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说晋南馍     
我生长在山西南部的一个农村,是个地地道道的晋南人。晋南人爱吃馍,吃了一辈子白面蒸馍,还是吃不够。也曾天真地想过,假如有一天,人人都吃面包,没有白馍咋办?其实,这是杞人忧天,作为一个过来人,可以断定未来的日子会更加丰富多彩,你爱吃面包就吃面包,他爱吃白馍就吃白馍,各有各的自由,谁也不会干涉谁。 我家乡的馍,也叫卷子、  相似文献   

2.
"晋南人的馍,晋北人的糕",道出了山西南北两地饮食习惯上的差异。封建制度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期,一般农家只能是种啥产啥吃啥。馍,是用小麦面粉做成的食品。晋南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出产小麦较多,因此当地人便养成了爱吃馍的习惯。糕,是由黄米面加工而成的食物。晋北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土地贫瘠,适宜种植黍子,黍子碾成米叫黄米,性黏,面可做糕,这便是当地人爱吃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俗 《山西老年》2012,(8):48-48
晋南有句俗话:“六月六,走麦罢。”走麦罢是晋南特有的风俗,每当农历六月初六,人们经过紧张劳作,把麦子都收回了家。这时,新婚夫妇就挎上用新麦面做的几斤重的大月形角子馍,再带上其他礼物,一起回娘家去。他们中有的肩并肩徒步而行,有的骑着自行车一溜风往前奔,沿途欢歌笑语,充满欢乐的气氛。  相似文献   

4.
如今,成天吃白馍大米、肉蛋鱼,天天像过年,把人都吃腻了,时常觉得没胃口。为改善一下口味,吃个稀罕,我叫老伴打了一顿“搅团”。吃着美味可口的“搅团”,不由勾起我对当年生活的回忆。“搅团”多用粗粮做成,是当年穷人的家常饭食。如今,人们很少吃它,青少年甚至连“搅团”为何物也弄不懂了。“搅团”又称“糊涂”。因它不费牙齿,很适合老年人食用,故也称它“老人喜欢”。据了解,在过去,“搅团”不仅家乡人爱吃,邻近的山东和西北人也爱吃。西北人把“搅团”称“撒饭”。虽叫法不同,但做法吃法却大同小异。小时候,我总觉得母…  相似文献   

5.
运城人和馍     
运城人和馍是分不开的。在饭店里,遇到一群陌生人,一进门便问:“这里有馍吗”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这群人才会像心里有了着落似地落座,不用问,这一准是运城人。火车上,听旁边的人说:“哎呀,这几天可把人饿坏了,就没吃成饭,那南方就没有馍。”  相似文献   

6.
“中华馒头”在日木含意并非是车正的“馒头”,而是内中包有各种馅料的“包子”。这种早自宋代便己传入日本的食物,近年来在东赢呈越销越旺的趋向。目前,日本各超级市场里出售的“中华馒头”包括有豆馅、肉馅、咖哩、糖醋肉、核桃仁、蔬菜、虾、牛肉、贝肉等多种种类。可谓五花八门,味道各弄、日本饮食界甚至宣称已迎来了“包子的战国时代”。 “中华馒头”之所以大受欢迎,是由於日本人早餐时间已越来越短,加上微波炉的普及,一分钟便可将各种口味的包子加热,品种比起吃面包当然丰富得多。何况包子一拿起就可以走路,边走边吃,干净…  相似文献   

7.
华北食文化     
华北地区民风俭朴,饮食不尚奢华,讲求的是实惠;食风庄重、大方,素有“堂堂正正不走偏锋”的评语。多数城乡一日三餐,面食为主,小麦与杂粮间吃,偶有大米;馒头、烙饼、面条、饺子、窝窝头、玉米粥等是其常餐。这里的面食卓有创造。日本汉学家早有“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华北,华北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太原”的美誉。这里不仅有抻面、刀削面、小刀面、拨鱼儿面“四大名面”;  相似文献   

8.
按传统的说法“,吃粥容易消化”,这话值得商榷。有人对粥、饭、馍的消化吸收情况作了研究,结果是——糖吸收率:粥96.5%、饭99.5%、馍99.99%;蛋白质吸收率:粥56.1%、饭99.5%、馍99.9%。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呢?主要是因为吃粥不必细嚼,甚至可用“啜”的方式咽下去。吃  相似文献   

9.
孔庆东 《可乐》2010,(7):25-25
高考那天早上,母亲把一个奶油面包和两根哈尔滨红肠送到我房间。我说:“干啥呀?不用。又不是去野游,吃个馒头蒜茄子就行了。”她说:“你不是喜欢吃红肠么?我特意买的。吃吧,今天家里啥也不用你干。同事说你今天考大学,需要集中精力。”我狼吞虎咽之后,下楼挤上电车,眨眼来到哈尔滨17中考场。  相似文献   

10.
翟文 《新少年》2014,(7):31-31
“脆馍片”不是馍,而是一条狗的名字,是在老家和我相处一周的好朋友。 我是在一棵花椒树下见到这条母狗的,它被拴着,却不断向我发出低吼。当时我正在吃脆馍片,看到它盯着我手中的馍片看,就顺手扔给它一块,不过扔得比较远,它又不能自由活动,于时,它伸出爪子把馍片拨近了一点,便开始享用美味。  相似文献   

