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的积累是为了迁移、运用,但是,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积累着大量的词汇,可在自己的习作中却总是“沉睡”着的。以致于不少家长困惑,我的孩子看了那么多书,为什么写起作文来还是干巴巴?面对家长的质疑,  相似文献   

2.
文章是写作主体的情与思,通过一定的表达形式(结构),以语言为载体而呈现出来的。这其中语言在写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制约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限制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因此在习作训练中要注重语言积累的重要作用。而当前教学中语言积累主要有二:一是阅读教学中的任务积累,为理解课文与考试服务,是表达的被动"消极"积累;一是自由阅读和生活实践的积累,直接为表达服务的。相比之下,自由积累在小学生的主动性上是十分薄弱的。一个消极,一个薄弱,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针对此,我设计了一种"裂变式"习作训练式,对学生积累语言灵活思路十分有利。所谓"裂变式"习作训练,就是采用以某种"要求"为核心,然后围绕核心而裂变,让语言或思路数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语言积累这个问题,可见,学好语文特别是习作离不开语言积累。如果没有丰富有效的语言积累作奠基,那些习作的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就缺乏后劲。下面我就来谈谈如何有效积累,使学生在习  相似文献   

4.
一门语言课程,当教材一样,学生水平大致相等时,为什么有些语言教师能获得成功,而对有些语言教师反应较差呢?这除了教师本身的业务修养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其它什么原因?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某教师具有相当水平的语言专业知识,可是在课堂上,却并不太受学生的欢迎与好评。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作某—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不是常有人说“我手写我心”吗?然而翻翻学生手中关于优秀作文的书本,往往是篇幅长、主题深,老气横秋,让人感觉颇为成人化;再看看我们学生的习作,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农村小学的学生习作,内容空洞,形象苍白,常常是同一件事从三年级一直写到小学毕业。  相似文献   

6.
随着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不少高三学生和家长的心里也越来越不安定了,为什么?当然是读书深造的问题。是啊,高考考得不够理想怎么办?——出国留学?都这个时候了,还能来得及吗?  相似文献   

7.
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写作?语文教学的专业书刊上大量地刊登着老师们作文教学的各种技法,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是,我总是心存疑惑,为什么同龄人的作文,无论是观察视角,思想深度,还是遣词造句,表达方式,都存在着那么大的差距?这当中教学因素到底是否起决定作用?为弄清楚这个问题,最近,我在学生中做了两组个案调查,问卷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学好习作是小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有一些学生认为习作难写,甚至惧怕习作,用的时间多,但又不能写好。家长觉得辅导作文束手无策,而老师也觉得作文难教。那如何教学生,轻松地学会习作呢?  相似文献   

9.
我们身边新人新事新科技层出不穷,每天都有许多新鲜事发生,然而不少学生却熟视无睹。在他们的眼里,生活就是上学、回家、写作业如此简单的循环而已,因而写出来的习作空洞无物,言语乏味,经常是相同的好事人人做,天下的父母都一样,这是因为没有重视材料积累。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让学生写出生动、具体的习作,必须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写话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升入中高年级以后的习作水平,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面不广,语言积累也不足,生活阅历浅及心理还很不成熟等原因,往往会产生表达不清楚,语言不通顺,畏惧写文章等现象。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静坐下来认真思考如何进行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笔者在低段学生写话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多数学生厌倦习作,其根本原因就是无话可说,没有习作素材可选。其实习作素材就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有足够的习作素材积累,就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在这方面我做了几点不成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往往提起"作文"就怕,即使写了也不具体,言之无物,多空话、套话,作文水平普遍不高。如何打破这个局面,提高习作水平,是我们广大教师一直梦寐以求的。而提高习作水平也非一日之功,我想是否可以从平时积累、训练方式、激励鼓舞这"三多"的落实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人问:“学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不少人会回答:“当然是学习了。”的确,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如何做人,学习知识。古人又有话:“民以食为天。”学生要想学习好,在吃上就不能糊弄了。家长当然尽可能地在家里调着花样让孩子吃饱吃好,可是,孩子在学校的午餐吃得如何呢?我们理当来关注一下。一、触目惊心的中毒案最严重的中毒案当数去年9月发生于南京的“毒鼠强”中毒案,那42个无辜  相似文献   

14.
一位学生三年级习作《我的妈妈》写我生病了,妈妈送我去医院,四年级单元习作《我爱》写妈妈送我去医院,陪我挂水,五年级期末考试爸爸的爱还是写我生病了去医院这件事,只不过妈妈换成了爸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是新的,学生为什么没内容可写?为什么对生活中许多事情熟视无睹?怎样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自我天地,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5.
正有效教学是近年来研究得较多的课题之一。为什么有效教学受到这样空前的关注?原因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较大的范围内确实存在着少、慢、差、费的情况。但从现实的情形来看,当今中国,应试教育已经完全绑架了我们的中学教育,社会关注的是学校的升学率,家长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考评也摆脱不了分数,因而校长在管理中第一强调的  相似文献   

16.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可是就这一标准为什么竟让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头痛,宁愿操练多它几倍的语文基础知识题.也不想习作呢?反思我们老师走过的习作教学之路,作文指导要么以教师为主,从内容到语言一一喂给学生。束缚太多。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没有灵性,没有个性,没有真实性;要么放任自流,无任何指导,学生无从下手,以至口咬笔头,冥思苦想,挤牙膏一样挤出来那么可怜的一小块,这怎么会语句通顺。  相似文献   

17.
中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提出了这样的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相似文献   

18.
写景类习作是小学阶段纪实类习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编版教材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前后编排了六次,主要集中在第二学段,占据了整个统编版习作的近20%,但经历了整个第二学段的训练,很多学生仍旧没有能够写出一篇像样的写景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写出来的写景文,一点也不美;2.学生不会观察,更不会细致观察;3.学生缺乏情感渗入的意识。基于此,我们在践行统编版写景类习作时,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呢?  相似文献   

19.
1)为什么有很多人学了英语多年 ,掌握不少的词汇、语言知识 ,甚至精通语法 ,但是他们仍然难以用英语适当地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2 )什么是在“炼意 (谋篇 )中炼句” ?为什么中国学生应当用它作为突破口 ,从而进一步融合遣词、造句、作文 (书面 /口头 )三者为一体 ,最后从整体上产生飞跃 ,达到有效地转换语言知识成为交流的工具的目的 ?3)在炼意中炼句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4 )英语有那通用的、具有英语特点的句型 ?5 )为什么说在炼意中炼句是从语法过度到作文的 ,是转换语言知识成为交流的工具之间的桥梁 ?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几方面的积累。”郭沫若也曾说习作就要“写尔所知”。然而翻翻一些学生订阅的优秀作文,篇幅长,立意新,主题深,老气横秋,让人感觉颇为成人化:看着我们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内容空洞,同一件事从三年级一直写到小学毕业。这种现象,不禁让人疑惑,这就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