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贵州茂兰保护区内董亥水族村建筑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保护区内传统干栏式建筑变迁的原因、干栏式建筑变迁的影响,并对干栏式建筑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干栏建筑是一种人类古老的居住形式 ,干栏建筑在我国范围内的存在的历史及在我国范围内不同的地理分布情况被广泛的探讨 ,展示了干栏建筑这种传统建筑形式的演化状况 ,为干栏建筑研究提供了一种基础的事实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民居建筑属于典型的中国南方干栏式木构架建筑,明显地保留了原始人 “巢居”的遗风。它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外来文化、本土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了如今土垒式、吊脚干栏式、挑廊干栏式、坐虎木楞式、汉四合院式等多种建筑形式并存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住宅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表现之一,它是人类社会进化过程的一种标志。从穴居野处到高楼大厦的人类建筑史上,存在着一种原始的住宅建筑形式—“干栏”式建筑。这种“干栏”式建筑及其相关的“干栏文化”在我省的情况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想就此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文化与吊脚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土家族文化历史悠久 ,其主源廪君种巴人对中原文化影响深重 ,中华民族历史的第一笔 ,完全可能是由他们开始的。从建筑学的角度看中华建筑的干栏、窑洞和帐幕 ,对应于巢居、穴居和广卢居三大类 ,而源自中国西南部的干栏 ,及相配套的席居曾流行于全国 ,直到隋唐以后 ,才退回到西南。土家吊脚楼处于干栏建筑发展之顶端 ,也是与窑洞四合院建筑的交汇点。土家族文化 ,是西南与中原文化交流的枢纽 ,也是封存大量历史信息的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6.
水族干栏式民居,是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之一。随着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使砖木和砖混结构建筑对传统的木结构民居建筑造成很大冲击,水族传统干栏式民居正处于濒危之际,对其抢救保护、开发利用与研究紧迫而必要。通过长期实地考察,对三都县水族村寨环境作分析,从结构、平面、造型及建筑文化去解读水族干栏式民居,并对水族民居现状及其引发的问题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7.
干栏——平摆着的中国建筑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干栏是一种历史文化意韵极为浓厚的建筑样式 ,本文讨论了最为有代表性的傣、爱尼、侗、壮 (瑶 )、土家族的干栏建筑 ,为中国建筑史拉出了一条独特线索  相似文献   

8.
隋唐时期台湾科技有了一定的发展:农业方面,掌握了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和酿酒技术;纺织方面,掌握了贝衣和罗纹白布的纺织技巧;建筑方面,已制造干栏式建筑.但与祖国大陆相比,此时台湾的科学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隋唐时期台湾科技的发展深受祖国大陆的影响,织贝、腰机纺织、铁器、干栏式建筑等无不深刻地打着大陆古越人的烙印.  相似文献   

9.
吊脚楼是鄂、湘、川、黔毗邻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形式,就其结构而言,各地区的吊脚楼大同小异。它们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既吊脚部分)的上部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总的看来,吊脚楼还是应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是全部悬空的,所以有人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相似文献   

10.
每一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干栏建筑是黑衣壮人适应环境的产物,深受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云南竹建筑符号最典型的是竹干栏式建筑形态,它主要包括傣族竹楼、景颇族竹楼、德昂族干栏竹楼、傈僳族竹楼等。云南竹建筑文化符号圈中符号运动有"中心葑边缘"、"穿越边界"两种方式和串联运动、反馈运动、迭加运动、并联运动四种运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彭家寨是“华夏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完美结合”,是井院与干栏相结合的南北建筑形式的交汇。  相似文献   

13.
干栏房是壮族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房屋;龙山是壮族供奉神灵的神圣之地.在云南省马关县,干栏房和龙山皆因壮族历史人物侬智高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其中,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圈畜”的居住形式被当地人解释为纪念侬智高上吊去世时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形象;当地壮族侬人每年六月前往龙山祭祀侬智高,六月节因之成为当地最重要的节日.分别作为居住空间和祭祀空间的干栏房与龙山,是当地壮族对侬智高事件集体记忆的载体,更是人们对侬智高的一种纪念实践.马关县壮族通过干栏房和龙山两种壮族文化要素来传承人们对侬智高的历史记忆,从而加强了壮族的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14.
三峡乡土建筑——土家吊脚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峡地区土家族吊脚楼,是三峡及周边地区土家族人们世代居住的一种独有的建筑形式,它延续了几千年前南方先民开创的干栏式建筑特点,同时又融合了三峡地区山区地理特征,在大江、溪沟边用干栏式支撑起吊;山中坪坝用石块、土垒筑起吊;山麓边依山就势斜撑起吊。充分展现出土家族先民的聪明才智,其优秀的建筑表现手法和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来达到天地人社会和谐的建筑理念,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优秀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壮侗语"黏附成分+名词"名词结构特征及现代壮语方言语料,对史籍中"干栏"一词的语源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干栏"一词是一个合成词,源于壮语kja:n1(v)a:n2"房子",即"kja:n1"是表(v)a:n2"房子"的类别成分-建筑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傣族的三个社会分期切入 ,对滇国和滇越的内在联系再进行了深入探讨 ,指出滇即越人早期对“干栏”的称谓 ;滇国 ,即居干栏的越人之国 ;滇人 ,即以干栏为祠的越人  相似文献   

17.
金平傣族、瑶族的民居建筑范冕云南省金平苗、瑶、傣族自治县,是祖国西南边防的重要屏障,属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瑶族多居半山,以耕作水田为主;傣族居住于河坝、河谷地带,以种植双季稻为主。本人对励拉乡普洱上寨傣族“干栏式”建筑和八一寨瑶族汉式民居建筑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论楚建筑的源与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吊脚楼(干栏)的分布和起源 唐元稹诗:“平地才应一顷余,阁栏头大似巢居。”自注:巴人多在山坡架木为居,自号“阁栏头”也。巴人是今鄂西土家族的祖先,“阁栏头”就是吊脚楼,通称干栏。元稹诗记述鄂西土家族人有住吊脚楼的传统,说明原因是山多平地少,而且使他联想到巢居,大致猜到了吊脚楼的起源。 干栏居住方式是一个世界现象。人类古文明所及之区几乎都有干栏踪迹,遗留至今者大致以热带较为密集。中国干栏分布状况以云、贵、桂三省为中心,川南、鄂西、湘西、粤西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建筑空间的特性,空间并非客观实体,其观念来自于知觉体验.现代建筑活动对几何空间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空间也越来越依赖几何学.分析了空间存在的虚实两面性以及物质与精神两重性,从建筑空间的物质属性和空间的时间性论述了时间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摘要]壮族地理处于一个视野宏阔的区位优势中,汉文化、现代文化和壮族周边多样化文化生态与壮族地域特色文化相互交织;壮族自然资源富饶、生态环境优越;壮族先民们的首创精神涵化在稻作文明、石铲生产性文化以及干栏建筑等壮族特色文化中。根据壮族天人互动互适文化模式,找准壮族文化发展方位,有针对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众认同,对于调适壮族文化,引领壮族文化良性转型和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