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案例:年近六旬的老张上有一个80多岁的老父亲,下有两个儿子。他大儿子在城里做生意,小儿子在农村务农。去年下半年,老张进城帮助大儿子照顾生意。进城前,他把自己的老房子和承包地留给了小儿子,并与小儿子签订了“转让”赡养义务的协议,要求小儿子照顾张大爷。可老张进城后,小儿子作为小孙子,  相似文献   

2.
《山西老年》2012,(1):63-63
案情回放:张老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育有一女,二儿子育有一子。张老汉两个儿子成家后,两子搬出单过多年。张老汉在老伴死后,一直独居。孙子成年后,结婚没有房子。二儿子多年下岗,没有固定工作固定收入,妻子是家庭妇女,生活困难一直没有给孩子攒下买房子的钱。结婚无房,买房无钱,自然想到了张老汉的房子。张老汉也在想孙子结婚的房子问题。  相似文献   

3.
参子 《新天地》2012,(4):28-29
"隔代抚养"引发家庭争议2012年1月初,郑州市的刘女士作出一个大胆决定:让儿子彻底和奶奶决裂。在刘女士看来,7岁的儿子快要上小学了,但自理能力很差,吃饭穿衣每天都要奶奶伺候。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奶奶步履蹒跚凑到床前,连哄带劝,总算把宝贝孙子动员起来,经再三追问,始知小孙子想吃香肠,奶奶便拖着麻木的双腿跑向小卖店……孩子常住奶奶家,在  相似文献   

4.
去年暑假期间,在澳大利亚工作的儿子打来越洋电话,让我把小孙子送去插班读书。手续办得很顺,不久我们就成行了。澳大利亚的悉尼是个海滨城市,海洋性气候使得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即便盛夏也感觉不到酷暑难耐。儿子居住的社区很和谐,左邻右舍喜欢经常走动,关系很融洽。  相似文献   

5.
    
梁三老汉中年得子。这个儿子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真是疼爱得不得了。为给儿子买辆童车,两口子拼死拼活地干了几个月,才攒够钱给儿子买下。儿子长大上学了,看到人家的儿子都欢喜地骑着自行车去学校,老两口又是起早摸黑地干了3个月,才把买自行车时欠的债还清。儿子结婚后不久,老伴去世了。儿子和媳妇搬到新房去住,剩下孤零零的梁三老汉靠养老金度日。儿子却不曾来看望他。有一天,不知哪一阵风把儿子、媳妇、孙子刮来了。梁三老汉被好好地“孝敬”了一番,然后儿子好像理所当然地要他“赞助”买摩托车的钱。梁三老汉拿出…  相似文献   

6.
马志国 《新天地》2016,(6):46-47
我的老伴今年72岁。平时我们老两口和儿子一家分开住,但家里一点都不冷清--从10年前开始,大孙子就放在我家,由我们照顾,儿子儿媳到了周末来看看老人和孩子。就这样带了6年大孙子,儿媳又生了一个男孩。大孙子接回了儿子家,我们接着看护小孙子。直到今年孙子转到全托的幼儿园,不用我们接送上下课了。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07,(3):50-53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比辛格在走过他家附近的一座桥时,被一辆汽车轧死;两年后,他的儿子希拉姆走过同一座桥时,又被一辆卡车轧死。六年后,他的孙子…… 难道世界上真有这么多的巧合?还是另有隐情?  相似文献   

8.
该文认为 ,冰心的诗歌受泰戈尔诗歌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诗歌结构的单向模仿上 ,更重要的是 ,冰心的诗歌在宗教精神上接受了泰戈尔的影响并有所发展 ,特别是“泛爱主义”的宗教哲学和“神的万能论”的宗教精神这两个方面 ,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较深。但就其本质而言 ,泰戈尔是把人的本能转移到神的身上 ,而冰心则是把神的特质移位到人的理想世界。泰戈尔注重宗教关怀的终极意义 ,冰心却关注宗教的献身理想和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9.
王昌连 《社区》2008,(35):20-22
1919年,中国文坛上突然冒出了一位“冰心女士”。这年9月18日至22日的《晨报》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署名为冰心的一篇“问题小说”——《两个家庭》,“冰心”这个名字最先出现在中国文坛上。接着,短短四年间,冰心创作了短篇小说30多篇,散文近50篇,诗380余首,还出版了诗集《繁星》与《春水》。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后,北京发生了一件让人久久无法释怀的事情。看2012年6月3日《京华时报》“北京·热线”第7版报道,位于昌平水关长城脚下,北京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的冰心和吴文藻夫妇纪念碑,被孙子吴山用红漆写了8个大字:教子无方、枉为人表。据纪念园负责人说,  相似文献   

