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芳 《人才瞭望》2005,(10):51-51
思科(Cisco)系统公司1984年成立,总部在美国加州圣荷塞,是一家标准硅谷模式的高科技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相似文献   

2.
周灿 《人才瞭望》2004,(2):21-23
1984年成立的思科(Cisco)系统公司是一家标准硅谷模式的高科技公司,对IT产业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思科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2000财政年度总收入达到174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国际人才交流》2009,(3):52-52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H1B签证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雇主雇用海外专业人才在美国临时工作的选择。但是对于H1B签证的看法,一直以来都有两极化的意见。硅谷领导集团总裁暨首席执行长Carl Guardino表示,作为移民国家,硅谷的繁荣与外籍科技人才分不开,因此H1B事关硅谷的兴衰,而公立教育也应该加强带领本地学生巧妙地走进高科技领域。  相似文献   

4.
硅谷与知识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潮玄 《人才开发》2002,(5):8-9,46
本人退休后多次旅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硅谷首都之称的圣何西市,经历了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连续十年的经济繁荣,也目睹了千禧之交美国经济的衰退。十年繁荣是由高科技产业和股市开始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到底高科技和知识经济出了什么事?谈谈我在硅谷所见所闻所思,或许对国人在实施科教兴国过程中会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长达三年的全美经济大衰退中,作为全美乃至全球科技重镇硅谷,衰象出现最早,受创程度最大,于今全美经济明显复苏,而硅谷回升步伐又比全国慢了半拍,这是什么原因?今日硅谷状况如何?复苏之路何在?现就目睹身受作一探析,冀能对我国的高科技园区建设提供“前车之鉴”的参考。 硅谷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斯坦福大  相似文献   

6.
《国际人才交流》2011,(6):24-24
随着美国收紧移民政策、生活费高涨,以及移民本身的家乡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外来科技人才离开硅谷回国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当微软身陷泥沼难以自拔的时候,一个新的企业巨人出现在人们视野。今年3月下旬,硅谷的网络设备公司思科一度超过微软成为美国市场价值最高的公司,一时名声大噪。美国一些媒体把思科形容为一部因特网时代的商业机器。推动这架机器运转的约翰·钱伯斯也成了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8.
《人才瞭望》2006,(5):56-56
薪资结构 思科的薪资结构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固定薪资,一部分是奖金,还有一部分是股票。因为在中国不能实现股票支付,所以思科在中国根据一定的比照方式用现金支付给员工。薪资的固定部分比奖金多,股票部分是最具诱惑的一部分,股票是按国际一致的标准,一年给员工兑现一次。思科的整体薪资水平就像思科的成长速度一样处于业界领导地位。为了保持领导地位,思科一年会做至少两次薪资调查,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9.
王志 《人才瞭望》2008,(7):91-91
在美国加州北部“硅谷”地区有一个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公司。这个公司叫做坦丁姆计算机公司。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后,国内大批优秀人才赴美国留学深造。据初步估计,总数约达几十万人。而在世界闻名的美国高科技中心──硅谷,总共7000多家的公司中,约有2000多家是由华人创办或管理的,约占总数的1/3。有人戏言,如果华人在这里闹罢工,则整个硅谷就会垮掉。那么第一个赴美留学的中国人是谁呢?历史上中国政府又是何时向美国派留学生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在美国探亲期间,在图书馆里收集了一些资料,进行探讨。 中国第一个自费赴美留学的是原籍广东梅县、年仅19岁的容闳(Hon)。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这位有志…  相似文献   

11.
10年的时间,一群海外学子头脑中的一个设想,化身为一家与中国国家利益紧紧捆绑的先锋企业。他们瞄准的技术变成了一系列占据产业链高端的产品,邓中翰,星光工程芯总指挥、首席专家,被誉为“硅谷模式的中国拓荒者”。以中星微电子公司为标志,我国的芯片企业与国际芯片产业的差距迅速拉近,中国芯片产业春色渐浓。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的西海岸,逝去的淘金时代为人们留下了闻名遐迩的斯坦福大学。而今,新一轮的"淘金"仍在继续。在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创新创业中心的硅谷,汇集着脸谱、谷歌、英特尔、惠普等诸多高新技术企业。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大量人才汇集于此,追逐着他们的梦想。此间,依稀可见一个时髦干练的女人的身影,她妆容精致、身材窈窕,喜欢特斯拉车、谷歌眼镜等一切新鲜的事物。她便是徐玲,硅谷产业发展中心和硅谷总裁商学院  相似文献   

