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拥抱电脑:文艺学的转型冲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鸣奋 《河北学刊》2007,27(2):122-124
对于数字媒介时代文艺学的转型问题,欧阳友权从艺术活动主体审美动因的改变、电子化文本对书写语言诗性的解构、技术语境对艺术经典的消解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黄鸣奋认为,由电脑和网络带来的文艺学转型冲动,带来了范式更迭、观念革命、界碑毁弃、传统批判,为文艺学推陈出新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契机。张晶指出,媒介数字化使人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时空形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审美关系,使得人们不得不对虚拟与真实、主体与客体、创作与接受等重要审美理念进行重新考量。白寅从文学创作与接受主体的身份的视角,探讨了数字媒介下文艺学的转型,认为创作者身份隐匿消解了文学话语的公众性,而接受者身份的隐匿则阻断了正常的反馈路径,促使文学的传统构成形态出现变异。欧阳文风认为,与网络文学相比,短信文学进一步消解了传统文学惯例,进一步张扬了文学的自由本性,进一步推动了文学向民间的回归,并带来了文学观念的悄然转变。  相似文献   

2.
当前文艺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当代文论研究的三大领域———马列文论领域、西方文论领域、中国古代文论领域中的难点与盲点问题作详细的阐述 ,并分别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3.
当前关于文艺学研究转型的争论,归根结底是对于审美性这一基本原则的理解存在分歧。中西方文论中关于审美性的含义是不同的,西方文论中的审美性指向人的感性,因此认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取代文学的审美性研究;中国文论中的审美性强调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文学以其特有的理性精神成为审美研究坚守的阵地。这种审美性差异的形成在于审美性诉求的文化语境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学科本体和本性与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门对艺术整体进行综合研究的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一直以理性本体与实践本体为学科本体,以揭示艺术活动规律、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世界为目的.与其所内含的"真"、"善"这两个维度相一致,科学性与人文性就成为艺术学所具有的学科本性.对于艺术的人文内涵的揭示离不开哲学方法;对于艺术学科学性的建构离不开科学方法.然而这种联合时常被单纯的学术专科研究所遮蔽,这导致艺术学研究陷入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都宣称享有特权的尴尬境地.因此,在艺术学学科建设进程中,我们应重新确立对艺术整体进行综合研究的理论观念,准确阐释综合创新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文艺学主要是研究中国文学的规律性、趋势性、架构等方面的问题,它需要把目光聚焦在中国问题上;而另一方面中国的文艺学不是传统的国学,它作为学科是西学东渐的学科引入的结果,在它的学科基本范畴、理论框架的方面,都是从西方文论脱胎而来.这样一个既要面对本土文学状况,又要遵循国际化的学科规则的研究领域,它所需要研讨的就不仅是早已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本身,而且还需要对自身状况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依据弗洛伊德对文学、艺术的相关论述,分析他对作品中细节的认识,对艺术家、观众与作品关系的新阐释以及拓展关学视野的独特见解,指出其理论对文艺理论的重要启示,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论当前文艺学研究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政  霍俊国 《晋阳学刊》2003,(5):100-104
目前的文艺学研究模式出现了“断层”现象,存在着研究泛化、缺少系统性、基础理论薄弱、研究者的心态发生错位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文艺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建构新的文艺学研究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为此,必须切实转换研究者角色,立足中国现实,廓清研究领域,在具体方法的多元化与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力求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数字媒介下文论转型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阳友权 《河北学刊》2007,27(2):119-122
对于数字媒介时代文艺学的转型问题,欧阳友权从艺术活动主体审美动因的改变、电子化文本对书写语言诗性的解构、技术语境对艺术经典的消解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黄鸣奋认为,由电脑和网络带来的文艺学转型冲动,带来了范式更迭、观念革命、界碑毁弃、传统批判,为文艺学推陈出新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契机。张晶指出,媒介数字化使人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时空形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审美关系,使得人们不得不对虚拟与真实、主体与客体、创作与接受等重要审美理念进行重新考量。白寅从文学创作与接受主体的身份的视角,探讨了数字媒介下文艺学的转型,认为创作者身份隐匿消解了文学话语的公众性,而接受者身份的隐匿则阻断了正常的反馈路径,促使文学的传统构成形态出现变异。欧阳文风认为,与网络文学相比,短信文学进一步消解了传统文学惯例,进一步张扬了文学的自由本性,进一步推动了文学向民间的回归,并带来了文学观念的悄然转变。  相似文献   

