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元干(1091-1161),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芦川老隐,又号真隐山人,永福(今永泰)人.南宋前期著名词人,尤以豪放词著称.张元干继承和发扬了苏轼词的豪放风格,在南宋前期国家危难之际,将民族恨和爱国情融于词中,力扫形式主义的华丽词风,成为上承北宋苏轼、下开南宋中期辛弃疾的豪放词派关键词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宋代是词的时代,继柳永创慢词之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开创豪放词风,黄庭坚踵武其后,形成了豪放清雄的格调。他们开启了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陈亮的词思,百川汇河,豪放派遂蔚为大国。  相似文献   

3.
张元干诗学江西,思想上也与江西诸人相近.南渡之后他援江西诗法入词,形成了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的新风尚;时代的巨变和个人遭际使他将感慨悲凉的情绪纳入歌词;为了加大词的容量,创作中他又大量使用经史子集以及佛典中的典故,从而形成了南宋词的一大代表性特征.张元干词的这一系列新变使他开南宋词坛一大宗--辛派词人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张元干作为南渡词人群体中极少数直接亲身经历了汴京保卫战,并且自身的命运与宋室南渡结合非常紧密的士人,其思想和词风在南渡前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本文试图从张元干的经历,追寻其心路历程,重点探讨南渡这一特殊经历对其人生和创作造成的影响,揭示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靖康之变,宋室南渡,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变化,士人的心理世界也随之生变。爱国主义精神、理性意识、闲逸心态共同建构了南宋士人的心理世界。词至南宋几乎为士人所独享,士人们的心灵世界无疑会直接影响到词风的形成。于是,在士人们旋律不一的复杂心态的影响下,豪放、风雅、疏狂成为南宋词坛的主要风格。从南渡词人张元干、朱敦儒、陈与义到中兴词人张孝祥、辛弃疾、陆游;江湖词人姜夔、吴文英;再到遗民词人周密、张炎,等等,这些南宋主要词人的作品无不或轻或重、或隐或显地呈现了这样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豪放词并非苏轼始创,柳永曾作为先驱为宋代豪放词创作开山导路.柳永凭其豪放特质作词,以丰富题材拓宽了豪放词的表达空间,以独特手法提供了豪放词的表现范式,以雄壮背景赋予了豪放词高远壮阔意境,以沉雄狂放风格树立了豪放词俊逸风骨典范,以《望海潮》、《双声子》等壮美雄放之词开北宋豪放词创作之先河,为宋代豪放词创作绘制出写作模板典范.其于豪词创作的领导性巨大贡献,促成北宋豪放词问世后能在当时词坛形成一股豪词创作风气并逐渐发展兴盛.因此,柳永实际上已经以宋代豪词创作开拓者、领导者的姿态成为引领苏轼、辛弃疾登上宋代豪放词坛巅峰的豪放词真正创始者.  相似文献   

7.
柳永凭其豪放之质作词,以丰富题材拓宽了豪放词的表达空间,以独特手法提供了豪放词的表现范式,以雄壮背景赋予了豪放词高远壮阔意境,以沉雄旷放风格树立了豪放词俊逸风骨典范,以壮美雄放之词绘制出豪放词的写作模板,从而为宋代苏辛豪放词的洪钟巨响吹响了前奏.  相似文献   

8.
张元干词的主要的美学特征是:豪壮悲愤的崇高美;婉约妩秀的阴柔美;情景交融的境界美.  相似文献   

9.
<正> 金源时代,苏学北行。元遗山作为一代文宗,对苏东坡尤为景仰,对他的词更是推崇备至①。他追摹东坡,大大发展了豪放词。后人往往将他与苏辛并论②,历来论者也多从豪放词来谈他与苏东坡的关系。本文只想对构成两位词人婉约词主体的言情词作一些比较,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他们词作的异同。1 言情,几乎就是传统婉约词的专利。苏东坡和元遗山都有相当数量的言情之作,这些词与他们的豪放词一起构成了他们多样的词风。它们与豪放词有一致之处,也有着豪放词所不具备的一  相似文献   

10.
密州词在苏轼词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创立了苏词乃至整个宋词的豪放之风。在全部19首词中,14首以豪放为主要倾向,其中有以豪放表现婉约、以婉约反衬豪放,又有纯粹显示豪放格调的传世佳作。密州词在题材、境界、结构、语言上都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作为晚清重臣和洋务派的后起之秀,曾为中国近代的新兴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对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的个案分析,揭示了其求大、求精、求新,自募自筹和敢于引进国外先进设备、重金礼聘人才等所体现的企业精神。  相似文献   

