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增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在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中, 有着不少合理因素, 加上他有比较丰富的办学和教学经验, 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论体系。主要是主张全面发展、反己责善、教学相长、独立思考、着实躬行、因材施教、就近取譬、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少而精熟等。这些方法, 都值得现代教师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兆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自称阳明子,人称阳明先生,明朝浙江余姚人.出身官僚地主家庭,他通过科举得到官职,历任兵部主事、龙场驿丞、江西巡抚、两广总督兼巡抚等官职,虽然中间一度受过宦官刘瑾的迫害,但不久又受重用,官运亨通.他忠心维护明朝政权,曾镇压江西南部的农民起义和广西少数民族反明武装.平定封建统治内部权势斗争——宁王宸濠“叛乱”.他一生的政治生活,都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但他在哲学、教育和心理学思想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值得研究,本文着重研究其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王守仁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教育思想以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天性为基本原则,王守仁与卢梭在不同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均提出自然教育的主张,对传统教育忽视儿童天性的弊病进行深刻的批判.两者对教育史造成了不同影响,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仍然没有脱离传统教育的范式,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却成为西方新旧教育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4.
明代中叶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王守仁的儿童教育主张至今仍有非常积极的进步意义。他主张教育儿童应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导儿童性情,促其自然发展,反对摧残儿童天性的传统教育方法。作者根据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从教育教学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6.
7.
8.
杨守仁教授,当代农学家、教育家,中国籼粳杂交育种理论和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的奠基者。在50余年教学、科研生涯中,孜孜于水稻事业,开拓创新并创建和实践了大量育种栽培基础理论,成就卓著。 相似文献
9.
王守仁的儿童自然教育思想是以“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心即理”的心学理论作为其思想的基础,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他以树为喻,认为儿童的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这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本文主要通过解读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即教育要顺应性情,因材施教,注重独立探索等。其思想对当今幼儿家庭教养方式的启示为:清晰认识儿童,把握自然生长规律;随人分限所及,对儿童有适度期望;尊重而非压制,创造和谐家庭氛围;注重德行习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重视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树立榜样;着重实践探索,锻炼儿童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王守仁是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对于他的军事成就历来研究较少,本文主要从他少年显露出来的军事才能,破山中贼,破心中贼,以及平宁王之乱几个方面来展示其非凡的军事才能。 相似文献
11.
于海量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2)
明朝中期 ,政治腐败 ,宦官专权 ,道德沦丧 ,农民起义连绵不断 ,封建统治受到严重威胁。作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 ,王守仁要人们做到言行一致 ,把知和行统一起来 ,并积极倡导力行 ,强调要在“事上磨练”。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虽然建立在心学理论基础上 ,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知行关系的积极阐述 相似文献
12.
王守仁在常德的诗歌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颂成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1):69-72
王守仁谪龙场经常德共创作 13首诗歌。其思想特征为 :经过系狱遭贬的痛苦经历之后 ,对官场的勾心斗角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 ,但又无法放弃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初衷 ;在特定山川景物启迪之下 ,经常产生归隐山林的情绪 ;随着贬谪生活的结束 ,归途中产生了一种韬晦得时、潜龙将飞的愉快心情。其艺术特色为 :感情浓郁 ,兴寄深远 ;写景状物 ,山水生辉 ;结句点题 ,水到渠成 ;巧发议论 ,意味深长。王守仁在常德的诗歌创作是我国迁谪文学中一笔有着重要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3.
杨翠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2):57-59
明末清初,随着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不断深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市民阶层在一些地区的先后出现,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曾出现过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的出现,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原因,但与王守仁心学思想的构建及其从事的教育活动,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莫家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6)
《明史》载:“广西瑶、壮居多,盘万岭之中,当三江之险,六十三山倚为巢穴,三十六源踞其腹心……而田州、泗城之属,尤称强悍。种类滋繁,莫可枚举。蛮势之众,与滇为埒。”顾祖禹亦云:“昔人言,广西之境,大约狼人半之,(?)僮三之,民居二之。”“狼人”即是明代壮族之别称,居住在桂西土府州县之中。可见有明一代,壮、瑶族人口占当时广西人口约80%,分布极广;而汉族人口仅占20%,居少数,多分布在桂东和桂北,少数杂居在桂西的壮、瑶族之中。 相似文献
15.
管敏义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2)
王守仁善于从政治角度去处理军事问题,在战争指导思想上十分重视谋略,在建军思想上强调选将用将,并将因材施教原则应用于军事训练.他将心学运用于军事之中是其军事思想最具特色之处.阳明心学虽属唯心主义体系,他的军事思想却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6.
杨友庭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墨子的教育思想鲜为人知。对墨子的教育思想重新加以研究,探寻它的内容、渊源及其衰亡的原因,对于弄清我国古代教育史的演变与发展,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杨义银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王守仁哲学思想的内在启蒙价值杨义银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我国封建社会学术界内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标志即以王守仁所开创的王学的兴起。自嘉靖至晚明,王学风靡天下,成为一股与官方程朱理学相抗衡的强大的社会思潮,具有突破教条、蔑视礼法、解放思想、冲击封建藩篱... 相似文献
18.
王守仁是明代大儒,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影响至今。他传奇的一生兼有立德、立功、立言的特点,被称为封建时代的完人。由于其特殊的贡献得以从祀孔庙,成为官方认定的经世大儒。学界关于王守仁从祀的过程研究较多,但对于其能够得以从祀的原因还少有详细梳理。可从王守仁个人理想、主要成就、外部保障及学说的时代性等四方面来论述厘清这一问题,这对于研究王守仁的历史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1)
唐伯元是明代潮州颇有影响的学者,他反对王阳明的“心学”之说,倾向于荀子的性恶论。本文以文献资料中有关他的哲学观点与治政为学观点的言论材料为据,力图阐述其“心”在善“性”与恶“身”之间的哲学思想和“君子正己以先人.亲贤而容众”的政治思想,以及南北互补的诗歌观、道德观。 相似文献
20.
史铁良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3):113-116
王守仁被贬贵州龙场驿,来回均经过湖南醴陵县,在醴作诗四首,反映了旅途环境的艰险、寻求解脱的心理及僧人的纯朴,也有对寺庙如画风光的描绘。这四首诗都与佛寺有关,主要原因是王守仁的思想深受佛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