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阿·苏尔科夫在他的报告(苏联文学的现状和任务)里,论到苏联文学的世界意义时,曾有这样一个结论:“只要研究一下外国读者的要求,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一个国家的读者对於苏联作家某一类作品的浓厚的兴趣,首先是以该国人民现在正在解决的实际任务为转移的。”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掀起了工业化建设高潮的伟大时代;因此,中国广大读者最感兴趣的多是苏联的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作品。这是因为读这类作品,可以学习苏联劳动人民,特别是青年积极分子,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计划而斗争的创造精神,以便投身到祖国当前的建设浪潮中,作一个勇敢的战士杰出的劳动  相似文献   

2.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的俄国作家。卢那察尔斯基称他是“第一个伟大的小市民小说家。”高尔基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是无可争辩的,就艺术表现力来讲,他的才华只有莎士比亚可以与之并列。”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社会心理小说的创始人。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其主要作品有:《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和《罪与罚》。 今年11月11日是陀氏诞生160周年,2月9日又是他逝世100周年,苏联将广泛开展纪念他的活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1年的重大节目表中也列入了这位作家的纪念日。苏联《外国文学》杂志今年一月号刊登了该刊为纪念陀氏而举行的座谈纪要,发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欧州文学史上许多伟大作家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爱情悲剧。莎士比亚、哥德、托尔斯泰,……尤其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这部杰作成功地以它深刻的现实性和强烈的批判性,始终保持经久不衰的魅力使人震聋发聩。作品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这一方  相似文献   

4.
西方资产阶级记者问我:列宁同彼得大帝相比,究竟谁更伟大?我说:列宁好比是无边的大海,而彼得大帝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约·维·斯大林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天才作品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懂得并非常爱好俄国文学,曾经以不小的精力和不少的时间阅读和研究了托尔斯泰的作品。他在托尔斯泰八十寿辰(1908)和忌辰(1910)期间撰写的论述托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1759-1796)诞生200周年,犹太作家肖洛姆·阿莱汉姆(1859-1916)诞生一百周年,巴西作家欧克利斯特·达库尼亚(1866-1909)逝世50周年,上海外文学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于6月下旬假科学会堂联合举行纪念会,纪念这三位杰出的作家。参加纪念会的有作家、翻译家和上海外国语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师生等200余人。在纪念会上,方重作了纪念彭斯的报告,介绍了诗人的生平。彭斯是农民出身的苏格兰诗人,具有浓厚的劳动人民的感情,善于运用强有力的人民语言。他的许多作品都充满了对贫苦农民和其他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写出了他们的劳动、困苦以及纯朴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争取自由的理想和愿望。姚以恩介绍了犹太作家肖洛姆·阿  相似文献   

6.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后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文学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众所公认的。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的宗教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分析和研究这种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一)托尔斯泰出生于贵...  相似文献   

7.
阿·托尔斯泰曾谈到:“如果把作家抛到渺无人烟的荒岛上,并使之确信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一个人,而且就连他留给世界的作品,也永远不能与世人见面,那么,这位作家势必辍笔不为”,可见隔离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之大。隔离是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心理学家就此做了许多动物实验,社会学家对回到人类社会的“狼孩”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观察,还剖析了历史上有关的个案;社会心理学家则调查了种族隔离等现实问题。他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天才作品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懂得并非常爱好俄国文学,曾经以不少的精力和时间阅读和研究了托尔斯泰的作品。他在托尔斯泰八十寿辰(1908)和忌辰(1910)期间撰写的论述托尔斯泰的一组文章,在驳斥沙皇政府御用文人以及资产阶级自由派歪曲、利用托尔斯泰的同时,对这位作家作出的精辟、确切的分析,达到了战斗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苏联文学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中所占份额较重。如何学好这一部分是学生感到困难的一个问题,现在我结合第一次中心教研组会议精神,就如何学习苏联文学谈点自己的看法。一、把握重点,有的放矢苏联文学共十三节,就其内容的重要性而言,可分为两个层次;①要求一般掌握的②要求弄懂弄透的。先看要求一般掌握的,主要包括苏联文学史上各个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具体地说,十月革命前象征主义诗人勃洛克和长诗《十二个》,二十年代政治抒情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和代表作《列宁》,三十年代作家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四十…  相似文献   