11.
老爷子年轻时,是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汉子,加上会些武功,住家附近有些名气。后来经历的事儿多了,锐气大减。自从5年前退休,胆子越来越小,见事就躲,没事也老担心会出事儿。老爷子夫妇俩和儿子在省城生活,女儿在上海工作。女儿女婿多次打电话来,请老爷子到上海过年。老爷子也想去大城市开开眼,但又舍不得刚刚上小学的孙子。他把接送小孙子上学当成了头等大事。小孙子放寒假后,老爷子还是舍不得走,一直拖到离大年三十只有两天了,老爷子才盘算上路的事。但他觉得飞机票太贵,轮船太慢,火车太挤,总之都不太安全,最后还是选择了汽车,但到长途车站…  相似文献   

12.
王国荣 《社区》2013,(16):56-56
年过古稀的刘老太太,这几年动不动就发脾气,把儿女、媳妇、孙子孙女们都折腾得够呛。50多岁的儿子林先生说,母亲年轻时极为勤劳,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慈爱的她在家人心目中一直是“镇宅之宝”。  相似文献   

13.
案例:家在农村的谭老汉育有两个儿子。早些年,夫妻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2001、2002年两个儿子先后成家另过。分家后,两个儿子又分别生养了儿女。为了赡养老人、照料孩子,2003年,在村委会的主持下,谭老汉老两口与小两口达成了"分家养老协议":大儿子负责赡养父亲,父亲照料好孙子;二儿子赡养母亲,母亲照料好孙女。两个儿子各自为老人养老送终,互不相扰。  相似文献   

14.
吴学安 《社区》2012,(6):22-22
据媒体报道,江苏省南京市民乔先生和妻子前不久在河西板块购置了一套商品房,在办理房产证时,夫妇俩写上了还在上小学的儿子的名字;同样,家住江苏连云港的田先生2011年8月刚刚在东部城区购置了一 套海景房,而办理房产证登记产权人名字时,田先生竟要填上刚刚上学前班的孙子的名字。  相似文献   

15.
关邑 《老友》2008,(3):43-43
老伴退休了,没有了单位工作的重负,没有了人际竞争的压力;儿子成家了,孙子上学了,我也退休了,对老伴来说,在家里少了相夫教子、带孙子的拖累,她成了时间的富裕者。太平盛世,人心思寿,人心思美。老伴便把时间和精力渐渐转向对自己的"包装"和"修饰"。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中年男人在集市上买了个大饼,回到家中,年迈的父亲问他买了什么,回答却是什么也没买。待回到自己房中,竟将门反锁,取出大饼边吃边喂自己的儿子。年迈的父亲听到儿子房内的说笑声,便从门缝里看去,只见儿子正一边吃大饼一边喂孙子。见此情景,老父亲不禁潸然泪下,随手拣起土块在儿子的房门上写了一首打油诗:“手扒门缝向里瞧,看见我儿吃大饼,我儿只把他儿喂,留待他儿照样学。”  相似文献   

17.
祖孙情     
华再清 《老友》2011,(2):41-41
1995年6月1日,我孙女呱呱落地了,全家人欣喜若狂。可过了两年,我的老父亲就不高兴了,他那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他只有一个孙子,总希望孙子给他生个重孙,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于是一直催促我儿子再生个男孩。  相似文献   

18.
去年暑假期间,在澳大利亚工作的儿子打来越洋电话,让我把小孙子送去插班读书。手续办得很顺,不久我们就成行了。澳大利亚的悉尼是个海滨城市,海洋性气候使得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即便盛夏也感觉不到酷暑难耐。儿子居住的社区很和谐,左邻右舍喜欢经常走动,关系很融洽。  相似文献   

19.
罗新祥 《老友》2014,(1):55-55
我儿子在3年前离婚。根据离婚协议.5岁的孙子由其母亲抚养.我儿子每月支付抚养费600元.并且每个月可以去探望2次。儿子离婚后,因为工作忙。探望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纸空文。我和孩子的奶奶非常想念孙子.隔三岔五就会去看下孙子,  相似文献   

20.
孙子上学了。学校离家有三站路,还要过两个十字路口。儿子、儿媳工作忙,时常不回家,就由我骑自行车接送。接送孙子上学,不仅告别了离休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又过上了在职时那样按点就班的日子,而且,也在来往的路上领略了一番人世风情,产生了许多感慨。学校的那条街,是一条车的河流。不知是如今的孩子金贵了,还是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差,每天上学放学用车接送孩子的队伍特别壮观。既有数不清的自行车,也有摩托车,还有小卧车,甚至还有大卡车。每个家长都来去匆匆,紧紧张张,特别是临入校门前那五分钟,人、车最多。在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