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涛  莫志斌 《云梦学刊》2013,34(1):54-58
李达史学思想是李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李达思想众多研究领域中,李达史学思想研究稍显单薄,但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主要集中在李达的唯物史观研究,李达与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史问题研究,李达的社会经济史研究,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影响研究等四个方面。李达的史学思想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阶段,20世纪30年代;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文化大革命”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末;第三阶段是繁荣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不过,李达的史学思想研究仍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第一,缺乏从史学理论的高度对李达的史学思想进行整体的考察和系统的概括;第二,缺乏从史学近代化的视角来考察李达史学思想的地位;第三,缺乏对李达的史学观和史学方法及其运用方面的研究;第四,缺乏将李达与同一时代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李达早期活动的全面考察,可发现李达是从爱国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其转变时间和标志.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重视史学是李达学术思想的一大特色。李达认为史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他说:“历史很重要,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社会科学的中心一环”①。虽然李达主要不是历史学家,但作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其史学思想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李达的历史理论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有三李(李大钊、李达、李汉俊)并称之说。三李的学说各有特色。李大钊主要宣传了唯物史观。李汉俊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见长,李达则以科学社会主义为…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2015,(11)
李达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先驱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教育家与政治宣传家。笔者将李达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涯分为六个阶段,分别介绍了在批驳与创立、建党与宣传、革命与形成、斗争与成熟、统战与深化、解说与捍卫各个时期中,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入挖掘李达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启示我们要在与各种反动思潮针锋相对的批判斗争中推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理论研究的系统化精深化与宣传教育的大众化通俗化相统一,要注重具体方法上的实践性与价值取向上的超越性,要充分将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与主阵地的教育作用相结合,这是李达同志筚路蓝缕、笃志嗜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
李达同志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启蒙思想家,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上,作了不少贡献。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宣传、阐述,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早在建党前夕的1920年开始,李达同志就主编《共产党》月刊并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号召“举行社会革命,建设劳工专政的国家”。建党后不久,1921年9月,他主持党的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著作:《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马克思的另一部关于国家学说的重要著作《哥达纲领批判》早期的中译本:《德国劳动党纲领栏外批评》,也是他翻译的。直至三十年代,他编写了《社会学大纲》,进一步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综观李达论著,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介绍,突出的有三个方面,即:①重视和强调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科学性;②系统地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③突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志红 《学术探索》2012,(12):113-116
李达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赢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是启动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以经济现代化为核心,涵盖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李达的现代化思想体现了近代中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向往和追求。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化思想伴随着李达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不懈追求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革命策略思想从19世纪40年代起,经早、中、晚三个时期,历时半个世纪,通过不断丰富、修正和发展,到19世纪末形成较为完备的无产阶级革命策略思想理论。其中早期革命策略思想非常重要,它既是恩格斯整个革命策略思想的开端,又是我们理解其思想发展过程的入门处。  相似文献   

8.
俞祖华 《天津社会科学》2023,(2):156-165+176
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转折年代。觉醒年代的先驱者尤其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内部旧式革命与外部新式革命的思考,促成了中共创立前后革命话语的转换:从“中产阶级主其事”的“中等社会革命”“法国式革命”到以民众为主力的“国民革命”“俄罗斯式革命”;从反对清王朝的政治革命到“反对孔教”的思想革命、再从“反对孔教”的思想革命发展到反帝反军阀的政治革命的两次转向;从民主主义革命话语到“即行社会主义”话语,进而认识到现阶段“仅能行向国民革命”即民主主义革命。革命话语传播则从启蒙者的“革命”精英话语转向“到民间去”的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9.
郭丽萍 《理论界》2004,(3):185-186
本文通过陈独秀个人革命思想发生的三次重大转变和对革命思想的传播活动的总结,论证其革命思想对创建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早期政治思想,是指毛泽东从少年时期,至1920年底基本实现马克思主义转变以前的思想。青年毛泽东博学多思、涉猎广泛,但对他早期政治思想影响最深的则是在历史上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本文力图从儒家文化的民本思想、政治忧患意识、政治平等思想三个方面,来较为深入地探讨儒家文化对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早期政治思想,是指毛泽东从少年时期,至1920年底基本实现马克思主义转变以前的思想.青年毛泽东博学多思、涉猎广泛,但对他早期政治思想影响最深的则是在历史上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本文力图从儒家文化的民本思想、政治忧患意识、政治平等思想三个方面,来较为深入地探讨儒家文化对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道同志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新四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纪念他诞辰110周年之际,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黄道同志为什么能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通过对黄道同志早期经历和参加革命斗争的史料分析研究,有以下三点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早期政治思想,是指毛泽东从少年时期。至1920年底基本实现马克思主义转变以前的思想。青年毛泽东博学多思、涉猎广泛,但对他早期政治思想影响最深的则是在历史上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本文力图从儒家文化的民本思想、政治忧患意识、政治平等思想三个方面,来较为深入地探讨儒家文化时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周恩来在南开求学时期开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这一历史时期,着重分析、研究周恩来早期军事思想的萌芽和发展。从其对革命武装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创立新型革命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周恩来对革命军队建设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评价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如何估量费尔巴哈在马克思思想转变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我国学者分歧较为严重的问题.以“费尔巴哈哲学所达至的理论高度与马克思的思想转变”、“费尔巴哈、青年马克思与人本主义的关系”、“形而上学批判、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等问题为线索,可以对相关分歧进行梳理.考察费尔巴哈与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关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重视费尔巴哈哲学的内在矛盾与理论张力;把考察“马克思的阅读”与“阅读马克思”结合起来;着力找寻马克思与其他人的“同中之异”、马克思思想历程中的“异中之同”;在明确唯物史观的多层次性的前提下,重新考察马克思的思想转变、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16.
丁玲与萧红的小说呈现出不同的思想风貌:一,丁玲的个性意识与革命意识相互交错、此消彼长;萧红由一位激进的左翼作家转变为自由撰稿人。二,丁玲顺应主流意识需要刻意展示农村革命进程与农民心理变迁,萧红关注东北农民的生存境遇,显示出革命意识与民族意识觉醒。三,丁玲依据政治理念,从社会分析角度对生活作出评价;萧红从生命体验出发描摹农民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早期的工人阶级主要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产业工人;在后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雇佣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一并纳入了工人阶级范畴;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基本的动力,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传统工人阶级比较出现了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当代工人阶级从身份象征转变为职业概念;当代工人阶级和资产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工人阶级出现了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对李大钊早期思想的研究,目前仍存有一些薄弱环节,如李大钊立志救国救民,"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的起点问题,即李大钊"矢志"于何时?他是如何从拥护立宪转变为拥护革命的?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作为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他早期的哲学思想已经含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他的宇宙无限的思想,时空观、发展观,都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李大钊哲学思想的精髓是,以宇宙无限的唯物主义思想,宣传革命进取精神;时空观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宇宙的本质是物质的无限发展过程.李大钊的社会历史观经历了由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转变过程.李大钊哲学思想的发展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紧密地联系着,并自觉地把哲学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无产阶级观念的早期展开是以知识分子创造性引入的阶级分析为前提的。根据无产阶级观念所指代的重点社会群体,其早期展开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辛亥革命之前指需要同情的平民;此后至十月革命胜利指得到尊重的劳工;之后四年迅速转变为具有世界眼光的革命团体。无产阶级观念的早期展开是知识分子为改造中国社会而不断寻找革命主体动力的过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引入与传播无产阶级观念,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迅速传播与发展奠定了知识与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