很少触及到人类意识的实践性特点;对意识的内在本质的规定,也一般只认为意识是对客观事物和客观存在的反映,而往往忽视人类意识的实践本质。其实,现实的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或说实践性,恰恰是人类意识最直接、最主导的本质特性之一。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语音意识是影响英语词汇阅读的关键因素。虽然大量研究证实了语音意识对于英语词汇阅读的重要性,但极少有研究探究语音意识的本质特征。本文引入词汇阅读、词汇表征以及信息加工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结合现有的研究证据详尽剖析语音意识所蕴含的语言认知特征。经过分析和论证得出,语音意识在语言上反映了语音表征质量而在认知上反映了受控加工,英语语音意识构成模型应包括三大要素:特定单词语音表征、形音对应语音表以及语音记忆。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民族精神与欧洲语言人文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世纪以来,在欧洲的学术思潮中,语言人文主义是源远流长的一支。它之所以吸引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参与,同当时民族自觉意识的增长有深刻的联系。在中世纪的语言学科中,拉丁语具有无可争辩的主导地位。它是唯一被研究的语言。即使在中世纪后期,出现一些用欧洲各民族语言写成的语法著作,它们或是学习拉丁语的工具书,或附在拉丁语法之后的本族语法说明,并没有自觉的民族语言意识。14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打破了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欧洲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民族文化的发展自觉性与民族语言的文化认同齐头并进,语言识别成为各国民族主义运动的重要标志。当时的人文科学研究普遍关注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本质、语言与民族文化、思维方式的关系、语言与人民的历史、生活的关系。人类语言的丰富的多样性得到人文科学研究的热情肯定。尤其到!8世纪末* 世纪初.浪漫主义思潮弥漫欧洲大陆,人们用热情奔放的语言来抒发感情,表现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语言的人文性.民族性受到研究者的空前重视,由此形成了欧洲语言人文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1.
商品意识和人文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构成现代文明意识基本内容的商品意识和人文精神的不同内涵及特点,认为它们分别反映着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中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求,因而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不能相互取代。文章强调指出,在当今须注意由于商品意识的泛化而导致人文精神萎缩的现象。文章批评了那种主张以市场经济要求为基准来筛选和建构文化的观点,认为文化对市场经济不是简单地适应,而是以肯定性、否定性和前导性三种形式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商品意识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和需要,标志着人类主体意识在经过这两种精神的对立之后正重新趋向于统一,反映着人类更新、更高、更和谐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洪堡特从人类学与民族学的角度去探讨语言的本质问题,提出了语言世界观的语言学说。他认为,语言既能揭示未知真理,体现普遍的人类精神,又能揭示不同的世界观,反映不同的民族精神。因而,人类精神与民族精神构成了洪堡特语言学说的核心。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反映了其对语言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其对人、语言、客观世界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新闻语言与话语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网络传播者身份的多样化、网络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网络新闻语言的主观倾向呈现复杂化,反映各个阶层、各个社会集团的利益.与传统新闻居高临下的传播方式不同,平行的横向传播模式使网络新闻不仅设置了公众谈论的话题与讨论的议程,而且为更多人提供了发言的渠道,使语言意识倾向发生了一定变迁,话语权不仅仅局限在少数人的手中,使话语处于有序竞争状态.  相似文献   

14.
语言教学一直只强调语音、语法、词汇和翻译教学,而忽略语篇教学和对语言文化内涵的理解,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对现行的英语教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应采取语法分析和语言文化理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掌握一种文化,使学生提高操作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论语言词汇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王建华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在语言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从宏观的视野来认识,词汇同人类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①为此,国际语言学界六十年代兴起的社会语言学提出了“语言的词汇同社...  相似文献   

16.
语言惯性与无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学创作中经常出现的作品与意图冲突现象的解释,目前学界还主要局限于缺乏语言学视野的意识领域。但文学创作最终表现为运用语言的活动,而一切投入使用的语言都像运动起来的物体一样具有惯性。语言惯性是语言流动到一定程度时那种难以控制的自动化特征。在语言惯性驱动下的语言自由流淌,能够冲决自觉意识的控制,诱发作家的无意识和潜在意图,并可能导致作品与作者初衷的冲突。语言惯性根植于人类的完成趋向中,显现在正常语言的挫折中,它使语言具有先天的表现性征。从语言惯性与无意识入手,能为理解作品与意图的冲突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7.
简论全球意识邱耕田全球意识(又称世界意识或人类意识)是指人类社会整体的共同性意识。近几年,全球意识的提法和相关的思想不时在舆论界出现,但总的来看,理论界对它的研究还是刚刚开始。为了适应当前的现实需要,有必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全球意识。本文对此仅作简要论...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将语言作为想象与建构自己民族身份时的出发点,本文把这种倾向概括为语言民族主义.本文认为,语言民族主义是后殖民语境与全球化时代国人身份焦虑意识的一种反映,同时分析了其所面临的矛盾与困境.最后,本文指出现代民族身份的建构应该超越语言和文化.  相似文献   

19.
张曙光 《河北学刊》2008,28(2):11-19
在首次阐述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构成原初历史的"四个因素",并随后论及"意识"和作为现实的意识的"语言",却未将其列为历史的第五个因素。深入分析个中原因,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发展,从人的生命活动的丰富性及文明进步的视角理解"意识"和"语言",则应将其提升到构成历史要素的行列之中。这一提升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经典形态的唯物史观,更有助于唯物史观的当代发展。着眼于由人类所造成的现代历史中的许多新问题,人类的新启蒙已成当务之急。而这特别要求各民族文化的交往对话,要求人们对"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的反躬自省,以谦逊的心态和宽阔的胸怀,亲近大地,关爱众生。  相似文献   

20.
沃罗涅日学派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三大主要学派之一.近年来,日常语言意识成为了沃罗涅日学派研究的焦点之一.搜集和整理沃罗涅日学派日常语言意识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研究案例,对制定沃罗涅日地区语言文化政策及提高居民语言文化水平具有积极意义.研究发现,沃罗涅日学派立足于地区语言文化特点,开展日常语言意识研究,为提高沃罗涅日地区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