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成长问题作为一个文学主题,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悠久的创作传统。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心里成长的关键阶段,研究成长小说对于青少年的培养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等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基于当前文学呈现大繁荣多元化的态势,研究成长小说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从成长小说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成长小说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着重从文学史的角度追述了美国成长小说的嬗变轨迹,勾画出美国成长小说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
美国成长小说的创作由来已久,不仅反映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个性问题,还是年轻的美利坚民族成长的集体隐喻.当代美国成长小说更是以它独特的个性,赋予了美国青少年文学丰富的阅读价值,使美国青少年文学能够从儿童文学中分离出来,青少年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分类概念.我们主张用生态批评的眼光把成长小说的个体与整体、形式与内容、传统与演变、虚构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看作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来研究.我们目前所做的还只是大框架的搭建--有对人物、视角、语言、语气、情节、结构、叙事策略等艺术肌理的研究,也有对作品文化气质的研究,具体包括主题、文化背景、意识形态、道德伦理和人物认知发展的相互作用.研究和介绍当代美国成长小说,可以拓展美国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对我国的青少年文学创作也可以提供参考和启发,让更多的人关心青少年成长,了解青少牟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3.
超小说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在美国文学中。超小说作家与传统的创作方式决裂并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模式。超小说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及主题,在美国文学中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近代文学发展史上,私小说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对它的研究是日本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私小说迎来了发展期和繁盛期,关于它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国际化的发展阶段。本文介绍了私小说在发展阶段的各种相关评论,并介绍了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试图勾勒日本私小说发展和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美国华裔文学起于19世纪华人移民美国时的“天使岛”诗篇,从早期的《金山歌集》、《埃伦诗集》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华裔小说的崛起,美国华裔文学历经坎坷,逐步登上了美国经典文学的舞台,它是一面镜子,较真实地反映了华人移民在美国的成长经历。由于历史上美国社会对华人的排斥、挤压甚至敌视,华裔及其后代有着强烈的种族和身份意识。中国和中国文化始终是他们无法割舍的“根”,但是这种“根意识”也随着华裔在美国特殊的生活经历而发生嬗变,构成了华裔独特的族裔体验。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成长小说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成长小说在英国、美国、法国所掀起的创作热潮,探讨了成长小说的艰难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形成,评述了与成长小说相关的一些问题,以期能为当前的成长小说研究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女性成长小说作为独立文类的确立是一个凤凰涅柴般的过程,并承载着女性生命体验、女性解放、族裔生存、文化身份构建等一系列沉重而复杂的历史使命。从在成长小说的城堡外徘徊,到逐渐接近并占据城堡的中心,英美女作家在书写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文本突进。这一突进的过程是渐进的、温柔的,却是坚决而执着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英美女作家温柔突进的进程恰恰是女性自我解放进程的一个缩影,是女性鲜活的生命个体在女作家的笔尖舞蹈中投射到文本中的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身影。从这个意义来说,女性成长小说研究的真正意义在于女性的成长与女性成长小说之间的动态关系,换言之,是女性的现实成长与女性的文本成长之间的交互参照和相互作用。目前,从该角度切人女性成长小说的研究专著还是风毛麟角,而王卓教授的《投射在文本中的成长丽影——美国女性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正是这样一本研究视角独特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8.
《梦娜在希望之乡》是著名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的代表作品,它探索美国少数族裔少年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和迷茫彷徨,展现文化身份的流动性与混杂性,传达了多元文化的信息。该小说属于成长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成长是小说的主题,而且小说在叙事结构、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上都具有成长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马丁·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出版于20世纪初并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极强的社会意义闻名于世界文坛。作者通过对主人公马丁·伊登悲剧一生的描写,在美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以他独特的声音道出了对美国社会的叩问以及对人生的思索。本文尝试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中主人公的双重成长并分析了影响主人公成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曹文轩关注青少年文学,对西方成长小说走进中国的可能性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理论上,他较早提出了中国成长小说的命名问题,并对成长小说的内涵与外延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界定;实践上,他创作了《草房子》《红瓦》和《根鸟》三部成长小说,对中国成长小说在主题和艺术形式的创新上具有示范作用,是中国成长小说理论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1.
