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而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就是教育资源建设。在应用于教育的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教学方式有了巨大转变,这种转变带来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时这种转变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学的发展。教育者们不断提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教育信息化开展的过程中,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新型的教育资源,这种资源的建设要结合现代教学特点,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2.
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尤其对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对“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方式”缺乏足够认识,致使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好坏,对于能否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昌平区是北京市的郊区,从2002年开始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加大投入和研究,经过三年时间的摸索,尤其在以课题带队伍、促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该区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外语教育技术工作者在语言学习环境建设中一直将资源建设作为核心内容,而资源的存储和资源的应用是其关键的环节。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磁盘阵列等存储设备在资源的存储和应用上展示出越来越广阔的空间。由于数字存储具有容量大、使用效率高等优势,所以成为外语院、系教育资源存储和应用的主要模式。为解决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育资源的存储和应用,课题组结合学校情况,设计并建设了北外资源存储系统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它承担着发展教育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科研中应用,以及采用信息技术扩大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近年来,这些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发展阶段进入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并重的发展阶段,呈现了整体推进的态势,一些发达地区和一部分条件很好的学校信息化水平开始进入第三阶段,即以人为本的教育品质提高阶段。这些年来,我们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师生信息技术基本操作能力的建设与培训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充分肯定这些成绩不仅是奠定我们工作的坚实基础的需要,也是在国际比较中进一步找出中国教育信息化特点,从而更有效地推进这一进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高校档案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记录高校在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指导高校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高校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加强高校档案管理能够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价值。在新的发展时期,信息技术得到普及和发展,信息化管理理念不断应用,高校档案管理应当注重信息化建设。文章中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分析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支撑智慧教育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智能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为建设新型教育资源提供了重要支持。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资源是推动信息化教育改革与构建全新教学模式的前提。但新型教育资源在建设中仍存在缺少关注、缺乏沟通和技术等问题,在以后的资源建设中要以优化教学模式为出发点,明确资源建设方向,将智能技术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新型教育资源建设。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资源建设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各高校对语言学习系统的需求从前期的语言实验室建设、设备引进、软件更新,现已发展为对外语教学资源和自主学习资源的强大需求,同时对外语教育应用平台建设也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2007年8月1~5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第15届年会将在云南召开,会议将就校园信息化建设、外语教育应用平台建设、外语院校教育技术的定位、外语教育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多媒体应用环境等问题进行理论研讨。多年来,各校在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中一直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此次会议上外语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信息元数据标准规范等问题无疑将成为资源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各类学校纷纷购置电脑、服务器,建校园网、打造数字化校园成为学校建设的热点。而在中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及应用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数字化资源匮乏。为了解决“有路无车、有车无贷”的状况,很多学校通过教师自制课件、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以及购买教育软件等方式积累了一些教育教学资源,但从管理、规模、功能、层次结构、人员落实等方面来看,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系统、深入地构建中学数字化资源库正是学校信息化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院校内涵性建设的重要领域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训建设.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进行高职院校办学资源的集聚和优化,以课程建设凝练高职院校教学能力,以实训教学体现高职院校办学功能和特色,由此发挥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性并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学校信息化建设应该从校园网络规划开始,加强硬件建设,注重管理信息系统研发,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注重网络安全,加强信息化成果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杨帆 《管理科学文摘》2010,(10):149-149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和应用。但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探索如何从制度、组织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完善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对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种类越来越多。信息化的电子资源由于其便捷性、快速性,将传统的纸质文献"一统天下"的局面打破。可以说,信息化的背景,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提供了网络化的广阔舞台,这种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有相应的创新举措,才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更好地满足学校教育的发展及社会的发展。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能够有效满足图书馆本身及高校教育的发展,对高校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意义重大。在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传统文献与信息化资源的结合着手,同时注重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自身资源的特色化、丰富化,确保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也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湖北教育信息化,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优化配置,推进较发达地区优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的输送,将逐步缩小我省地区间教育发展的差距、让更多、更广泛的人群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实现教育的区域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方针指引下,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全面铺开.军事院校是我军人才培养的源头和重要基地,在军事信息化加速推进的今天,军队院校进行信息化建设也势在必行,本文就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特点、应用趋势等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5.
从当前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出发,结合中职学校的学习和教学特点,分析中职学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上的误区,提出如何提高资源的针对性,将资源切实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中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对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课程建设重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要求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进行有机整合,文章建议从师生角色转变、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课程网络资源库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是军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图书馆是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加强提高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水平,是军队在信息化时代下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军队质量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资源建设的深入以及校园网的迅速发展,为保证资源的有效保存与利用,资源存储与流通成为了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各高校陆续购进大型存储设备,普教系统部分学校也开始引进,并将之应用于学校的各个方面,数字图书馆、办公系统、多媒体资源库、一卡通等等。存储已经成为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基础设备之一。 在存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各院校不断沉淀、反思,对存储及其应用有了更加理性且全面的认识和研究。为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顺畅流通,使存储切实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服务,高校技术部门都在探索最佳的应用方案。本期专题我们将紧扣存储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大家共享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为教育用户进行方案构建提供最鲜活的资讯。  相似文献   

19.
建设重点及进展 2006年底,云南财经大学在基础网络建设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开始着手考虑建设数字化校园,主要原因有二:(1)学校决策层认识到中国的教育信息化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的重点开始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应用系统的建设上来。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是教育信息化的保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城乡教育的一体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是实现教育公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从2005年底开始,浙江省嘉兴市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实施高中学科基地建设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