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创立者。恩格斯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者,在这一过程中,恩格斯形成了自己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视角。作为解释者和被解释者的关系,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哲学理论上既有基本一致的地方,也会有所差别,不能简单地把恩格斯与马克思之间划等号。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理解黑格尔辩证法时。在对其革命性的认识;对其“神秘外壳”、”合理内核“理解方面存在着差别,但对黑格尔辨证法的态度则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
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在古希腊哲学中已经萌芽,但那时哲学关注的不是“人”,而是外部世界统一性的始基。主体性哲学是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的自身价值不断提高而被提出来的,随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提出,主体性原则成为了哲学第一原则,人的主体性开始觉醒。康德以先验哲学牢牢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黑格尔以“绝对精神”来推演整个世界,把主体性原则发挥到了极至。近代哲学既是大张理性、树立主体性的过程,也是主体性哲学走向困境而不断衰落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在古希腊哲学中已经萌芽,但那时哲学关注的不是“人”,而是外部世界统一性的始基。主体性哲学是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的自身价值不断提高而被提出来的,随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提出,主体性原则成为了哲学第一原则,人的主体性开始觉醒。康德以先验哲学牢牢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黑格尔以“绝对精神”来推演整个世界,把主体性原则发挥到了极至。近代哲学既是大张理性、树立主体性的过程,也是主体性哲学走向困境而不断衰落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费尔巴哈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没有抛弃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也没有指责过费尔巴哈哲学中缺少辩证法思想,反而提出了“费尔巴哈辩证法”的概念。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是“直观性”,而不是“形而上学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和国家批判继承并加以区分,强调了马克思将国家视为政治生活领域、将市民社会视为物质生活领域,纠正了黑格尔视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错误以及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对我国构建市民社会的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年马克思哲学探索活动中的“人”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理论活动始终围绕的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部马克思理论实际上是一门关于人的解放的科学。尤其马克思哲学,直接就是一种始终以“人”的问题为宗旨,探求人类解放道路的哲学。这可以从青年马克思在哲学上的探索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7.
高志强 《决策与信息》2011,(12):102-103
市民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洛克、孟德斯鸠、黑格尔、马克思等哲学社会思想家通过对市民阶层的深度体察和考量,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市民社会的理论范畴。本文通过对上述几位思想家的关于市民社会的历史梳理,试图阐述从传统的政治结构和权威形态中,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8.
王玉 《决策探索》2014,(4):30-3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写下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论述,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透露出马克思创建的哲学不仅仅只是要去解释世界,而最重要的是要用人的实践活动去改变世界。笔者认为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与传统哲学是有本质的区别的,马克思的哲学是以实践为思考与理论基础,从根本上把哲学与实践全面地联系起来,切实地做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面的人的哲学。  相似文献   

9.
孙风青  张旭 《经营管理者》2013,(24):120-120
研究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背景与形成过程,绝不是出于单纯的历史兴趣。对这些哲学背景与创立过程所做的阐释,和对唯物辩证法理论本身所做的解释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另外,它们对下述问题的解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之间的继承问题,马克思早期著作的成熟程度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总体逻辑可以从公民社会的角度进行考察。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方法论上开始对从单纯经济的角度来把握资本主义进行了反思,在学术背景上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转向了西方政治哲学和文化社会学。这一转变,表现在公民社会问题上,就是把经典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基础的视角来理解公民社会,转换到从文化与上层建筑的视角来理解市民社会。这就是作为公共领域的公民社会。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就转变为公共领域的文化领导权问题。从葛兰西的“阵地战”到哈贝马斯的“第三条民主”道路等问题,之后形成的与卢卡奇传统不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开启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潮。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治理核心价值的观念表达,伦理形态与社会治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延续了制度构建下的社会治理理论,以制度设计的方式将资本作为社会治理的展开逻辑,并使受资本统驭的人逐渐丧失主体性而成为资本牟利的工具,导致当代西方社会治理的制度安排缺乏合法性基础,难以摆脱社会“不可治理性”困境。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善治模式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嵌入“国家—社会”的二元结构,将现代化的发展逻辑融入社会治理的制度设计,在社会治理的制度安排上实现了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超越了西方社会治理的理论预设。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哲学中有一个风趣而又富于哲理的命题即“理性的狡狯”(或译为“理性的机巧”)。他说:“理性是有机巧的,同时也是有威力的。理性的机巧,一般讲来,表现在一种利用工具的活动里。