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人,33%在一年之内有过一次或多次跌跤史,因跌倒损伤而造成的死亡事件占老年人死因的第八位,而每年因跌跤引起髋部骨折的人数则更多。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练习方法。1.下颏内收尽量站直,下颏内收,颈与脊柱成一直线,下颏与后颈部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放松,呼吸,重复10次。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老年人的意外死亡中有75%与跌跤有关。在1000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可有5人因跌跤股骨颈骨折,而这个数字在85岁以上的女  相似文献   

3.
《新天地》2016,(7):11-11
老人家装安全分为两部分,一是装饰材料的安全,一是家具的安全。比如铺装地板的时候,居室的地面应平整,不宜有高低变化,饰面材料应具有防滑的特性,切忌用光滑瓷砖,而且缝隙应平整。老人居室选择地毯较好,但局部铺设时要防止移动或卷边,以避免老年人跌跤。  相似文献   

4.
刘明生,某市离休干部,其妻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留二子一女,均在该市工作,并已成家另过。长子数年前因车祸身亡,其媳改嫁他人,遗一女刘艳由刘明生老人抚养。刘明生老人因年老体衰,一人难以承受家务及抚育孙女重担,5年前经人介绍与王兰芝结婚。王兰芝早年丧夫,仅有一女已成家。对于两位老人  相似文献   

5.
肖冬灵 《社区》2012,(13):22
我工作的上海市大场镇大华一村四居是个老小区,小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有1137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211人,90岁以上的老人有20人,并且有不少是长期卧病在床和行动不便的人员。有些老人的子女因各种原因长年累月都不上门关心照顾老人,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有困难,都是居委会帮助解决。我在日常接待走访过程中,遇到很  相似文献   

6.
盛芳 《社区》2014,(13):11-11
安徽省蚌埠市某社区有企业退休人员1500多人,从去年10月至今年5月,该社区先后有四位老人选择在郊外上吊或投河自杀。四位老人中,除一人因婆媳关系长期不和选择走这条不归路外,其余三人家庭都很和睦。这几位老人家庭都比较宽裕,无须为生计问题发愁,但是他们性格都比较内向,平时很少与人接触。  相似文献   

7.
《山西老年》2008,(12):63-63
编辑同志:我单位的一位老同志不久前去世,他育有一子一女。从遗物中发现,老人曾将10万元存款以儿子的名义存入银行,但存折和密码均自己掌握。因老人未立遗嘱,两个儿女因继承遗产问题发生争议。其女儿主张,这10万元存款应当作为遗产,由兄妹二人共同继承。其儿子则主张,老人将这笔钱以自己的名义存入银行,说明有意在去世后赠给自己,不应再作  相似文献   

8.
人至老时,病患缠身,最需要的是医生的救治与家人的关爱。然而,有的老人在这个时候非但得不到温暖的关怀,反而被家人无情地抛弃。君不见,那些躺在医院病床上的老人,有的因久病不愈而等死,有的因拖欠医疗费用而停治,有的因子女扯皮而孤苦伶仃……他们在痛苦中遭受煎熬,成了这个世上"多余的人"。  相似文献   

9.
章洪 《山西老年》2014,(12):12-12
一老人因让座与一年轻人争论后,打了年轻人4记耳光,然后气倒在车内,急救人员赶到时,老人已没有了呼吸。发生在河南郑州919路公交车上的这一幕让人唏嘘。  相似文献   

10.
代县城关镇东北街81岁的老人王巧英,因儿子不尽赡养义务,生活无法料理,曾一度时期,在病魔缠身之时,几乎在饥寒交迫中丧生。然而,自从她踏进刘计斗所在的城关法律服务所的门槛之后,便摆脱了厄运,个人生活得到了妥善的安排。王巧英老人40多岁丧夫,一直一个人生活。远在包头的儿子什么也不管她,她只有自己照顾自己。近年来,因年老力衰,很多生活上的事情老人难以料理,日子过得异常艰难。特别是去年冬天,王巧英一直抱病在身,火炉没有安装,水也提不回家里,吃水全靠一些好心人偶尔给提上几桶。有时老人一天都喝不上一口水,整天蓬头垢面,凄凉地独自躺在冰冷的炕上。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家庭护理老人的人当中,有50%的人“虐待过需要护理的人”,有36%的人“曾对需要护理的人感到憎恨”,有46%的人“因家庭中的老人护理而感到疲劳”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陷入战后不曾有过的经济萧条当中。日本在想方设法恢复经济的同时,还在着手进行各项改革。日本社会保障结构即是“六大改革”之一。而社会保障结构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护理保险制度。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护理保险制度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呢?50年后每三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老人日本社会老龄化的速度是惊人的1970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  相似文献   

