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80年代末,国际社会格局的变化,使得现代性问题随之成为一个东西方社会不得不正视的现实理论问题。而自由主义的现代性社会理论言说。由此也成为赞赏与批评的理论焦点。究竞自由主义的言说普适性由此获得了证明,从而终结了历史?还是说它仅仅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非自由主义和反自由主义的社会理论仍然保有进入社会实践领域的可能性?本文将从‘老主义面临新问题”“地方性知识及其突破”“在全球化与民族性之间”“自由主义何以普适”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董超  舒燕飞 《理论界》2006,(4):71-72
文章根据新自由主义核心内容和产生背景指出了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成立是必须具有严格的假设条件,而这些条件在我国当前并不具备。因此,部分学者不加分析地把新自由主义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学发展,必然对我国的经济学建设产生误导作用。要想消除这些误导,必须加强经济学教育中社会公平观念、人本观念和宏观调控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认为个人是自由的,更是理性自主的。自由主义相信个人理性自主的利己行为能够形成一种可以扩展的秩序,这种秩序能够在社会中建立起和谐,并能够保证社会正义的实现。然而,从自由主义内在逻辑理路角度看,自由主义个人观还过于单薄,不足以完备的支撑起自由主义的理论大厦,尤其是以它为基石的国家与社会理论往往在现实实践中走向其反面,难以在历史中实现它对个人权利和社会正义的承诺。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哲学史上,极端自由主义者诺齐克试图构建终极理想社会,即元乌托邦社会,欲以此解决自由主义面临的理论困境,但是这一途径因忽视了集体对个体的支配,个体被绝对化,必然导致元乌托邦社会追求绝对个体权利,其企图延续自由主义生命力的理想仍然不能合理地实现.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作全面的反思:其一,其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立致使其无法合理解决个体权利与社会的关系;第二,其构筑的理想社会和生活由于缺乏实现的条件而必然是抽象的构思;其三,该理论旨在解决传统自由主义面临的困境,虽然其与传统自由主义存在明显的分歧,但是这也无法掩盖其理论脱离现实的本质.这些对于当代中国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虽然直到17世纪才随着自由主义的产生而形成,但它最终却发展成为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公民身份理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适应了现代社会个人主义与多元主义的特征.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是逐步演进的,洛克、马歇尔、罗尔斯等自由主义理论家对此作出了不同的贡献.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观念也受到了来自不同方向的批评,但这些批评从根本上不足以撼动它在西方世界的主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6.
凌文豪 《北方论丛》2004,(6):111-114
当代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市场化和自由化,复兴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理论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基础,它极大地促进了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我们要在看到新自由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理论地位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新自由主义理论并非尽善尽美,力求在我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过程中最大化地做到"趋其利,避其害".  相似文献   

7.
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西方主要意识形态透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当前影响并冲击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错误思潮和理论主要有新自由主义论、中国威胁论和消费主义论等,其中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是冲击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中国威胁论是歪曲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识形态谬论;消费主义论则是腐蚀和消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价值观。深入剖析这些错误理论和思潮,戳穿其实质,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保守的理念与"革命"的方法--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十分时髦的字眼,一些学者甚至把新自由主义完全等同于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的意识形态的代名词。不可否认,新自由主义有着十分强烈的规范性取向,其意识形态功能是十分明显的。但问题在于,如果仅从意识形态批判的角度来认识新自由主义,那么不仅不能吸收其中的合理内容,而且也不能实现有效的批判。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在经济、政治、外交等众多社会生活领域都能看到新自由主义的旗帜,而构成其本源和主体的自然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本文试图通过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9.
试论反垄断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经济自由主义、经济民主主义及相应的法学思想是反垄断的三大思想理论基础。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主要贯穿在竞争理论中,竞争理论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反垄断的立法与实践的变化发展过程。经济民主主义呼唤民主与自由,强调机会平等与权利平等,对反垄断的影响较晚。从权利本位到社会本位,单个企业的利益要服从国家经济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既促进了反垄断法的形成,也预示着反垄断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经济自由主义、经济民主主义及相应的法学思想是反垄断的三大思想理论基础。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主要贯穿在竞争理论中 ,竞争理论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反垄断的立法与实践的变化发展过程。经济民主主义呼唤民主与自由 ,强调机会平等与权利平等 ,对反垄断的影响较晚。从权利本位到社会本位 ,单个企业的利益要服从国家经济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 ,既促进了反垄断法的形成 ,也预示着反垄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拉关现代化改革进程出现了国民经济结构失衡、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拉美与我国同属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探索自身发展模式,拉关国家在发展道路上的一系列经验教训,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俞祖华  赵慧峰 《河北学刊》2008,28(2):151-157
在近现代中国,对市场经济的排斥及对经济自由的忽略,经济自由主义在自由主义言说中的普遍缺席,成为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重要特色。晚清的严复、梁启超等人曾表达过反对政府干预、要求放任自由、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主张;但到了民国时期,在经济上却倾向于与自由经济对立的计划经济、统制经济与社会主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从最初鼓吹自由竞争、放任主义,到后来转向倡导与经济自由主义大异其趣、大相径庭的统制经济、社会主义,这种从"发声"到"变调"的历程,既是受外部环境影响所致,也与中国社会文化、中国思想界乃至自由主义者内部的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李淑梅 《社会科学》2012,(6):108-118
施蒂纳将"自由主义"理解为崇拜国家、社会或"人"的理论,包括政治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和人道自由主义。他认为,只有消灭国家和社会观念,消灭一般的"人"的概念,摆脱这些外在力量的束缚和限制,个人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才能成为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唯一者"。马克思揭露了施蒂纳对自由主义划分和理解的狭隘性和扭曲性,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说明现存国家、社会和思想观念,把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作为实现人的自由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和诺奇克分别提出了公平正义论与权利正义论。这两种不同的正义模式既有分歧,又有相通性。作为当代新自由主义者的罗尔斯和古典自由主义者的诺奇克都旨在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更为公平合理的社会发展方案。重视和研究当代这两种不同的正义模式,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正义观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就近现代以来的中国而言,“现代化”是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主题,而与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现代性”主题的凸显则要晚得多.在中国语境下,“现代化”理论侧重于探讨中国如何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而近几十年才在中国兴起的“现代性”理论则更多地探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从“现代化”到“现代性”的理论嬗变,昭示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问题的迁衍.应当及时厘清从这一理论嬗变中折射出来的问题迁衍,以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认为,政治现代化是政治发展的一种存在状态和实践过程。即政治现代化是政治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是政治发展在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殊表现,是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今天,应当注重中国的政治发展,更应当注重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国人对于现代化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由“四个现代化”转变为现代化是“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一个包罗宏富的转变过程”。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革命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现代化范式”可以将革命史的内容包含其中,与“革命史范式”相比,“现代化范式”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实际情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可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和谐社会的精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积极导向作用,对助推我国文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史是一个西学东渐、中国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的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符合学科发展需要。本文从现代化的新视角讨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为中国近代史研究开拓思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阻挡的潮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以其恢宏的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抉择,使中国积极融入到全球化的大潮中,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深入研究邓小平全球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抉择,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