13.
1941年,当时三流的斯坦福大学仅获得两份万余美元联邦政府的科研合同,而同时期一流的麻省理工却能获得近百万美元研究经费,可见斯坦福大学当时学术水平之平庸。但让人大跌眼镜的却是,与一流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隔河相邻,原创成果层出不穷的美国东部波士顿128公路高新科技园区(简称128园区),虽然拥有硅谷相似的外部环境,也得到联邦政府的全力扶持,聚集数以千计的研究机构和高新企业,但在辉煌一时之后,却逐渐被人遗忘。  相似文献   

14.
陈震洲作为第一位从硅谷回到宁波的创业者,在宁波科技园区成立公司;作为一个宁波人,他深感物流业在宁波的重要地位,为物流业提供信息化平台,成为他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5.
陈润吾祖籍江苏,1949年出生。同年随其父赴台,在台湾度过了俭朴贫寒的青少年时期。1973年,陈润吾从台湾来到美国,闯荡硅谷,迄今已有29年。这29年中,硅谷从默默无闻到名重全球,陈润吾自己也从白手起家,到功业有成。他所经历的创业之路,相信对于现在或将来有志于闯荡海外的年轻人来说,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在硅谷经受磨练陈润吾是23岁那年,在台湾念完大三,带着一年的学费来到美国的。到了假期,与其他华人留学生一样,陈润吾开始打工积攒学费。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在餐馆洗碗,直洗得满手都是裂开的口子。干完餐馆的活儿,再去糖果店…  相似文献   

16.
硅谷这个称谓第一次出现是在1971年《电子新闻》杂志1月刊的一篇文章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已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 然而,此时的硅谷已非彼时的硅谷.如果你住在旧金山,你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这种变化.曾一度作为硅谷象征的制造业,除了具备硅谷特性的奥斯丁及北卡的金三角科技园相继发展外,大部分已经搬去了亚洲的各个工厂.有着"硅谷之母"之称、具有75年历史的惠普也一分为二,成为两家相关的上市公司.现在的硅谷,是市场营销和设计的中心,它已经跟从前不同了.  相似文献   

17.
思科的业绩发展不是先找人来开拓市场,而是市场业绩在前跑,然后找人跟进这项业务。思科还认为士气跟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平衡关系很大,公司需要帮助员工寻找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员工在思科工作,既能够胜任挑战,又有许多学习的机会,而且也能对家庭有所照顾,这三个加在一起才能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硅谷”早已不是新名词了,但近年来伴随新经济的浪潮“硅谷”又有了新的神奇魔力,步后尘效仿者趋之若骛。美国国内的得克萨斯州奥斯汀、麻省的波士顿、华盛顿州的西雅图都办起了自己的“硅谷”。台湾的新竹、英国剑桥也都标榜自己是从善如流的成功典范。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浦东和深圳也都打起了“硅谷”的旗号。未见其人,已闻其声美国有两大股票交易所,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主要是传统公司。新兴公司大多在那斯达克上市。那斯达克的英文是“Nasdaq”,总部设在首都华盛顿。但如果说新兴公司是在股票市场开花结果那播种生长却是在西…  相似文献   

19.
近三十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显著进步,国力国威空前提高。本人退休后往返中美两地,寓居加州硅谷,目睹中美两国此消彼长,世事变化,感慨良多。欲问中国崛起原因,我的回答:人才开发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人才瞭望》2005,(7):75-75
在网络经济异常红火的今天,人们盛赞思科公司对于新经济蓬勃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公司的市值也一度飙升至华尔街股市的榜首。然而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思科能够成为同行业之翘楚,全系公司上下员工精诚努力而就。思科始终把员工培训当作公司的头等大事,即使是在它独占鳌头的现在,其领导层依然为如何开展好员工培训、让员工越跑越快而殚精竭虑。思科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杜家滨说,思科非常特别的一点就是员工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