12.
刘瑛 《社区》2012,(19):22-22
我工作的上海市大场镇大华一村四居是个老小区,小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有1137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211人,90岁以上的老人有20人.并且有不少是长期卧病在床和行动不便的人员。有些老人的子女因各种原因长年累月都不上门关心照顾老人,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有困难,都是居委会帮助解决。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9,(18)
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中国人历来认为幸福的最高境界就是:父母双全,儿孙满堂。在中国的传统伦理文化中,老人向来是家庭中地位和威望最高的人,晚辈对长辈一定要尊重和顺从。如果对老人不敬  相似文献   

14.
老树 《老友》2014,(11):10-12
正2014年9月4日,武汉801路公交车上,一位坐在老年座上的年轻人因没让座,遭5名老人训斥,并发生肢体冲突,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热议。9月9日,郑州919路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因要求让座与一名小伙子发生争执,并打了小伙子4个耳光。小伙子下车后,老人倒地猝死……仅近1个月,全国媒体曝光的因公交  相似文献   

15.
林丽 《社区》2014,(30):28-29
北京延庆县儒林街道永安社区是延庆县的一个老旧小区,2000多人口中老人就有440多人,而且不少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老人们年老体弱,日常生活中存在不少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永安社区成立“姐妹志愿服务队”,积极推行“邻里互助”志愿服务行动,在老人困难时搭把手。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社区》2006,(11)
期待更多老人享受免费理发日前,北京市和平街樱花园社区的100余位老年人收到了一份礼物——一张专业发廊的免费理发卡。这些老年人每周二、四下午2时以前,只要持卡到小区内的美发中心,就可享受免费理发服务。理发对一般人而言,不过是平常的生活琐事;但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却并非轻轻松松就能解决的事。不少老人总觉得理发太贵,舍不得花那份钱。有的老人甚至一年才理一次发,平时就算儿女主动出钱为他们去理发,有的老人也因路途远或出行困难而放弃。那些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生活贫困的老人理发就更不要说了。因此,像樱花园社区的小区理发店…  相似文献   

17.
老人·家     
静一 《新天地》2017,(1):4-5
新年伊始,对天下所有的老人道一声:老人家,新年好! 老人家,老人家,老人即是家,家即是老人!老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看,即将来临的春运大潮,无不指向同一个方向:家——一个老人所在的地方! 老人是一个家的根本 一个人不论岁数大小、样貌美丑、距离远近、成就高低、身份尊卑、财富多寡……只要老人尚在,在老人眼里就永远都是孩子.一个人可能同时兼具老人和孩子的角色,既是儿孙们的老人,又是老人眼里的孩子.每个人都会由年轻人变成老人家,而老人家也无不打年轻时过来,所以,尊敬爱戴老人,即是尊重爱惜自己.  相似文献   

18.
实现年轻时没有时间和精力实现的梦想,是老人们的共同愿望。因地域文化和经济状况不同,各国老人的追求也有所不同。英国老人富有创新精神。他们除了参加志愿性慈善机构外,不少人退休后还开创新事业,如办咖啡馆、小饭店或是做企业顾问、开办咨询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留心处处皆商机",这话确实不假,在现实生活中,看望老人、探视患病住院的亲友是每个人都要碰到的事情。老年人大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饮食上多有忌讳。住院病人因病因、用药等因素,饮食上医生也多有要求,所以在探望老人和病人时,很多人都颇费心思,究竟买什么样的礼品去看望好呢?不少人都因为没这方面的经验,好心办坏事,因送了犯忌的礼品而尴尬。有位叫吕艳丽的女孩就是在遭遇这样的尴尬后,从中悟出了商机,别出心裁地开了一家"对症购物店",生意非常火爆。  相似文献   

20.
老人摔倒不要轻易移动 一名老人在家中摔倒,拨打120后,自觉没事去上厕所,没想到一蹲下来就因心肌梗死倒地,再也没醒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