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类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交往史。从历史交往这一哲学视角,审视阿拉伯帝国的历史,无疑会对阿拉伯帝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以及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亡,有一个全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90年代第一春,转首回顾80年代阿拉伯语言、文学和文化园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蓬勃向上,充满生气的景象。这10年,由于我国学者的辛勤耕耘,翻译的文学、历史作品琳琅满目,而且南北多种教科书正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阿拉伯非洲的历史交往源远流长,特别是与苏丹的联系,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而且从那时起双方之间的往来一直延续不断。本文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口传资料,着重考察了19世纪末苏丹商人穆罕默德·哈吉在广州首设商务办事处并开展苏(丹)中(国)贸易、加强双方社会联系的历史活动,揭示了苏中悠久关系史上鲜为人知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阿拉伯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本文将从阿拉伯语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阿拉伯语教学发展的历史,揭示中阿关系史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著名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在他的《历史绪论》中说:“阿拉伯人天性近于文化,能从所交往的民族吸取益处.”①中世纪阿拉伯翻译运动就是阿拉伯穆斯林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例证. 一、阿拉伯翻译运动的始起阿拉伯翻译运动始于倭马亚朝第六任哈里发时期(公元7世纪后半叶),到阿拔斯王朝中期(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达到顶峰. 阿拉伯翻译运动的鼻祖是哈立德·本·  相似文献   

6.
中阿文明交往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形成“官民并举”的一种基本交往态势,在各个历史阶段采取了不同方式,并呈现出不同交往内涵与特征;伊斯兰文明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1.“9·11”事件使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因受连坐而声名狼藉,伊斯兰文明面临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2.美国借“大中东民主改造”之名进行的文化改造,加重了伊斯兰世界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的程度,伊斯兰文明面临如何与怎样融入全球化的现实困境、3.目前发生的这场内生型的阿拉伯民主运动,实为阿拉伯民族从清真寺走向广场来集体表达民主诉求之举,凸显出伊斯兰文明主动融入全球化的自觉意识;为进一步推进中阿文明交往,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认知、增进理解与沟通,警惕并应对美国互联网外交带来的新挑战,将宗教交流作为深化中阿文明交往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中阿文明交往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形成"官民并举"的一种基本交往态势,在各个历史阶段采取了不同方式,并呈现出不同交往内涵与特征;伊斯兰文明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1."9·11"事件使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因受连坐而声名狼藉,伊斯兰文明面临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2.美国借"大中东民主改造"之名进行的文化改造,加重了伊斯兰世界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的程度,伊斯兰文明面临如何与怎样融入全球化的现实困境、3.目前发生的这场内生型的阿拉伯民主运动,实为阿拉伯民族从清真寺走向广场来集体表达民主诉求之举,凸显出伊斯兰文明主动融入全球化的自觉意识;为进一步推进中阿文明交往,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认知、增进理解与沟通,警惕并应对美国互联网外交带来的新挑战,将宗教交流作为深化中阿文明交往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阿拉伯非洲的历史交往源远流长,特别是与苏丹的联系,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而且从那时起双方之间的往来一直延续不断.本文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口传资料,着重考察了19世纪末苏丹商人穆罕默德·哈吉在广州首设商务办事处并开展苏(丹)中(国)贸易、加强双方社会联系的历史活动,揭示了苏中悠久关系史上鲜为人知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阿拉伯书法艺术的形成我国著名的阿拉伯历史学家纳忠教授指出,阿拉伯人从各部落的不同语言到统一的语言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公元7世纪以前,不存在统一的阿拉伯语。由于社会经济落后,阿拉伯人一般由分散的游牧部落组成,各个部落有自己的方言。虽同属阿拉伯语种,但差异很大。由于伊斯兰教的出现和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世界》这本刊物,通过我院阿拉伯语专业的同志和国内同行们的共同努力,终于由内部读物转为公开发行的期刊,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我谨在此表示热烈的祝贺。阿拉伯世界地域辽阔,目前包括二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约一亿五千万左右,阿拉伯各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开展对阿拉伯语言和各文化领域的研究,对于加强我国对阿拉伯各国的了解,增进我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之间的友谊,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穆斯林会话》供我国自学阿拉伯语的穆斯林青年使用,也可供阿语翻译工作者参考。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人民与阿拉伯各国人民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从而在我国穆斯林青年中掀起一股“阿拉伯语热”,  相似文献   