欧·亨利是美国二十世纪初期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有趣而又意味深长 ,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实。作者以其独特的写作方法而在美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洪水神话在中国许多民族中广为流传,它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故事类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需要更多地了解国际上对这个故事搜集和研究的情况,使我们的研究具有更广阔的视野。考察洪水神话在国外的发现经过,以及地中海、印度、东南亚、美洲印地安人等不同洪水神话故事圈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可以发现,这些神话与中国的同类故事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对我们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吉尔曼不落窠臼的短篇小说《黄色壁纸》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思想性、创新性和较少的说教性。它既是女性主义学者研究的重要文本。又是英语文学中的重要作品。从女性主义发展的视野对美国有关《黄色壁纸》的重要文学评论作一个初步的梳理,填补了我国在《黄色壁纸》文献研究上的空白,有利于加深我国对该小说美学、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裔文学研究是对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积极反应。美国的华裔文学已经获得了诸多成果;相比之下,国内的华裔文学研究起步已晚,但目前已经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已有相关的学术论文与专著发表与出版。华裔文学研究的开展在文化交流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短篇小说《中国旅行计划》、《美国魂》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中,桑塔格对各种叙事技巧进行了创造性实验。对女性主义叙事学中所区分的"个人型叙事"、"作者型叙事"和"集体型叙事"三种声音的创作和利用是桑塔格在这些短篇小说中最为成功的叙事技巧。通过对这几篇代表性小说叙事风格进行探索性的实验,桑塔格不仅在小说的主题上,也在其叙事上成功地表达了她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她对如何构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关注,她代表的二战后美国青年一代(尤其是女性同胞)及疾病患者(尤其爱滋病患者)集体说话的愿望,以及她作为战后美国女性作家对作者地位和叙事权威的渴求。  相似文献   

16.
《瑞普·凡·温克尔》是美国文学早期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其主人公的名字瑞普在美国家喻户晓。本文从作家创造性地移植欧洲民间传说、成功的人物塑造以及浪漫的艺术手法三方面叙述了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美国自然主义的兴起对文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斯蒂芬·克莱恩是这类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在极为短暂的一生中不断探索独特的表现手法,推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作品,这是南北战争后新大陆的环境状况和社会现实在他文学创作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文学的先驱人物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在他的《皮袜子故事集》中第一次以神奇瑰丽的西部荒原为背景,塑造了机智高贵的西部英雄形象,讲述了蛮荒之地的传奇。库柏把对西部的想像和冒险故事的情节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西部小说这一特定的小说模式,从而为美国小说乃至美国文学走向独立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9.
古代蒙古文学史上一直未能确定翻译底本的小说《娜仁格日勒的故事》就是明代戏曲《葵花记》完整的蒙古文译本。《葵花记》蒙古文译本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并产生了很多口头故事。这些口头故事中,蒙古族民众基于本民族的民间文学传统,运用蒙古民间故事的传统母题和结构重新编织娜仁格日勒的口头故事的时候,不仅在故事情节上推旧出新,而且按照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对原来戏曲故事的叙事主题和"割骨疗亲"、秀才赶考等题材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文化过滤。笔者还通过本文的具体研究提出,民间文学也可以为古典文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旁证。  相似文献   

20.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19世纪女作家凯特.肖班的短篇小说经典。《穿夏装的姑娘们》是美国20世纪男作家欧文?萧短篇小说代表作。两篇小说虽然创作的时代不同,但都以精简有力的文字,讲述了一个深刻的故事。前者质疑了传统的婚姻,使原来处于男性中心社会视角盲区的现实得以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挑战了男性至上主义文学中的妇女形象;后者则聚焦于男性对女性身体美的欣赏,折射出男性对肉体的专注和对女性精神需求的漠视。两部作品都反映了传统婚姻对女性的压抑,表达了对女性作为传统的“家庭天使”的角色的怀疑和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