10.
<正> 列宁在一九○八年发表的评论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章中,提出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这个著名论点,同时指出:“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末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列宁论文学与艺术》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81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原则。列宁在一系列评论作家作品的文章中,在哲学著作中,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原则作了充分的论述。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列宁关于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从屠格涅夫看肖洛霍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是苏联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是继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之后苏联文学中最卓越的一位作家。他在苏联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在十九世纪下半期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能够与之相媲美。但是他也象列夫·托尔斯泰一样,既伟大又复杂。他在自己的创作中,既取得了卓越的、无与伦比的成就,又表现  相似文献   

12.
费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后半期在俄国文坛的两颗光芒四射的巨星,不仅照亮了黑暗的俄罗斯,而且也普照着全世界。高尔基自豪地讲,这两位伟大的天才,用自己的艺术力量震撼了全世界,他们是能够同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卢梭与歌德相提并论的。  相似文献   

13.
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加拿大文坛上 ,她的第二部Manawaka小说《上帝的玩笑》使她获得了 1 966年加拿大总督文学金奖的殊荣。这部小说在心里描写、女性主题和修辞等方面都大大超越了她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就叙述人称问题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 ,可以使读者从一个侧面对这位伟大的作家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4.
举世闻名的俄国艺术家列甫·托尔斯泰已经逝世七十多年了,但他的名字连同他的作品,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用他那枝如椽的大笔,天才地描绘了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几年俄国社会生活的图画,提出了那个时代的许多重大问题,给我们留下了一分珍贵的文学遗产。不过,人们景仰托尔斯泰,痛惜托尔斯泰,重视对托尔斯泰的研究,并不意味着真正了解托尔斯泰。人们能够比较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这位巨人,正确地估计他的遗产的价值,不是在他以史诗般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1863-1869)和《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使世界瞠目并在欧洲掀起“俄国热”的黄金时代,也不是在他完成了世界观的激变,写出最佳代  相似文献   

15.
在庆祝我国建国十周年之后,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二周年又到临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那时开始了人类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四十二年来,苏联人民在伟大的列宁的党——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英勇豪迈的气概,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史无前例的胜利,现在已经大踏步跨上建设共产主义的阶段了。在十月革命的光辉照耀下,世界上已有十几个国家取得人民革命的胜利,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了;一个包括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有世界土地四分之一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出现了。因此,伟大的十月革命,不仅是全体苏联人民的节日,也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共同节日,是整个世界进步人类的共同节日。在十月革命四十二周年的时候,我们向站在全体进步人类最前列的苏联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我们欢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真理在世界上取得的辉煌灿烂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七十年前,一九一○年十一月七日六时零五分,俄国文坛上一颗巨星殒落了!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站长的寒冷小屋里与世长辞。这颗反射着俄国人民进步理想光芒星斗的余辉,没有随着岁月的推移而逐日减弱,它仍然照耀在人间,给人们以美好的憧憬,并受到他们的景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是现实主义创作论的奠基者,是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倡导者。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他们在一系列论文和书信中,用现实主义观点评论作家和作品,留下了宝贵的文学理论遗产,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马克思的《英国资产阶级》、《致斐·拉萨尔》,恩格斯的《致斐·拉萨尔》、《致敏·考茨基》、《致玛·哈克奈斯》等,都是阐述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重要著作。百多年来,全世界进步作家都是以这些光辉著作为指路明灯的,在我国也不例外。但是,对这些著作内容的理解,历来有不少分岐和争论,近几年来,我国文艺界思想比较活跃,对此也争论相当热烈。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创作论进行再学习是完全必要的。这里,就其中某些问题,谈点个人学习心得。  相似文献   

18.
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名字对于我国读者并不陌生,他的中篇小说《日日夜夜》和抒情诗《等着我吧》都是我国读者喜爱的作品。西蒙诺夫的创作活动涉及诗歌、戏剧、小说、特写、电影、文学评论等广泛的领域,但是他的创作素材却大都是同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有关的军事生活,所以西蒙诺夫自称是“军事作家”。1966年他在为自己的六卷集文集所写的序言中  相似文献   

19.
人类之树──就《人树》论怀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李平一按照亚理士多德的经典论述,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White)的许多作品根本就称不上是小说。然而这位对广大中国读者来说还相当陌生的澳大利亚作家,却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举世瞩...  相似文献   

20.
列·尼·托尔斯泰(1828—1910)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早已成为世界古典文学中的名著。伟大导师列宁在1908年到1911年间,即托尔斯泰的八十诞辰和他的逝世前后,为了当时阶级斗争的需要,写了近十篇评论托尔斯泰的文章。列宁在文章中深刻地分析了这位天才艺术家创作中的矛盾的阶级内容和造成这种矛盾的社会原因,明确地阐明了无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