12.
张炎是宋元之交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剧之后,将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写入艳情词中,使其词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生活内容。张炎由一己之漂泊落魄,进而对歌妓产生一种同情之感,以尊重的目光来看待这些沦落风尘之中的社会下层女子。出现于张炎笔下的女性,一个个高雅、可爱、可亲、可敬,栩栩如生。他的艳情词成为一种雅化了的艳情词,情味深婉,含蓄蕴藉,耐人品味。正因为具有了这些新的特色,故张炎能在宋元之间翘楚东南。  相似文献   

13.
胡文英《屈骚指掌》,是清代一部考证务实、见解通达的重要注本。胡文英虽为官从政,生活却“食贫居贱、辛苦流离”,尽管其窘迫之因与屈原有异,然亦可想象胡氏彼时境遇与屈子被放逐后“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之相通处,冥冥之中引领他在《楚辞》中找到了情感寄托之地。受考据之风熏染,胡文英注《楚辞》之方法与体例多与梁启超所概括的清代朴学之特征相符。又胡氏著有《庄子独见》,其释《庄》的方法,如“时文之法”、“空言之法”、“微探之法”、“品读之法”、“自得之法”等对治《骚》多有影响。文章从胡文英的生平、所处时代及著书三方面,挖掘其关联性,继而揭示《屈骚指掌》成书之背景。  相似文献   

14.
张炎是宋元之交的著名词人。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对于张炎研究者甚少 ,从而成为词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学术界对张炎的关注越来越多 ,在研究的深度广度上 ,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些研究可概括为家世研究、生平研究、词作研究、词学理论研究。这些成就表明张炎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成长于齐鲁大地上的优秀作家,张炜小说创作体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精神。贯穿张炜小说创作始终的是儒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精神的入世精神;张炜对道家的出世精神并不赞赏,但道家文化对本真天性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观念,又使他在心理气质上本能地倾向于它,并在作品中自然体现出道家文化的神韵;张炜还自觉地从民间文化吸取营养,其小说中的民间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对大地母亲的礼赞、对民间生存意志和生存智慧的表现、对民间价值观念的提炼等方面。近年来,齐文化浪漫幻想的艺术精神对张炜的小说创作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熙载提出:"宋子京词是宋初体,张子野始创瘦硬之体",陈廷焯也曾指出:"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张先词的应社体性质,标志了词体从艳科应歌写作向士大夫生活写作的转向。在写作方法上,张先体也最早显示了词体的诗体属性,完成了由女性虚拟想像写作而为士大夫生活的真实写作,实现了由描写式向叙说式的词体句式转移等。张先体的"瘦硬",是在尊重词体别是一家内在规律之下相对而言的"瘦硬"。  相似文献   

17.
清季民初,在“国故沦胥”的同情与“西学荡灭”的反思中,文化学统的维系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章太炎先生继绝自任,以排满情绪下所受的旧学训练,鼓吹革命,保存国粹,于讲学论史中继述文明,章太炎先生的学术精神正于此中流露,而此亦成为诠解章太炎先生学术的一个文化视角。  相似文献   

18.
张九龄晚年被贬荆州,既是其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亦为其创作的转折点。虽"惟文史自娱",有孟浩然、裴迪、李泌等与之诗酒唱和,但毕竟为放逐之臣,身历楚境,直接感受到荆楚文化氛围,深受屈原的影响是其必然。综观张九龄的作品,其中充满了一种达观、超然的精神,这与他少年聪慧,潜心学植,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不无关系。"九龄风度"是"并庄屈之以为心"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张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关于他的生平与书法,史书上记载较少,但在古今的一些书论中颇有涉及,但大多比较零散。该文依据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从其籍贯、学书精神、书法成就以及他与敦煌文献的关系等方面对张芝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炎是宋元之交的一位著名词人.他转益多师,集婉约词风之大成,又吸收了豪放词风的劲健,成为宋词三百年发展的殿军.其词的艺术特色为字锻句炼、风流疏快;格调高雅、深婉蕴藉;清空峭拔、气象壮阔.张炎继姜夔之后,标举清空,为词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丰富了诗词苑囿,对词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