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安全感     
《职业》2012,(1)
指职场人在职业生涯中获得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缺乏职业安全感时,往往会对工作产生恐惧和抗拒,因为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员工只有有了安全感、归属感,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上海知识员工的职业状况如何?《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发表了华东理工大学黄维德对这一问题的调查研究。上海知识员工在职业选择方面有这样的倾向:外商独资企业独占鳌头,而民族企业人才吸引力堪忧。被调查者中有47.14%的人选择外商独资企业,选择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的比重都比较低,仅有6.00%、0.86%与7.43%,这显然不利于民族企业增强人才竞争力。被调查者中选择事业单位的比重则占第二位,达到了19.43%。这是因为事业单位的稳定性最高,福利也较好。在对上海知识员工工作满意程度的调查中,上海知识员工感到满意的比重最高的有…  相似文献   

3.
左明华 《职业》2014,(34):22-22
员工出现了“七年之瘁”,缺乏热情和活力,常有耗竭感,这些症状也往往是跳槽的前兆。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通过职业规划找出员工倦怠的根本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让员工重新爱上自己的职业。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区域继续教育存在的阻滞是:1.企业和单位内部对员工和职工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较少。2.企业和单位门槛不高,员工认为没有较多知识文化也能进厂上班,缺乏知识文化压力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动力。3.企业缺乏对员工的心理素质、创新意识、思维能力、政策法律素质、合作意识等教育,特别是缺乏对员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正确引导,甚至有少数企业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从而造成员工理想缺失、追求失落。4.在继续教育教学中缺乏严格的教学管理,同时教师在讲授中大多数是“走马观花”,缺乏知识系统性、全面性,理论灌输多而实践指导少。5.各级政府对继续教育不十分重视,认为它是员工的私事,与政府没有关系。因此,继续教育切实破解这些阻滞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任亭宇 《职业》2015,(10):28-29
在企业的组织中,怎样激励员工,才能降低员工的离职率?企业都会面临员工离职的问题,而员工的离职分为主动和被动。员工主动离职原因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缺乏竞争性的薪酬福利、员工对企业文化的不认同以及员工自身职业发展路径的不清晰。薪酬福利排在第一位,从中可以看出收入对于员工的重要性。然而收入因  相似文献   

6.
数字     
《职业》2010,(5):12-12
88%:通过跳槽涨薪幅度最高 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合益集团发布的报告称,以获得两级职位晋升为例,中国初级员工涨薪幅度达73%,中层员工更可达到88%,为全球之最。在美国、日本,同样的情况下,初级和中层员工跳槽所带来的涨薪幅度均在30%~34%,涨幅不到中国的一半。报告分析称,大幅涨薪的主要原因是人才短缺。但是,国内员工跳槽过于频繁。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初级员工的服务年限平均为2.3年,中层员工4.2年,高层员工58年,均比欧美企业同级员工的服务年限少3至4年。  相似文献   

7.
企业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  邓维 《职业时空》2008,4(1):7-8
员工敬业度是组织成员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履行职责、以工作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并在工作中充满活力,具有奉献精神、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的一种工作态度。然而,根据韬睿咨询公司2005年对全球各类企业的8万名员工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4%的被调查者具有高敬业度,而近25%的敬业度极低。  相似文献   

8.
王少晖 《职业》2011,(25):60-62
员工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的现金薪酬,发展到关注福利、职业发展、成就感、个人价值的实现、尊重和认可的方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安全感和稳定感。此时,就必须在非货币化奖酬方面有更多的关照,企业文化就是非货币化激励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骆潇 《职业》2006,(1):22-23
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将 变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整个养老保险将实行个人账户与 社会统筹分账管理。一时间,8%成为了大众和媒体关注的 焦点。 为了让个人对自己的养老有更明晰的认识和更确定的 安全感,《职业》特邀著名社会保险专家侯文若教授,就个 人缴费8%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云中飞 《职业》2011,(2):62-62
人力资源公司Robert Haif International称,老板不好是员工辞职的最常见理由。某专门机构进行的跳槽问题调查结果表明,275%的被调查者认为金融危机开始后,上级的恶劣态度变本加厉。面对这种情况,你不必默默忍受。下面的几个办法教你怎样在不丢饭碗的情况下对付不好相处的老板。  相似文献   

