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向来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建立适应当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体制,这是对经典的社会主义观的重大突破。从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这块土地上所构建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使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机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总格局。这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创举。一、由市场和计划并存归一于计划经济近代中国是一个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国,前现代经济占主要地位。至30年代,全国农产品商品率的总体水平约为1/3,只是在交通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才有约3/5的农产品用…  相似文献   

2.
李琳 《决策与信息》2009,(3):145-146
市场调查与预测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诞生,目前已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然而在现阶段,市场调查与预测公司经济面临尴尬的局面,出现了市场调查与预测正在远离中国企业这一严重问题,阻碍了中国市场调查与预测行业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二完善企业管理机制,三提高市场调查与预测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关键问题,是要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及其相互关系。改革的方向是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加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改革的市场取向,是社会主义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我国近几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关于计划和市场的争论,在我国已持续了十多年,几经反复,最后将我国的经济体制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由政府直接经管企业、直接分配人、财、物的那种计划经济体制,逐步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使企业进入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改革自1978年启动以来,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的格局基本形成。然而,在如何将中国经济改革推向前进的问题上, 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议。一种主张向左走的意见是,凡是非公有制经济就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会损害全社会的利益,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就是要对非公有制进行抑制,不然公有制经济就必  相似文献   

5.
王美琴 《领导文萃》2008,(12):20-24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统一的“高福利”性的社会保障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纪彭 《领导文萃》2014,(6):79-81
正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从苏联照搬过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当时,在党内享有与邓小平几乎同等地位的元老陈云仍然主张计划经济。他提出"鸟笼经济"。按照陈云的话,就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当时党内高层基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计划经济不可能覆  相似文献   

7.
张世平  佘春树 《决策》2001,(1):42-43
安徽省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曾先后对部分县及县级市进行过综合改革试点,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是否还要把县域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单独提出来?答案应当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吴晓波 《领导文萃》2010,(16):96-98
1988年的“物价闯关”失败,是中国经济改革史上最让人沮丧的一个事件,它的搁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现代化的路径。根据吴敬琏的回忆,在1988年2月的十三届二中全会前后,理论界曾发生过一次关于通货膨胀的争论。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建立的过程是缓慢而谨慎的,经历了3个阶段: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阶段、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科学论断.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理论上彻底解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是当前中国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争论。在对时下流行的观点进行总结后,发现多是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抄袭的观点,并未深入结合中国的实际,特别是忽视了中国已经建立了初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讨论必须被纳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框架下讨论才有意义,脱离历史和社会制度的抽象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讨论只能是幻想。本文在对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近30年的演变进程进行总结、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的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未来设想。  相似文献   

11.
1978年以来,中国围绕改革话题进行过三次大争论:1981年到1984年围绕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争论;1989年到1992年围绕中共十四大关于建立市场经济的争论;2004年至今的围绕改革方向与路径的争论。今年的“两会”,是中国发展战略正式转型的标志。在这个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全面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也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对如何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作者提出要以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为主线;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理论框架。同时作者认为,习近平关于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提供了基本范式;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为研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市场经济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模式的有机结合,有其独特的一面。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项目与规模继1993年后又一次急剧扩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已有文献多是研究FDI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包括社会主义市场里的商品经济和掺杂在其中的计划经济。本文将选择市场经济予以单独分析。本文先是分别介绍了中国市场经济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发展现状,再从优劣两面分析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针对劣势影响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雪静 《决策》2012,(6):95
县委书记卢天宝,一个敢想敢干敢作敢为的政府官员。尽管年近五旬,却以过人的胆识和气魄在秋江县城经济十分窘因的情况下,带领党政一班人大刀阔斧搞城建他的“想干事就有钱,不想干事就没钱”的理念无疑是一剌强心针,成为调解矛盾挑战困难的定音鼓当文化与经济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力排众议拍板建造了当代草圣木月文纪念馆二期工程、支持开发了舍有二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的温泉,把秋江县打造成“城在林中,林在楼中,人在绿中”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确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将分散的农户经济看作农村市场的微观基础。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则把农民推向了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国几千年农业传统文化造成了我国农业中间组织供给不足,农户市场地位弱小,大多数农民处于无组织状态,势单力薄,他们没有力量同外部巨大的市场实现有效地对接。新兴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能将广阔的农村市场与外部市场,乃至与世界市场进行有效地衔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之时,西方主流经济学(以下简称"西方经济学")认为,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实行以全面自由化、私有化为核心的激进式改革,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由于实行了激进式改革将迅速走向繁荣,而中国由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实行渐进式改革而将走向失败。但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俄罗斯东欧经济衰退、停滞的现实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未定稿     
国企改革,按既定方针办杨启先认为,国企改革可以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方针,推进产权改革。改革开放以前就不用说了,改革开放以后,上世纪 90年代经过了一场争论,最后没有解决问题。80年代争论的是搞活企业,从 1983年、1984年开始就争论究竟是走股份制还是走承包制的路子,最后也没有解决问题。90年代以后又争论国有企业改革究竟是搞制度创新,还是搞加强管理,又搞了十来年,还是没有解决问题。现在争论是究竟搞职业经理人的制度,还是搞产权改革。这个问题没有必要争,因为在产权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根本就搞不起来,搞起来也是假…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之时,西方主流经济学(以下简称“西方经济学”)认为,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实行以全面自由化、私有化为核心的激进式改革,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由于实行了激进式改革将迅速走向繁荣,而中国由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实行渐进式改革而将走向失败。但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俄罗斯东欧经济衰退、停滞的现实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70年代末中国需要“乔厂长”,80年代需要“李向南”,90年代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于是,“吴市场”(吴敬琏)、“厉股份”(厉以宁)、“杨承包”(杨培新)、“曹破产”(曹思源)等一批经济学家浮出海面,成了中国经济舞台的“明星”。此话不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近日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改革论坛,经济学家结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回顾了25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并为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出谋划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建设一个好的市场经济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定局。我们要争取的是一个规范公正、有利于大众的市场经济。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也会出现岔道和弯路,其中之一就是离开建立规范、公正、有利于大众的市场经济方向。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