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体质不好,伏天胃口差,一个夏天过完,我体重会减轻不少。立秋后母亲就忙着帮我贴秋膘。贴秋膘简单地说就是在立秋后多吃些味厚脂肪多的食物以增强体质为过冬做准备。贴秋膘首选吃肉,母亲说“以肉贴膘”最有效。  相似文献   

2.
肖迪 《老年世界》2009,(20):43-43
都说立秋的时候“贴秋膘”,那秋日里要不要多吃肉呢?其实,“贴秋膘”也要讲科学,多吃一些在夏季容易被忽视的食物,补足人们在夏日里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会比吃肉更有益。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三种立秋之后餐桌的最佳食物。  相似文献   

3.
正入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贴秋膘"又开始在很多地方流行起来。秋后的确该适当进补,但贴膘并非明智选择。"贴秋膘"不等于秋补古时人们在经历过高温湿热、食欲不振的"苦夏"之后,多在立秋之时"以肉贴膘",为秋收农忙打下身体基础。  相似文献   

4.
苏茯薏 《老年世界》2014,(15):42-42
北方地区一向有立秋之后吃肉“贴秋膘”的传统。其实,长期“以肉贴膘”的做法并不可取,只有选对食物进补,才能使营养达到最佳。正确的做法是,在“贴秋膘”的时候,搭配一些蔬菜,如百合、豆芽、菠菜、胡萝卜、芹菜、小白菜、莴笋等。秋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较低,人体汗液蒸发快,容易出现口舌生疮、鼻腔和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罗大木 《女性天地》2012,(10):12-13
欣赏过了中秋的圆月,天气也将渐渐凉爽和舒适起来。过了立秋,民间有"贴秋膘"的说法:夏季缺觉、出汗、食欲不振,身体会消瘦,体质下降。因此立秋后要把身体亏欠的通过食疗补起来,更好地度过严冬。不过新世纪的年轻人却不这么看,他们对"膘"有自己的想法,恨不得除之而后快。那些夏天整日蛰伏在空调房里的人,一见天气舒适了,一时兴起就狂跑、狂打篮球、或狂骑单车想要快速燃脂,其实这样反而会损害健康。  相似文献   

6.
经过苦夏的煎熬。人体内的营养大量流失,秋天自然应该补一补。所以许多地区留传着“贴秋膘”的传统。中医认为.秋天可以吃一些寒温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品。过于食肉反而会加重肠胃负担。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7.
民间有一句俗语叫“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不宜继续生吃大量的瓜果,否则容易引发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8.
《老人天地》2010,(10):54-54
对衣食无忧的现代人来说,秋天进补是件乐事。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好口福也会带来问题。入秋后到医院就诊的脂肪肝患者往往会有所增加。北京佑安医院著名肝病专家孟庆华教授提醒:过度贴秋膘容易造成脂肪堆积,严重的会患上脂肪肝。  相似文献   

9.
霍寿喜 《老年人》2003,(10):52-52
立秋那天,科普爱好者小马专程前往气象局,就秋季保健与气象的关系问题,请教气象高级工程师老何。小马先是询问“立秋”的具体含义。何高工引用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几句古文:“立,建始也;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他解释说:“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过去,凉爽的季节来临。尽管24节气中的‘立秋’要超前于气候意义上的‘秋季始日’,但作为夏秋之交标志性的节气,立秋无论对农业生产还是对人体健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小马当然要问什么是气候意义上的“秋季始日”。何高工笑了笑说:“气候学规定,以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C…  相似文献   

10.
正老公的育儿方式虽然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这也许就是男人之间的沟通方式。该吃的苦头得吃儿子诺诺三四岁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家里的电插座、沙发的缝隙,就连饮水机的热水键都要研究一番。我为此吓得心惊肉跳,在家里不安全的地方,全贴上红色显眼的纸条。我盯着他的眼睛,严肃地说:"诺诺,贴红纸条的地方你得离远点儿,听见没有?"诺诺口口声  相似文献   

11.
从小暑再到立秋、处暑,这一时段我们称为长夏。长夏五行属土,与脾相应。脾有一个特点,就是喜燥恶湿。长夏阴雨连绵。湿邪严重,极易伤脾。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吃些黄色食物,再加上穴位按摩,便可保你健康无忧。  相似文献   