11.
云中飞 《职业》2011,(4):62-62
人力资源公司Robert Haif International称,老板不好是员工辞职的最常见理由。某专门机构进行的跳槽问题调查结果表明,275%的被调查者认为金融危机开始后,上级的恶劣态度变本加厉。面对这种情况,你不必默默忍受。下面的几个办法教你怎样在不丢饭碗的情况下对付不好相处的老板。  相似文献   

12.
职业发展满意度"忧多喜少" 在本次调查中,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表示对自己目前的职业发展不满意或比较不满意,比例占到被调查者的75.8%.其中,对目前的职业发展不满意的被调查者比例高达41.1%,比较不满意的占34.7%,而表示对职业发展比较满意和满意的仅占所有被调查者的20.4%和3.8%,现状堪忧.  相似文献   

13.
余保成  周婷 《公关世界》2022,(17):40-41
<正>如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实施更多有温度、求实效的纾困举措,畅通更多暖民心、惠民生的渠道,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曾荣获“全国模范调解委员会”的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宜安镇新寨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把群众的“小问题”当作关注的“大事情”,探索了“干群夜谈会”制度,用情、用力、用心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村党支部书记贡鹏录先后获得河北省“千名优秀退役军人”“河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石家庄市新时代乡村振兴“领头羊”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唐艳丽 《职业》2010,(2):15-15
一项最新调查表明,近90%的都市白领都缺乏职场安全感,患有焦虑症。“安全感丧失”造成的心理危害,在金融风暴过去后的今天,攀升至职场身心健康杀手榜单的高位。  相似文献   

15.
孟繁星 《职业》2016,(6):8-9
"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句曾经被管理者奉为经典的管理理念,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运行中却并非如此.从辨证的角度看,这句话也并非空穴来风.但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招收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都越来越低,中职教师在教学与管理上工作量日趋增加,再加上新一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中职教师职业压力越来越大.2015年,安徽对550名在职中职教师发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教师职业整体压力较大,其中39.78%被调查者认为压力较大,47%被调查者认为很大,7.06%被调查者认为极大,1.66%被调查者认为压力较轻,只有0.59%的被调查者认为无压力.职业压力大,对身心健康危害多,不但能引起多种身体疾病,特别像血管疾病、过度疲劳甚至死亡,还有可能引起焦虑、精神疾病,甚至自杀或企图自杀等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16.
职业经理人的离职逐渐受到社会关注,文中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通过构建职业经理人工作压力影响因素结构模型探讨职业经理人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职业经理人工作压力感主要受职业经理人离职倾向.职业经理人自我效能感,以及员工管理、沟通协调与工作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国荣  李忠山 《职业》2017,(11):35-36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的重要人才储备,但企业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其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本文认为,转变员工参加培训的观念,建立企业技能员工培训激励体系是解决问题,改变现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许多企业在为高薪员工付出大量成本的同时,却并没有留住员工。而员工却在不同的企业组织之间频繁流动,寻找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所以,如何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保留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就成为企业应对人力资源危机的重要课题。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为企业弥合组织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之间的“裂缝”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1995年9月至1996年5月,北京青少年研究所“现代青年家庭生活现状调查”课题组对北京市青年家庭生活现状做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5份,问卷回收率为93.0%。其中,男性195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1.9%,女性27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8.1%。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如下:18-24岁的占13.5%;25-29岁的占37.8%;30-34岁的占23.9%;35-39岁的占15.1%。在被调查者中,有82.7%是已婚青年,17.3%是未婚青年。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分布情况是:小学及其以下占1.6%,初中占42%,高中(含中专、中技)占31.7%…  相似文献   

20.
让压力与快乐共舞--2006职场压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娴 《职业》2006,(2):29-31
衣着光鲜,工作体面、收入不菲、业绩卓越.这些都是人们心目中白领的光辉形象。可伴随着“职业病”一词的出现和许多社会精英的离世.人们开始发现“光环”背后的巨大阴影。在美国.每三个工人中就有一个由于压力而生病;在英国,工作压力过大的代价达到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在中国.职场人士的压力状况又如何呢?《职业》杂志、中青在线.智联招聘联合进行了“职场压力调查”。调查显示,有42%的被调查者觉得压力较大,觉得压力很大的有20%.而没有压力的仅有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