12.
《阿拉伯世界》2003,(2):24-28
阿拉伯人的文化心态与阿拉伯局势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代部分阿拉伯人的某些文化心态具有一定代表性,与西方交往的惨痛经历使他们对西方缺乏理性的认识,而悠久的历史遗产又成为他们的历史包袱,对宗教的理解往往未能从总体上把握精髓。但也应认识到:对阿拉伯人的认识不可一概而论,9·11事件后,阿拉伯世界理性反思的呼声正日益高涨,阿拉伯人的思考、探索受到外界困难环境制约,但阿拉伯人一定能摆脱痼习,创造光明的明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叙利亚远隔千山万水,但是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约有两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在罗马统治时期,还是后来的阿拉伯—伊斯兰时期,叙利亚与我国往来不断,互通贸易,交流文化。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史纲》是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教授郭应德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阿拉伯通史著作。全书分中世纪、近代、现代三部分,三十一章,近六十万字。书中系统地论述从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止,即610—1945年间一千三百多年的阿拉伯历史。本书对西亚北非地区数亿阿拉伯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书。而前些年出版的汉译希提(Philip Hitti)著《阿拉伯通史》,只着重中世纪史,其近代部分很简略,现代部分更简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东和平形势的发展,阿拉伯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阿拉伯国家不仅拥有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且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迷人的自然风光,是世界上的重要旅游区.近年来,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加强了各种渠道的联系,增进了解和友谊,国家关系日益密切.与此同时,企业界人士也努力扩大交往,使双边经贸合作有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我国翻译介绍有关阿拉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地理、宗教习俗、文学作品等方面的书籍日益增多,我国的阿语工作者和其他语言的工作者一样,对阿语原文中的人名地名,主要采用下列三种约定俗成的译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阿两个伟大文明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阿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一直保持着极其广泛的友好合作.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形势出现新的发展和变化,中国和阿拉伯世界在实现发展目标上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阿合作的基础在进一步充实和加强.  相似文献   

18.
当代阿拉伯人的文化心态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人的文化心态与阿拉伯局势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代部分阿拉伯人的某些文化心态具有一定代表性,与西方交往的惨痛经历使他们对西方缺乏理性的认识,而悠久的历史遗产又成为他们的历史包袱,对宗教的理解往往未能从总体上把握精髓.但也应认识到:对阿拉伯人的认识不可一概而论,9·11事件后,阿拉伯世界理性反思的呼声正日益高涨,阿拉伯人的思考、探索受到外界困难环境制约,但阿拉伯人一定能摆脱痼习,创造光明的明天.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比和阿拉伯人民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阿两个伟人文明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阿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一直保持着极其广泛的友好合作。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形势出现新的发展和变化,中国和阿拉伯世界在实现发展目标上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阿合作的基础在进一步充实和加强。  相似文献   

20.
《古兰经》为全世界穆斯林的主要经典,原文为阿拉伯文,不少阿语专家认为:“不学习《古兰经》的人是学不好阿拉伯语的。”笔者仅从语言角度试述其语言特点。《古兰经》语言是以麦加地区的古来氏部族语言为基础的。古来氏人分为城市居民和贝杜因人,贝杜因以游牧为生;城居民则以经商为业,在这个部族的生活区域里,有几个集市,如欧卡兹、哈吉纳和祖勒马扎兹等。这些定期开放的集市,不仅是阿拉伯人交换商品的集散地,而且是文人墨客荟萃的场所,著名的阿拉伯七首悬诗,就是伊斯兰教前的诗人们评选出来的优秀诗篇。古来氏人去各地经商,同半岛上其他部落频繁交往,古来氏语言得以不断丰富,成了半岛的通用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