这种理性的活动一方面让事物按照它们自己的本性,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削弱,而自己并不干预其过程,但同时却正好实现了它自己的目的。”(《小逻辑》第394页)在黑格尔《历史哲学》中,他把“理念”比作狡猾的狐狸,躲在幕后,让事物彼此斗争,互相削弱,互相消耗,而自己坐享其成:“理念”这个狐狸“驱使热情去为它自己工作,热情从这种推动里发展了它的存在,因而热情受了损失,遭到了祸殃——这可叫做‘理性的狡计’”(《历史哲学》第72页)。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即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中国共产党基本的执政理念,也是其执政理念的核心。 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人”指的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实践哲学的“以人为本”,意味着人的解放只有在现实的历史运动中逐步实现。 西方人本主义在对人和人的价值的肯定和认可上,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但它与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在哲学基础、提出的方式和现实意义上都有着根本的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其实就是以民为本,它虽是封建君主为维护其统治所进行的政治策划和政治主张,但不能因此而全盘抛弃,而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近代以后,前进的步伐开始放慢,并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原因究竟何在?通过总结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可以发现:我国社会发展缓慢和落后的深层文化原因是── 一、重“天命”而轻“人力”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要受一种核心的文化理念的支撑和引导,这种理念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命运。中国古代的哲学是研究人和社会、人和人的关系的伦理哲学或人生哲学,它为人生和社会提供的理念主要是“仁”、“义”和“情”。它要求世人追求中庸平和、安分守己、顺从、听天由命、谦容不争、安贫乐道、不为最先和忠恕等。不容否认,以这…  相似文献   

15.
一、近读湖北大学《领导科学论坛》编辑部副主编王修和同志的论文集,论文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黑格尔哲学的评说;二是领导科学方面他所写的论文。我浏览了他的哲学论文,深佩他的理论勇气。我记得毛泽东同志1955年曾有一段口头指示:“我同意在北京大学开设黑格尔的哲学课。”他甚而引申说:“可以出版蒋介石的文集。”他说:“这样做,可能会有人学了之后走入歧途。但更重要的成果,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的口头指示,表达了我们领袖对信念的坚定性,也完全符合列宁的教导。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说:那些认为:“只要学习共产主义小册子,学几句共产主义的简单结论,就能成为共产主义者的人,只能变成最愚蠢的夸大狂。”果不其然,中国“文革”前,林彪主使编写的“毛主席语录”,不仅使中国很多人成为愚蠢的夸大狂,而且受林彪的愚弄和蒙蔽,成为林彪阴谋实现篡党篡国野心的俘虏。回顾历史,我就深佩王修和的理论勇气。他研究黑格尔哲学,没有使他成为唯心论者,反而使他坚定地信仰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用马列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观察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指导他研究领导哲学和领导科学。我想,王修和的深厚的哲学底蕴和他的理论勇气与创新精神,恰恰是我们许多研究领导科学的学者,应当认真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研究的中国视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全球化”在这些年中成了世界各国的一个时髦术语,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后,西方学术界有影响的流行理论或迟或早都会在中国学术界引起反响,如现代化理论、后现代理论及全球化理论。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国家流行的现代化理论直到80年代才开始在中国学术界引起热烈的关注,但90年代初在西方国家流行的全球化理论到90年代中期就已经成为中国学者的热l’J话题。这一事实本身就是对全球化的绝妙注解,它表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事实和发展趋势,它无情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作为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创立新世界观的一部重要著作。尽管该书的某些论点可能还不成熟,在表述上还存在着费尔巴哈、黑格尔哲学术语的影响,但勿容置疑,该书在批判地考察以往哲学的基础上阐述的基本理论观点,特别是关于自然界的理论,奠定了新世界观——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认真学习和阐发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本质,澄清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和误解,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析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小 《管理与财富》2008,(12):144-144,F0003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理解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从交往的内涵、交往与人类社会存在及其发展关系等问题入手,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交往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之一,是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一个基础理论。葛兰西根据西方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的变化,对市民社会的概念及本质,市民社会的构成、市民社会的运行方面对马克思的思想有显著的发展。分析比较二者的思想,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挖掘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首先发现、恩格斯作了系统阐述的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学说,与马克思发现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一样,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在人类思想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然而,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都把思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阐述,说成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并拙笔撰写了这篇论文,以从原著本身求索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阐述的本义。一众所周知,恩格斯在其晚年名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哲学的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