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人。官历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为明代重要哲学家。湛若水著述颇丰,主要有《春秋正传》、《格物通》,《文集》,后人总辑为《甘泉全集》。 湛若水哲学受其师陈献章心学的影响,又接受了张载的“气”论,表现为二元论的世界观。湛若水哲学的二元论倾向与同时代的心学大师王守仁的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一方面,由于湛若水哲学中的心学思想与王守仁相同,因此湛、王二-人“意之所在,不言而会,论之所及,不约而同”(《别湛甘泉序》,《王文成公全书》卷七),  相似文献   

2.
作为"程朱阙里"的徽州籍学者对朱熹理学信之弥笃,传承其衣钵者代代相承,并形成了"新安理学"的地域学术流派。但自明代中叶以降,随着徽商的经营成功,程朱理学对徽州社会的影响渐趋衰落,王阳明和湛若水心学则异军突起,阳明弟子和甘泉学派之创始人湛若水纷纷来到徽州讲学,一批徽州本地学者开始抛弃程朱理学,转而追随王阳明或其弟子以及湛若水等,致力于心学的习学与传播,祁门王源和谢村谢氏家族即是其中之佼佼者。考察新发现的祁门谢氏家族与湛若水交往的文书,可以发现:在徽州官府极力维护程朱理学思想的同时,王、湛心学却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并日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道家美学思想研究一直是中国美学思想史的热门而艰深的课题。作为既通晓西方美学思想 ,又透识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大家 ,王向峰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美学思想研究。新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的《老庄美学新论》一书为他所主撰和主编。作者以广博深厚的知识为底蕴 ,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 ,全面系统地论析了自己对老庄美学思想的洞见 ,独具只眼地阐释了对老庄美学思想的见解 ,它必将为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园地增添新的亮点 ,给当下沉溺于外物追求的人们吹来阵阵警醒的、润泽心灵的清风。  《老庄美学新论》体现了作者关于老庄美学的理论建构之新。…  相似文献   

4.
湛若水,字元明,初名露,后改名雨,字民泽,广东增城县甘泉都人,学者称为甘泉先生。生于明宪宗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卒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享年95岁。湛若水是广东著名学者江门学派创始人陈献章(即陈白沙)的门弟子。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才从学于江门,却为白沙所赏识,白沙晚年声称将钓台衣钵付与若水。若水在白沙身后,于弘治十八年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任编修。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在京师初识王守仁。正德七年(公元1512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周恩来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概括为十个方面:(一)思想改造论;(二)民主作风论;(三)实事求是论;(四)群众观点论;(五)自我批评论;(六)谦虚谨慎论;(七)勤政廉政论;(八)反对官僚论;(九)监督制约论;(十)以身作则论。这十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周恩来同志关于党风建设的基本思路,构成了周恩来党风建设理论的基本框架。认真学习周恩来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和观点,对于进一步搞好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桓谭的《新论》论述了养生与写作的关系,提出不可以因写作而伤害生命的理论观点,此为汉代神仙养生思想之折射。《新论》指出,琴的制作体现了象天法地的器物制作思想,琴又是伦理道德观念的载体,体现了宇宙观与伦理观念结合的美学精神;桓谭分析了五声、五色与五行的关系,提出主色调与其他色调搭配的美学原则,体现了汉代以阴阳五行模式观照世界、解释世界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任俊华 《船山学刊》2000,(4):94-100
熊十力创立了自己的新儒家思想体系——新易学,成为现代新儒学大师。一、“归本《大易》”的现代新儒学大师熊十力对中国传统的儒、道、释三大家思想作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归本《大易》”,完成了他独特的哲学本体论建构。他的哲学本体论建构,学术界一般认为1932年其《新唯识论》文言文本(原名《境论》)正式出版就已宣告完成,这是不妥的。他自己在1952年删定的《新唯识论》(壬辰删定本)的《删定记》中就明确指出:“《新论》文言本,犹融《易》以入佛。至语体本,则宗主在《易》。”即使1944年出版《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其哲学本体论建…  相似文献   

8.
《庄子》养生思想是其整个哲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庄子》的哲学世界观、人生价值观、人体生命观及健康观决定了其养生思想的基本风貌。《庄子》的养生思想体现在万物生于阴阳的世界观、"精神生于道"的生命观与"形本生于精"的身体观、"因自然而不益生"的养生原则、"缘督以为经"的中和养生方法论、"心斋"、"坐忘"的养气论、"形全精复"的养神论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刘立东 《东南学术》2013,(3):124-130
本文试图结合海德格尔后期著作《哲学献文》与黑格尔《精神哲学》论述"有与无"在形而上学上的地位和思考进路,并由此领会"哲学"研究中的肯定和否定、形式和内容、必然和自由间的思辨关系。这种关系立足于对人学和神学、现实和理想的固有关联,并由此体现出哲学的语言变换和思路跃迁。本文从《哲学献文》中的"本有"(Ereignis)和《精神哲学》中的"精神"(Geist)所共有的自在自为这一不断回复自身的特征入手,以便论说"有"与"无"在哲学纯思之初及其之末所达到的思想自由之路。并指出前者偏重以"无"去论"有无"而后者是偏重以"有"去论"有无",并由此揭示出近现代哲学对形而上学根本困惑的思路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正>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李国钧撰写的《王船山教育思想初探》,(以下简称《初探》),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近年来,研究王船山教育思想的论文,已发表了一些,而全面地系统地进行研究的专著,《初探》则为第一本。《初探》共分六部分:(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三)培育理想人格的“成性”说:(四)教学思想;(五)论“浆童”教育;(六)王船山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作者认为,王船山在后半生近四十年屏  相似文献   

