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借助COCA语料库,通过对中文口语中“小”对应英译的若干可能方案的搭配词频和语域的分析,推论流行词“小XX”的最佳翻译.分析中通过引入语义韵概念,以流行词等的翻译过程为媒介,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高效化、亲切化,创新词汇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发现,有效利用语义韵探析近义词,有利于近义词系列概念整合化、系统化、生动化,从而为近义词习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语国家语料库(BNC)的部分语料为基础,使用AntConc软件检索形容词handsome的索引行,并分析搭配及其语义韵倾向.指出了CLEC语料库中handsome一词只用来修饰男性,而在BNC语料库中,该词可以用来修饰女性.总体而言,handsome一词有较为积极语义韵.  相似文献   

3.
作为科技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承接内容,次技术词具有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上的特殊性.科技英语中次技术词词义特征的形成实质上就是由其在通用英语中的语义框架向科技英语中的语义框架迁移的结果.由于两者的语义框架既具有相似点又存在着不同之处,因此在科技英语次技术词的教学中既需要归纳词义的共性特征,又需要区分词义的异性特点.作者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应用东华大学科技英语语料库(DHEST)及语料库软件Word-Smith 4.0与统计软件SPSS 14.0进行研究,提取出典型次技术词model与reaction,由此探索语义框架的迁移对科技英语次技术词词义所产生的影响.在科技英语的语体环境中,梳理和搭建准确、恰当而全面的语义框架是利用框架语义学学习科技英语次技术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今文《尚书》作为文献语言的源头语言材料,语料价值无可替代。形容词在汉语实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容词的词义发展和通假可以引起词的虚化,探讨今文《尚书》形容词虚化的原因和原则,对上古汉语虚化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语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语义韵研究:对象、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语义韵是当代语料库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指的是单词或词组的“超越词界的联想色彩”。要确认语义韵必须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使用定位检索软件找出其搭配伙伴,对其“表达联想意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得出语义韵轮廓。当代英美词典编纂正越来越多地吸收和运用语义韵研究的成果,这对我国英汉和汉英词典编纂者解决此类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BNC语料库,从词频、搭配、类联接、语义韵切入,辨析近义副词absolutely、completely、utterly。研究发现,在BNC语料库中,completely的词频最高;absolutely次之;utterly最低。与absolutely搭配的显著形容词主要为褒义词,而与completely和utterly搭配的显著形容词均为贬义词;与absolutely和utterly搭配的显著动词均为贬义词,而与completely搭配的显著动词既有中性词,又有贬义词。在类联接(a)中,absolutely具有极强的搭配能力,而completely和utterly的搭配能力均极其一般;而在类联接(b)中,absolutely和completely具有极强的搭配能力,而utterly的搭配能力极其一般;近义副词absolutely、completely、utterly的语义韵因其显著搭配词的词性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Brown Corpus,以"engage"一词为例,对其类联接和语义韵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和归纳,进而发现在英语本族语者的实际使用中,词语的类联接和语义韵使用特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情况下,使用在相同类联接框架下的词语体现出相同的语义韵特征,而同样的词在不同的类联接框架下所体现出的语义韵特征也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多数未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故往往难以掌握英语词语确切的、深层的含义,从而无法学习和使用到真实、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8.
语料库驱动的半词搭配与语义韵研究:以半词oh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驱动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对口语语料库中半词oh的搭配行为及语义韵的实例研究,把半词oh在N+1位置右搭配词的语义范畴分为诅咒语,判断词和称呼三类,并对半词oh的语义韵进行描述。对英语半词的搭配行为及语义韵研究,使人们重视半词的行为模式,同时有助于加深非本族语的学习者对词语内涵意义的准确把握并最终促使语言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语义韵一直是语料库语言学及话语分析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国内外的语义韵研究一般集中于实词的研究,对于虚词尤其是话语间连接词的使用研究甚少。文章基于COCA中的口语语料库,对口语语域中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义韵进行考察,旨在发现其使用环境及语义趋向,同时证明话语标记语也具有某种语义氛围。研究发现,WELL的语义韵分析尤为依赖共现语境,具有积极、中性和消极的语义韵,但在各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相似文献   

10.
回顾语义韵与语料库证据及直觉的关系,从语义韵的隐蔽性、语义韵研究视角的混淆性、语义集合划分的主观性入手,认为语义韵的发掘是否依赖语料库证据取决于被考察词项的语义韵透明度,要克服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必须运用历时语料库展开对语义韵的历时研究。另外,应正视直觉在语义韵研究中的积极作用。未来语义韵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从描述性转向解释性,从共时性转向历时性,从单模态转向多模态。  相似文献   

11.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当代期刊编辑理论研究,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期刊本身的功能、基本属性,办刊特色等的讨论,因为编辑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现在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与全球化背境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联性;当代学术批评与编辑的选择性思维方式;当代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当代网络化条件下的学术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联研究等与文科期刊相关的更为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3.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6.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9.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成都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引,着力打造校园文化标识,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注重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和文化建设机制,动员全体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建设,校园文化的软硬件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师生同台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学校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