11.
月亮 《北京纪事》2014,(9):34-37
“今天隔壁床的小雨家改善伙食,烧的红烧肉看样子就好吃。她给了我几块,我没有吃,留给妈妈。因为妈妈这些天为了省钱,每天就吃两个馒头。” “妈妈出去一天也没有借到钱,我劝妈妈带我回家,妈妈哭了。我知道她舍不得我。” “这几天,我又看了妈妈的笔记本上记的那些捐款,我对妈妈说,人家这么帮我们,我们也要想办法帮助其他人。我还是想捐眼角膜,我是认真的。这次妈妈没说什么……”  相似文献   

12.
剩饭     
武奶奶早年丧夫,自己含辛茹苦把一儿一女拉扯大,因多年过着艰苦的日子,养成了勤俭的生活习惯。尤其在吃饭方面老太太更仔细,那些存放多日的、变了色的、甚至有些馊味的馒头,也决不扔掉,而是上顿热下顿热,直至把馒头折腾得“面目皆非”也要坚持着吃下去。武奶奶的儿子是医生,相当讲究营养卫生看到母亲常吃剩饭,他既心疼又惊慌,每次回家都把老太太的剩饭尽数搜出,毫不留情地扔进垃圾袋里。老太太心疼得直摇头,但见儿子“来势凶猛”,只好忍着。有一天,儿子把她仅放了两天的剩饭倒掉,这回武奶奶忍无可忍了,竟要从垃圾袋里往回捡。儿子也火了,说…  相似文献   

13.
“清”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哲学和美学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哲学之“清”转化为审美之“清”的关键时期,玄学本体论和玄学影响下的士人“清谈”对审美趣味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玄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观点也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清”审美趣味的细微差异,形成了前后两个阶段文论同中有异的格局,前期以“清省”为主,而后期以“清丽”为主。  相似文献   

14.
佚名 《今日南国》2006,(5):55-55
境界一“果腹”吃的第一大境界当然是“果腹”,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这个境界的吃,不需要费心找地儿,各种商场的小吃城;街头的成都美食和中式的快餐店,如:各式面馆、永和豆浆等,西式快餐的麦当劳、肯德基也可列入其中,一盘宫保鸡丁,一盘白菜豆腐,外加一小碗汤,一碗主食足以。一个人,两个人,三五人均可。这个境界的吃千万别麻烦,一麻烦就脱离了本质,吃起来也就十分不爽。  相似文献   

15.
一个馒头     
下了晚自习,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凛冽的寒风吹着,路上的行人寥寥无几,我的家幸好不远,走得快,5分钟就可以到家。到了我们家的巷子,看见卖小吃的摊主——一位40多岁的男人正在收摊。打开蒸笼,里面还有两个没卖完的馒头。这时从我身边路过一个老人,衣衫不整,穿得破破烂烂的,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一道道皱纹。他慢慢地走向了那个卖馒头的摊主,立在他前面,缓慢地伸出了他的那双干枯得像竹笋尖一样的手说:“好心人,给我一点东西吃吧。”那位摊主说:“糟老头,快给我滚远点。”老人说:“菩萨,给我点东西吃吧!只要一个馒头就够了,我已经一天都没吃…  相似文献   

16.
《百姓生活》2012,(12):13-13
福建石狮的曾坑社区。一家名为“永恒阳光”的馒头店开张一年来,始终以“绵薄之爱”,温暖“风雨之人”,为困难群众送出免费馒头35万多个。一年来,馒头店幕后老板始终没有露面,工作人员也守口如瓶。馒头店感动了上万网友,不少网友认为,“爱心馒头”填补的不仅仅是饥饿,它传递的是爱心,彰显的是人性之善。  相似文献   

17.
增年 《山西老年》2009,(10):53-53
很久以前,农民无地或少地,只种粮食作物,因为产量低,填不饱肚子,便栽上二亩红薯,出上两三车。一部分吃鲜;一部分鲜储;一部分切片,晒成干,磨成面;一部分磨成粉,下成粉条。这样,可蒸、可煮、可做馍、可当菜,一下子就把生活安排了。那句"红薯饭,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的话,就概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人喜欢吃面,而且喜欢站着吃面,为此,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立食面店。目前立食面店已经成为日本一道独特的风景,而这种站着吃面的方式也成为日本特有的“快餐”。  相似文献   

19.
可乐闪读     
《可乐》2007,(5)
小猫挨耳光后被活活气死“咪咪”是李女士养了近5年的狸猫,它在李女士家里的地位跟人一样高,从没受过气。2月2日,李女士蒸的一锅馒头被“咪咪”糟蹋了,她抓住“咪咪”劈头就是两个耳光。  相似文献   

20.
于坚 《社区》2014,(2):64-64
在西安的时候,我带着一位澳大利亚的朋友去吃羊肉泡馍,进得店,坐下,几个白生生的馍就端上来,说时迟那时快,老外已经捉住一馍,咬将下去,我赶紧叫道,吃不得呢哥哥,是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