12.
一立秋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初夏那天的样子,她穿着有点短的白裙子站在合欢树下,立秋觉得自己的心一下就怦怦乱跳了。山区闭塞,加上立秋性格内向,所以,在上大学之前,他没有和女生打过交道。初夏在他骑车过去后叫了他一声,嗨,那个同学,你的裤子坏了。他下车,这才发现裤子后面开了口。立秋家境不好,一条裤子要穿上  相似文献   

13.
秋去冬来,又到了萝卜集中上市的季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自古以来,中医和民间就有“萝卜治百病”之说,萝卜可以称得上是冬季养生的首选食材。过去在我们老家,萝卜不仅是过冬的当家菜之一,更被人们看成守护身体健康的“平安菜”。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不小心就上火了该怎么办?不少朋友认为清火要多吃苦味的药或者食物,但体寒、脾胃虚弱的人并不适合吃"苦"。其实,除了吃"苦",清火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推荐几种适用于各类体质的方法。刮痧:在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循行部位,或者在上火的局部以及该部位对应的经络处,或者大椎穴、曲池穴处刮痧,都可以起到清热去火的作用。揉耳轮:把手掌搓热后,贴在双耳上,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双手画圈搓揉,以耳轮部发红发热为度,同样可以  相似文献   

15.
暗恋桃花源     
柚子最近睡眠严重不足,我跟她一样。于是我们想,是不是房子的哪儿中"邪"了?我开始寻找在窗檐贴某某"符"的方法,比如"还我青州木瓜钱",比如"我要吃个梦","快拿兽角小刀来,快拿玻璃叉子来,吃噩梦吧,但是美梦请留下!……"要说这吃梦的传说,其实源自德国人恩德,但柚子以前有个漂亮的朋友告诉过她,柚子再告诉我的。她的漂亮朋友刚从一个北方城市回  相似文献   

16.
正古人说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仅仅是指日月更替、岁月进化,也包括对"吃"的理解——春天吃生,夏天吃长,秋天吃收,冬天吃藏。春天吃生,就是吃生发,就是吃芽和苗,譬如春笋、香椿、苜蓿。春笋用不着说了,名气太大了。朋友圈,有北京的郎官专门为了吃腌笃鲜(江南特色菜肴,春笋和鲜、咸五花肉片一起煮的汤。"腌"指腌制过的咸肉;"鲜"是新鲜的肉类,如鸡、蹄髈、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有一部爆火的电视剧《庆余年》。剧中的林婉儿天生患有"肺痨",御医叮嘱要远离荤食。但从现代穿越过去的范闲却又出主意说,多吃鸡腿可以治疗"肺痨"。很多人都在问:肺痨到底是个什么病?肺痨能不能吃鸡腿?肺痨到底是什么病?肺痨就是现在说的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到肺部引起的。在古代,"肺痨"是人们谈之色变的"杀手"。肺痨既然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那么这种细菌是否可以传染呢?  相似文献   

18.
罗学宏 《老年人》2014,(8):56-56
正大多数人都有过腹痛的经历,但都不以为意。"不就是个肚子痛吗,吃不洁的东西了,凉着肚子了,没啥大惊小怪的,忍一忍,揉一揉,上个热敷不就过去了吗"。殊不知,腹痛是急诊科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也是最复杂的一项临床症状。老年人腹痛  相似文献   

19.
在某些乡下地方,新春家庭装饰过程很是热闹.小孩跟着大人,拿着大大小小的红纸或利是贴到处张贴.对联、门神当然不可缺少,窗户也贴上,连米桶、牛等实物都要打上新春标志.米桶的利是贴是"五谷丰登",牛当然就是"六蓄兴旺"了.装饰完毕,屋里屋外满目皆红,春节的喜庆就这样伴着传统的乡村音乐走进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20.
最近,湖南祁东县县委书记在办公室吃盒饭的照片在网上传得很"火",引起公众热议。放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饿了吃个盒饭实在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它绝对成不了新闻。然而现在时代不同了,一些看来很正常的事情,被舆论一炒作就有点非同寻常了。现在别说县委书记,就是乡镇的书记、镇长,甚至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老百姓也很难见到他们吃盒饭了,饿了,就到酒店去"撮"一顿,还要喝杯酒,以解"烦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