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的盛宴》一片上半段围绕刘邦和项羽,下半截围绕刘邦和韩信。在西方民主政治那一套游戏规则下,从政者要拉拢选票,争取群众支持,便得施展浑身解数,展现领袖风范和魅力。但中国官场的生存之道,恰巧相反,收敛锋芒,甚至让人看扁自己,才是从政的不二法门。因为在一个封建王朝内,从政不是要向百姓争  相似文献   

2.
宋璇涛 《决策探索》2014,(19):85-85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中组部部长赵乐际近日在三个干部学院开学典礼上讲话时,殷切希望各级干部“做良好从政环境的营造者”。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是党中央治国理政、从严治党的一剂“良药”。环境营造靠人人,良好环境利人人;环境影响人,环境也塑造人。  相似文献   

3.
博士从政对于加强欠发达地区政治文化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富有积极意义,但是现实中,欠发达地区博士从政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博士从政加剧了当地的仕途竞争,落后的政治文化与狭隘的社会心理相纠结,加之从政博士经验欠缺,构成了欠发达地区博士从政的巨大障碍。摆脱这种困境,应该建立有利于从政博士成长和干事创业的公平的竞争机制,引导人们从落后的官场文化中解放出来,从而借助引博从政这一契机,实现欠发达地区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
何忠洲  杨中旭 《领导文萃》2006,(10):118-121
挂职干部,作为官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却承担着重大的“政治任务”在外界的视野中,更多看到的是知识分子挂职当官,但事实上以一种特别的面貌,挂职干部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已司空见惯。而随着新一轮党政大换届,更多的干部开始按照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奔赴新的工作岗位挂职锻炼。挂职干部的“特别任务”“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郡。”挂职从一开始就是和锻炼干部相联系的。“别看我是博士,书读得比地方的基层官员多,但我到了当地,就只是一名小学生”。陈昕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副研究员,曾经在1997至2000年间…  相似文献   

5.
王运宝 《决策》2008,(2):54-57
[湘·官·人] 2007年的湖南官场,一场变革正悄悄地运作和开展,这个地处中国中部的省份正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进行有条不紊地"试水"."县乡干部直升省厅"、"招贤博士后"、"外省干部空降湖南"、"湖南干部外挂粤浙沪"四大方面,成为湖南官场引人注目的关键词和新闻点,这种干部交流的创新模式也成为地方治理创新中的人力资源组合样本.被媒体称为张春贤"湖南新政"的用人大动作,范围涉及到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和四川等6省(市).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09,(23):18-18
从2002年开始,大连市纪委、监察局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廉洁从政标兵”典型选树工作,两年评选一次。至今已连续评选了四届,共有28位干部当选“廉洁从政标兵”。为体现“好官”就该得“好报”,大连市在褒奖的同时重用这些“标兵”干部,让“好官”得“好报”。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猜想     
王青 《领导文萃》2008,(1):141-146
差不多80年前,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一书中,向他的欧美读者提出了一道有趣的问题:假如中国北方和南方各出了一个不肖之子,假如都被父母一顿棍棒逐出家门;再假如浪子回头,都在20年后衣锦还乡。那么,北方回来一个什么人,南方回来一个什么人?他自己给出的正确答案是:北方回来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而南方回来一位腰缠万贯的商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从统计学上看的确存在着这一现象。中国古代帝王将相大多出在北方,而名商巨贾大多出在南方。也就是说,中国北方人更有政治军事秉赋,南方人更有商业经营才能。由此,我们可以推出一条“逆定律”:北人经商略输文采,南人从政稍逊风骚。这就是林老先生80年前的结论,我们姑且把它称为“林语堂定律”,或者叫——“林语堂猜想”。  相似文献   

8.
李秀江 《决策探索》2011,(23):24-25
“下沉”到地方任实职的干部对当地的政治生态和官场格局产生了微妙的影响,他们政策性强,理论水平高,对破除官场裙带关系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他们也同样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由2003年“非典”事件发端,时任卫生部、北京市两名省部级干部及上千名官员因隐瞒疫情或防治不力被查处;从中石油集团、北京密云县、吉林省吉林市、湖南嘉禾市、安徽阜阳市等地官员因重大责任事故或违法违纪事件纷纷“下课”,到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中,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辞职,中国政坛的问责之风悄然兴起。领导干部问责制是中国新一轮政治改革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正官场负能量是败坏党风和干部作风的始作俑者,可谓反腐败、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年轻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要始终做到立场不移、信念不改、本色不变,就要抵得住官场负能量的诱惑,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的事业的抉择。一、官场负能量的诱惑政治诱惑——仕途发展上,想比别人提拔更快一步一些干部认为,官场如赛场,如果起跑慢了,即使中途发力,也可能被别人甩在后面。在官场上,确实有一些干部不是靠能力、实力和人  相似文献   