9.
对文化转型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创新不单纯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问题 ,更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生存样式和发展状态的大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的过程中积累和创新的结晶 ,作为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前提和资源 ,它是不可超越的 ;然而 ,若要真正实现文化的创新 ,创建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又必须要打破传统、超越传统。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6月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文艺学重点学科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共同举办了“全国文艺学前沿问题与文艺理论教学”高级研修班。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的 2 0余位著名学者 ,与分别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 70余名教师 ,相聚北京雅园 ,共同探讨当代文艺理论的前沿问题。在这次研修中 ,钱中文、陆贵山、童庆炳、陈传才、金元浦、王岳川、程金城等人主持了各次研修与讨论 ,专家们回答了学员们提出的大量问题 ,并与大家展开了交流、碰撞、辩论与对话。专家们分别就文艺学各种前沿问题向学员们做了精要的介绍 ,并将各自对文艺学前沿问题的理论思考传达给学员们。研修班其间大家还就文艺理论教学的改革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文学主要是从文学转型、现代民族文学建构的现实问题出发看取日本文学的,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倾向;接受者反传统的立场,背离了日本文学近现代化经验,使对日本文学的接受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民族文学根基;社会革命化的接受视角,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日本近现代文学中那种急躁的“革命”情绪;接受中自我意识不足,最终使中国近现代文学走上了一条与日本近现代文学相似的发展路径,甚至重复了日本文学的某些错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青海文学这个大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入手,介绍了这一时期青海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以及影视文学上或繁荣或滞后的发展现状。从而正视了青海文学人在尴尬中不断求进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14.
自1959年至新世纪初,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可分为四个阶段.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主体已明显分化为"史性研究"与"当下批评"两部分;中国当代文学史经典的指认与重释活动,不仅贯穿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四个阶段之中,而且各个时期对经典指认的主导思维与其时的文化思潮、学术思潮的启迪和制约密不可分;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方法的更移,具体体现为从"主题本位论"到"审美本位论",再到"价值多元性体认"等方面的梯次置换.  相似文献   

15.
关于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建民 《河北学刊》2001,21(3):47-51
用“中国 2 0世纪文学”的概念来涵盖现当代文学的概念不如用“中国五四新文学”更为科学和合理。考察现当代作家作品 ,都要把其放到五四新文学这个大的源流中来分析和定位。文学史可以有普及型和研究型的两种类型。评价一部作品 ,应主要从审美、价值和道德三个方面来衡量 ;评价一个作家 ,应该和同时代作家来做横向比较并考察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吴明 《东南学术》2010,(2):163-168
在艺术史评价体系中,装饰性常常具有贬义色彩。它意指肤浅、依附性和缺乏个性。但在众多现代艺术大师的创作实践中,我们看到装饰性逐渐成为艺术自律性的实现手段,以此扭转三维透视的艺术传统。而在大众文化语境下,装饰性更以其平面性、直观性特征掀起一场身体化、感官化的视觉观看革命,以此抵制旧有的精英主义审美体验。这一悖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方面使人们经由艺术反思生活蕴含的深刻哲理,另一方面也使艺术在放弃精英姿态与坚持精神追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17.
穿过云层的阳光--论路遥及其创作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已故的作家路遥及其创作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讲是一个独特的耐人深思的文学现象。当时 ,他坚持自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 ,以传统的在当时被认为过时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逆时而行 ,完成了长篇巨制《平凡的世界》 ,虽不为时人所理解 ,但是时间最终显示了这篇作品的巨大生命力和艺术价值。路遥及其创作的成功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讲 ,提供了一些令人深思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走向后现代的文艺学--兼谈当代西方的几本文艺学教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精神是当前的文艺学研究亟需的一种思路.后现代在这里指怀疑和反对作为现代观念的本质主义、历史主义和普遍主义的一种思想状态.对当代中国的文艺学研究来说,尤其是对大学制度化的文艺学研究和教学来说,从根本性的思想反思的角度上提倡后现代的文艺学显得尤其重要.这至少涉及到本质的语境化和多元化、理论的文本化和历史化、理论的批评化、文本的扩张和标准的内向性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后现代文艺学只是一种大概的思路,一种思想或精神状态,一种开放的理论和实践空间,它决不是一种理论体系.提倡后现代的文艺学,有利于改变我们僵化的知识结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从马克思的实践论立场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在于近现代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自我解放的历史实践,是理论的实践和实践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形态,从而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应当研究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价值态度的同时,面向其他学科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同时自觉地立足中国的文化资源与实践经验,建构指导当代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20.
关于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景来 《学术界》2001,(4):247-262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我国理论界一些专家、学者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领域所讨论的若干问题,即意识形态的涵义及其本质特征;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及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等.强调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把握当代世界的总的思想背景,倡导一种科学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