11.
张载哲学的工夫论具有多种形态,学术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出自《正蒙》与《经学理窟》的"知礼成性""变化气质""大心""诚明"等形态,而对《横渠易说》中的工夫形态则鲜有论究。《横渠易说》的工夫论思想十分丰富,其中蒙、颐二卦所体现的养正工夫论独具特色。这一工夫论,合蒙养与颐养两种养正之功,始于养心而成于正性。其具体展开则涵盖并关联了张载工夫论的诸多形态,并具有疏通不同关窍的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养正工夫,有助于最终实现发蒙跻圣、复归天地之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撇开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内容,过份强调政治内容的重要性,缺乏对它们的综合考察,以至于全面否定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认定它只有反动的一面,毫无进步可言。徐泰来同志著《洋务运动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新论》)从经济问题考察入手,依据事实对此问题进行了新的开拓。《新论》认为,洋务运动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多种历史进步作  相似文献   

13.
运用Cite SpaceⅢ软件,绘制《江苏高教》(2003-2012年)的研究热点及其知识基础图谱,结果显示:该期刊以"高校"、"高等教育"、"大学生"为核心研究热点;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等国外经典名著与潘懋元教授、薛天祥教授等的学术论著共同构成上述热点的知识基础,体现了《江苏高教》的深厚学术底蕴。  相似文献   

14.
在讨论严复思想的诸多专著论文中,严复《原强》提出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思想(姑谓之"三民"思想)往往被忽视,或被贬之为"西学救国论"、"教育救国论"(王栻:《严复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09页),思想"落后于"康梁(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2页),"温和的改良主义"(张岂之、杨超:《论严复》,见  相似文献   

15.
蒋孔阳是20世纪五十年代末美学大讨论中初露头角,八九十年代发生重大影响的美学家。他的实践美学思想有一个形成、演变、定型的历程。形成阶段以1957年出版的《文学的基本知识》专著、发表的《简论美》论文为代表,核心观点为“美是一种由劳动实践创造的社会现象”;八十年代初出版的《论美和美的创造》论集是其美学思想承前启后的转换、过渡阶段;定型阶段以1993年出版的《美学新论》为标志,核心观点即“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二者之间既有差别,又有一以贯之的联系。在新时期的实践美学论著中,蒋孔阳的《美学新论》内容更为丰富、结构更为系统、理论价值更高。它为传统的实践美学向现代的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新变提供了思想依据。  相似文献   

16.
齐丹丹 《兰州学刊》2012,(10):214-216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中的《民之父母》篇记录了孔子对于"何如而成为民之父母"这一问题的阐释,全篇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文章以"必达于礼乐之源"为逻辑起点,试论述《民之父母》所体现的"仁者爱人"、"先富后教"、"为政以德"等思想,并认为为政者注重内心德性修养、修身正己是成为"民之父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部解《老》著作,《文子》的援"气"入"道",对《老子》道论的完善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文子》一书体现出来的思想糅合趋势,推进了战国秦汉之际思想的整合过程;《文子》对"人"的关注与思考,则充分体现了中国思想史理性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自从宁可同志发表《论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一文,对林甘泉同志的《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一文提出了不同意见以后,史学界就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的内容、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关系等问題,展开了爭论。这場爭论所牵扯的实际是如何总结建国以来的史学研究经验问題,如何分析当前史学研究中的两种世界观和两条道路斗爭的问題。为了首先划清爭论中不同意见的是非界限,理解这場爭论的分歧实质,  相似文献   

19.
周山著的《易经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后简称《新论》),是探索《易经》逻辑思想的一部新作。 近年,中国逻辑史界曾经讨论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源头在哪里?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逻辑导源于邓析、老子、孔子和墨子的逻辑思想;另一种  相似文献   

20.
朱熹的《论语集注》从义理上分析了孔子的为学思想,突出了孔子的"为己之学",并表现出其为学的切己性和实践性特征。本文基于朱熹对《论语》从性论和工夫论的解释,分为学源起及依据、为学特征及要求和为学境界三部分论证孔子的为学思想,体现了其为学思想中的主体性意识,以及其"下学而上达"的夙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