11.
面对普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现实和责任,企业家是否拥有自己虔敬的政治期待?应该是有的。在西方,没有一个资本家会告诉你说,他是为利润生活的。在中国,自古以来的商人的伦理也不是金钱至上的。中国传统中有“义利之辨”。商人精神里包含着“济世”的使命感,更有所谓“儒商”和“商而优则学”,近代中国有许多人奉行“实业救国”的理念。当代中国更有许多人是“弃官从商”,因为谈改革不如干改革,他们干得很成功。中国人从骨子里潜孕着“士志于道”的文化传统,一个人有了一些社会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的成就,他就可能从传统中很自然地接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义承当。当然,企业家还是企业家,他们造福社会的方法就是把企业做好。一些企业家不说企业家该说的话,而是动不动就唱高调,办企业不是向市场看齐而向政治口号看齐,这一类型的企业家事实上是最缺乏理想和政治期待的。做企业的人清楚,单纯的经济环境并不能自发地产生出完善的公司,公司的合法结构和它的目标依赖于商业文化和商业的组织结构,而这些东西又依赖于更广泛的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精英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家有理由希望企业、社会和政治之间在信念上形成相当同质的期待。  相似文献   

12.
郑州市自2001年下半年实施引博从政以来,共有一百余位博士到郑州市担任副处级领导职务。郑州市的这一举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引博从政优化了干部结构,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有人认为引博从政导致人岗背离,是一种人才资源浪费,也就是对博士能否做好官表示怀疑,提出了博士能否适应社会的疑问。为此,有关媒体发起了“博士适应社会,还是社会适应博士”问题的讨论,笔者作为郑州市引博从政的一员,对此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看法。一、社会培养了博士,博士应引领社会“博士适应社会,还是社会适应博士”这个问题以两分法的思维…  相似文献   

13.
《决策探索》2014,(21):84-84
好环境可以改造人,坏环境也可以改变人。政治生态好,坏人不敢做坏事;政治生态不好,好人也会做坏事。在个人定力与从政环境的关系上,有三句话我觉得有道理:一是常在河边走不湿鞋,难;二是出淤泥而不染,更难:三是船晃人不动,难上加难。如果我们能挡住河边的水、清除池塘中的泥、把稳行进中的船,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干部,这就是从政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水利厅厅长汪洋湖从政40多年,历任公社党委书记、县委书记、秘书长、厅长等职,每换一个职位前,他总是对以往的遗留问题和尾巴加紧清理。不少人对此不理解,汪洋湖却说,当共产党的干部,一不能偷懒,二不能糊弄,三不能把矛盾推给下一届班子。要踢好“后三脚”嘛!  相似文献   

15.
陈福民 《领导文萃》2007,(11):161-163
所谓“官场”,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帝王集权政治相互作用之下的产物。它类似于鲁迅所说的“无物之阵”,奉行着大家都心知肚明又不肯说破的种种“潜规则”。维持这个官场的要害是一己的私利,为了私利厮打得你死我活却没有人对公共事业负责(为了这个私利,高士奇不是连皇帝老儿都敢糊弄吗?)。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政府和资产阶级的腐败令法国人痛恨不已,所以有“为一块牛排出卖巴黎”的激烈讽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实际工作中加强改进政治机关工作作风的相关问题,关键是从人的因素入手做工作,紧贴作风建设要求,政治机关干部当练就“十心”。  相似文献   

17.
在陈嘉庚以前,在中国社会的价值天穹中,商人总是一抹晦暗的浮云,只能做其他阶层的理想人格与事业成就的灰色陪衬。吕不韦权倾天下也好,石崇富可敌国也罢,都得在“为富不仁”的舆论中低人一头。细读史书,其实历代商人精英的动人事迹并不少见,却从来没有感动过整个民族的情愫。 “陈嘉庚现象”改写了这一切。在谁都知晓他是一介商人的情形下,依然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地辉煌上升,可以说是君临天下。如果人们试着评选20世纪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的话,陈嘉庚绝对名列前茅。中国人第一次毫无争议地被一位商人感动了、折服了。冲着这空前的“陈嘉庚现象”,“闽商”概念的份量之重、内涵之深,恐怕可以说远远超越了“徽商”、“晋商”与”浙商”……  相似文献   

18.
龙敏飞 《决策探索》2009,(21):12-12
最大博士群不在高校在官场,说到底还是一种学术不端,当行政力量可以换取学术头衔时,学术界的浮躁之风、各种不合情理的学术氛围,也自然而然出现并泛滥了。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近日在杭州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据了解,官员凭借手中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在博士考试中“脱颖而出”,甚至有的官员连正式的大学毕业学历都没有,却能一帆风顺摘得“博士帽”。  相似文献   

19.
引咎辞职 中国政坛刮起“问责风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羽 《决策探索》2004,(7):56-58
2004年4月,中国官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多名中高级官员因不同的责任事故相继引咎辞职。“引咎辞职”这一现代管理中的行政机制.第一次被大规模地引入到了我们的政治生活中。这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引咎辞职”就它的本意而言,是高层官员受到了舆论和公众的压力.以致产生道义上的愧疚感,进而辞去重要的职务。据统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读完《领导科学》2004年第13期舒安娜同志的《体验从政》一文后,感觉这是一篇佳作,反映了作者从政8年来的心路历程。我虽然没有当官的经历,但能体会到轻松、简单、洒脱带给作者心理上的愉悦和政治上的进步。作者在从政过程中能够正确处理权力和责任、地位和荣誉、欲望和动力的关系,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正是由于她用心从政、用心写作,我们才得以欣赏到这么一篇佳作。但愿有更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当官无架子、当官当得“傻”,不被金钱奴役、不被名声拖累、不被权力束缚。《体验从政》是佳作$中共重庆梁平县纪委@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