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情境分析:经济学假说检验的可能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布劳格的<经济学方法论>一书所引发的关于证伪主义方法论论争大致可以分为赞成派和反对派.捍卫波普尔证伪主义方法论的一方即"不悔悟的证伪主义者",代表人物有布劳格、哈奇森等;反对方主要以考德威尔、汉兹、博兰等为代表.本文针对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展开分析,对经济学方法论证伪主义争论图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批判性研究的基础上,论证得出情境分析可以作为经济学假说检验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
实验方法:经济学情境分析的现实展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学方法论旷日持久的争论在经济学假说困境和实践呼声的双重压力下,走向了情境分析,争论的各方从理论上探讨了经济学假说的可能路径,与此同时,实验方法在经济学假说理论检验的有益尝试,也为情境分析提供了现实的诠释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纷争源远流长,而美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S.艾克纳的《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一文则把经济学是否是科学的争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关于经济学是否是科学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经济学方法论关于经济学科学性的论争中,争论双方关于证伪主义可否适用于经济学检验的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却一致地趋向于情境分析的研究路径,标识了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文化转向;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实验经济学的关注则进一步印证了经济文化研究的存在依据,情境语义学的探讨更给经济学这一文化转向提供了借鉴的方法,从而使经济学方法论的文化研究经历了从可能到可行,进而步入到可操作的探讨阶段。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学方法论研究历程中经济学一直在试图接近"硬科学",所谓的"硬科学"主要是指近代以来运用数学和实验方法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经济学一直努力在用这样的"硬科学"指标来要求和评估自己。波普尔情境分析的合理性不属于心理学范畴,社会因素对人决策的影响并非完全是人的心理所导致的,社会环境的规约作用是必须考虑的要素,社会情境并非人为设定,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路径依赖。波普尔对于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是持肯定态度的,至少在核心内容上是不反对,甚至是赞同的,认为情境包含着规范,或者是社会规则的潜意识。无论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都是人类文明的智慧成果,理应属于科学的范畴,可以看作是一个科学连续体,并分别位于科学连续体上的不同方位。  相似文献   

5.
新制度经济学以“交易费用”为其理论分析的切入点,其制度分析围绕“交易费用”这一核心概念而展开,并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批判地继承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现实的制度分析入手,直面现实的实证研究使得人们的视野转向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科学。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自亚当·斯密正式提出以来,分别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个领域发展演进.这是两条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进路,一条是资本的逻辑,另一条是劳动的逻辑.不同方法论进路下共同富裕思想具有不同的实践结果,有着不同的理论结局.经济学具有一定程度的实验科学的性质,这不仅体现在从经验或实验材料中进行科学归纳以寻求因果关系的基本理路上,还体现在运用经验科学方法展开研究和进行检验上.实践检验证明,按照资本逻辑演进的共同富裕经历了一个从思想到空想再到消弭的过程,其结果印证了马克思的一个著名论断,即资本主义积累财富的同时也是贫穷的积累.相比之下,按照劳动逻辑演进的共同富裕经历了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科学变为现实的过程,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卓云 《学术研究》2006,1(5):12-17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经济学体系。本文就两门学科在研究视角和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等方面作了简明概括的比较,论证了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性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缺陷,提出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扩展和细化马克思经济学宏观分析框架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9.
“经济人假说”:争论与超越——兼论中国经济学的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人假说”是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最核心的理论基础。然而 ,这一假说并不是一成不变和为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能接受的。一方面 ,这一假说在逻辑上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的 ,这形成了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演化 ;另一方面 ,对这一假说的背离 ,又形成了各种非主流经济学流派。不可否认 ,“经济人假说”本身是有缺陷的 ,正视这种缺陷并努力把经济学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 ,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现实途径。在创建中国经济学的过程中 ,需要对“经济人假说”作出选择 ,从理论建设的角度看 ,当前尚不具备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条件 ,最要紧的还是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准备工作 ,以期为中国经济学塑造出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学的演进过程中,对科学性的重视使得经济研究强调以市场有效性为中心的先验假设,重视量化实证分析,忽视了研究对象的主体性和异质性特征。为了弥补上述缺陷,应重新审视经济学研究对象,解构原有研究模式,将历史因素纳入经济分析过程,以强化对研究对象存在性和自身特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假说所经历的三次抽象或三个发展阶段,指出经济人范式是经济学家处理问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方法、原理和逻辑。本文还给出了经济人范式的定义,论证了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对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经济人假设在经济研究中的合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人假设虽然受到许多批评,但却是经济研究应该坚持的正确方法。经济人假设的自利行为与大量事实基本相苻,同时也是完全正当的。针对经济人假设的形式化表达,西蒙的意见与其说是批评,还不如说是补充;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批评本身包含很大的问题。经济人假设的基本思路是降低对人的行为的要求,而提高对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钟祥财 《社会科学》2013,(9):126-137
在各种经济学方法论中,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方法论具有基础性意义。基于这种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可以发现经济思想史上各种观点的内在联系和根本规定,进而勾勒出经济思想史的谱系。这一谱系预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当下任务和未来难题:如何在常态的条件下,实现由整体主义方法论的思想惯性向个人主义方法论的转型;如何在遇到巨大的不确定风险,需要采取集体行动的时候,启动由个人主义方法论向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应用,并防止这种应用形成一种后续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假设与制度认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赵昆 《齐鲁学刊》2007,(5):122-125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最基本假定,"经济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主体,但它必须受制于制度的约束。制度是规则的集合,是一系列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组成的规则网络。但一种制度框架只有经过制度认同,经过所有公民价值批判后,才能为人们所认肯和接受,公民才会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个社会才会有基本公正的秩序。  相似文献   

15.
经济人假设的理论挑战及其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人假设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但是经济人假设的个体主义方法论招致了有限理性决策论、经济博弈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挑战。从重视个体间相互作用的方法论角度出发,超越经济人假设的可行途径是分析个体间相互作用的形成条件、运作条件、调控条件及演进趋势,由此实现经济研究由简单性到复杂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自从亚当·斯密以来,"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在很长时间里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经典假设之一.而新制度经济学在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的同时对这种假设做了批判与重新界定,使经济理论对人的研究更接近于现实的人,同时也对制度如何更好地安排从而更符合理性人的要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纵观关于收入不平等长期演化趋势的研究,无论在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存在着分歧,尤其随着近年来数据可获得性的提高,以及更新颖的计量方法的使用,许多案例和经验研究发现收入不平等的长期演化趋势远比库兹涅茨倒"U"假说所描述的情形更为复杂,甚至出现某种周期性变化特征.而对最近这些经验研究结果,相关理论研究文献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本文通过构建数理经济学模型的方式,尝试从理论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对我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而传统犯罪预防体制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职务犯罪的预防显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故将情景预防机制引入到职务犯罪预防之中,对职务犯罪预防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与稀缺性假设一起,构成经济学,主要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最重要的两块基石。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莫基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表露出“经济人”的含义,但自从经济人假设提出后它便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人们不断对其进行批判和修正。虽然各派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的观点都试图对经济人假设进行完善,使其更具合理性。我们试图从制度约束的角度对经济人假设进行初步的修正,并论证了一个建立在制度框架下的,具有适应性理性的经济人假设所具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