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从法规层面明确规定了城市低保制度与就业救助制度衔接配合的理念与部分做法,但是,制度衔接的效果不佳。本文在借助政策群的理论视角的基础上,按照"判断—分析—优化/总结"的分析路径,明确了社会救助政策群的存在以及两项制度衔接的耦合性;通过分析社会救助政策群的内部框架以及两项制度的制度边界,厘清了衔接效果不佳的具体原因,进而从央地关系、部门关系、制度关系以及制度边界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在保障农村贫困居民最基本生活、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在肯定其在缓解农村贫困、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对其在发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以求能够更好地发挥它救助贫困的社会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1、对重度残疾人其低保标准上浮20%,现高新区所有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都已纳入低保范围.全年共2961人欣贫困残疾人发放了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通过对湘西凤凰县的考察调研,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成因并对当前社会救助制度的作用给予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工业化、城市化使得城市贫困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现行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因其消极的事后补偿理念已无法妥善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构建积极型城市社会救助制度,使城市社会救助制度集生计保障、积极脱贫和人力资本发展等多功能于一体,有利于城市贫困难题的化解并最终促进社会救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救助存在一定的缺陷.文章通过对农村低保边缘群体概念的解释、社会保障现状的分析,提出建立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将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纳入社会救助范围、改善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生存现状的建议.从而,改变传统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覆盖面窄、救助标准低、公平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蕾 《劳动世界》2020,(8):35-35,38
近年来,我国反贫困工作取得突出成就,但是由于基层组织在政策执行中存在种种问题,农村贫困群体的生存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本文选取山东省B村为调研样本,运用田野调查法,对B村贫困群体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分析,发现救助方式单一、贫困识别存在偏差等问题使贫困群体的生存状况很难改善,且贫困群体在健康、住房、社会心理方面通常都存在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游走于"低保"边缘线上的城镇弱势群体已越来越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我们在做好现有城镇"低保"工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这另一部分同样处于"弱势"的群体。本文主要在国外相关政策经验的基础上,从救助理念方面浅谈对我国城镇"低保"边缘群体保障政策的一些启示:国家仍应适当加大对社会救助的投入,"大棒政策"与"胡萝卜政策"的权衡,受助人不能规避其应有的责任,政府的适当"卸任"要靠社会力量的支撑,注重发挥传统文化习俗等可利用的独特优势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政策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农村低保")作为脱贫攻坚战略中的兜底保障措施,经过十余年发展,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最基本生活需要以及改善贫困农民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得不正视的是目前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低保退出人口的返贫问题仍然很突出。全面把握低保退出人口返贫风险,从根源上提出有效返贫防范措施,对巩固扶贫开发的反贫成果,保障农村低保退出人口彻底摆脱贫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就业精准扶贫是党中央确立的实现2020年脱贫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以及现有的贫困分析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可持续生计-脆弱性-社会排斥三维的就业精准扶贫分析框架,将就业精准扶贫对象的贫困性质分为机会贫困、能力贫困、文化贫困、公共就业服务贫困,将就业精准扶贫的政策干预分为:为贫困农户创造就业机会、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就业服务、耐心细致地开展群众工作等四个层次。本文提出从家庭收入状况、家庭人口特征等方面对就业精准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本研究旨在对就业精准扶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做好就业精准扶贫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扶贫专栏     
剑阁县专班培训助力贫困劳动力就业为有效帮扶疫情期间滞留在家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广元市剑阁县武连镇瞄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就业扶贫目标,通过开设就业培训专班等方式,打通就业路径,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脱贫。专班首批招收了50名学员,其中贫困劳动力11名。  相似文献   

12.
老年贫困群体是一群双重弱势群体,是各国政策的重点对象。瑞典、日本、美国的低收入老年人保障制度的特点就是将以前单纯救助政策,变为以养老金保险加救助的政策,让贫困老年群体都享有养老保险的同时,开展相应的专项救助和提供多元福利服务,这些都为我国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称低保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在确保城镇贫困居民最低生活所需,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在城市全面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刚开始建立这项制度。本文在对我国东西部地区低保对象、条件、水平分析的基础上,对平衡地区间的低保差异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华岚芳 《劳动世界》2020,(9):22-22,24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句话,也是当下中国一个非常明确的民生实事。据教育部统计,近两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均超过800万,其中家庭经济贫困的毕业生占总人数比例约20%,这样一个庞大的基数和比例,使得毕业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能否促成贫困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解决好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才能使这部分群体改变家庭贫困的现状,实现安居乐业;才能加强学校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的衔接,与人才培养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5.
农村低保制度是对农村贫困民众进行福利性补助的一项保障基本生活的制度,对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从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角度看,目前农村低保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偏差,有其主客观原因,要纠正这些偏差,政策执行者需要遵循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健全政策执行机构的组织建设、建立规范的利益调节与平衡机制以及完善公共政策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营山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和基本建设的发展,部分集体农用土地被占用,一些原来靠土地吃饭的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他们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生活在城市的贫困边缘,他们的基本生存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镇"低保"制度的建立和逐步推进,辽宁省反贫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城镇"低保"人口稳定在140万人左右,基本实现了城市贫困人员的应保尽保。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使大多数绝对贫困人口获得稳定的基本生活保障,缓解了生活危机,缩小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辽宁省面临的反贫困任务仍然很艰巨,还有许多人没有纳入"低保"制度,并且存在救助标准偏低、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蓓 《劳动世界》2013,(11):23-23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国内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己的发展,而且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局。本文将对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存在着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指导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让残疾人在奔小康路上不掉队,我省通过多途径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实现贫困残疾人脱贫增收。近年来,我省通过哪些措施促进就业实现贫困残疾人脱贫,如何充分发挥残疾人的带头作用,有效激发残疾人的内生动力?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四川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黄卫德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低保贫困人员就医的实际问题,2008年2月1日起,长春将开始实施《长春市本级统筹低保人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优惠办法(试行)》。这是长春市首个专门针对低保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