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大家早有所闻,至于他的书法造诣,也许知道不多。在我国历代封建帝王中,李世民(公元599- 649年)是极力提倡书法并且身体力行的一位。他  相似文献   

2.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封建王朝。它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其当时的高度文明甚至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令人瞩目的一大世界强国。正所谓“国大而政大”,提到唐朝的辉煌,就不能不提及一代杰出帝王唐太宗李世民,他的“为君之道”,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推崇。唐太宗为君之道的一大亮色就是能够虚心纳谏,在这方面堪称封建帝王的典范。虽贵为君主,但深知自己绝非完人,唐太宗曾对大臣萧王禹说过:“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得到好弓几十张,自以为再不会有更好的弓了,近来拿…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出类拔萃的封建皇帝。他统治唐朝期间的“贞观之治”,被作为由乱至治的典范而载入史册。唐太宗的文治武功是人所熟知的。但迄今为止,他只被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来评述。对他的思想,却还缺乏开掘和研究。其实,唐太宗也堪称为一位思想家。恩格斯说:“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唐太宗不正是这样的一位思想代表吗?虽然他留下的著作不多,这与他生前不主张人家编他的文集有关。但从现有的著作及记载他言行的史书中,其思想已得到了应有的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比较开明、精干的君主,是封建地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他18岁为军事统帅,24时通过玄武门政变登上皇帝的宝座,为建立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闻名于世的封建大帝国——唐朝,立下汗马功劳。在统治的二十余年中,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国势强大,出现中国历史上“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  相似文献   

5.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十分重视并且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作为巩固李唐统治的借鉴,其中之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皇太子、诸王的教育上.贞观年间,唐太宗和朝臣们曾多次讨论了“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的问题.在李唐王朝的创建过程中,唐太宗曾出生入死,备尝艰苦,对于“草创之难”自有其深刻的体会.但是当他掌握了政权以后,就认为迫切的、现实的困难问题是“守成”.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数以百计的帝王群中,唐太宗李世民号称“百代英主,千古一帝”,可算是出类拔萃之辈。他治国安邦的历史功业,开创“贞观之治”的历史经验,一直在人们的笔下  相似文献   

7.
孔见 《中华魂》2013,(3):60-60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统治者中杰出的政治家,是封建帝王中少有的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抱负的一代名君。他统治时期创下了为后世所称道的“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8.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作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的南京,许多封建统治者在这里建功立业,登上了帝王宝座。但是,历史上这里也曾出现两位有名的亡国之君,即南朝(陈)的陈后主和南唐的李后主,两位后主一样命运,均走上国破身亡的穷途末路。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政治家。他所统治的时期出现了封建盛世──贞观之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坚持忠直、博学的择人标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思想,他反复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这一思想,贯穿到他一生的政治生活。唐太宗时,统治集团人才济济,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相似文献   

10.
略述唐太宗戒奢尚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述唐太宗戒奢尚俭刘兰生,张学军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所统治的“贞观”时期,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中最有名的“治世”.他耳闻目睹了杨隋短命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亲自参加了推翻暴隋的斗争,深知创业艰辛,更知守成...  相似文献   

11.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在位23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有雄才大略的一位明君英主。他在位期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社会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依靠整个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管理国家,这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之一。以马...  相似文献   

12.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政治上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在位二十三年,革新并推行一系列政治制度,任贤纳谏,巩固国防,发展经济,使社会得以繁荣安定,被旧史家誉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文韬武略都堪称雄才。他爱书法,尤爱“二王”,对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都有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皇帝,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位23年,出现了“贞观之治”,这是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最为突出的太平盛世,也是最辉煌的一页。“贞观之治”概括地讲就是:“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马牛布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主要成就以及唐太宗前后期主要表现进行分析.唐太宗是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贞观之治的出现是与当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唐太宗杰出才能分不开的.贞观后期,唐太宗励精图治不如以前.  相似文献   

15.
唐太宗是我国封建时代有名的帝王,他励精图治、虚怀纳谏,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这些政绩的取得既是大臣们竭力辅政的结果,更是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结晶,而唐太宗本人重视对历史的认识,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则是其成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读者网站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中国历代有成就的封建帝王的统治心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他们夺取江山靠的是骁勇善战,尔后能否巩固江山则取决于民心向背。是此,中华先君尧帝,专建可通向四面八方的衢室以听取天下民意,首开太平盛世。唐太宗李世民以“亡隋为戒”,起用天下能人,虚心采纳进谏,恢复社会经济,促进民族团结,其执政的23年成为中国历史上誉声最隆的“贞观之治”。他深谙政权与民心的关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后来的一些有为的帝王无不重视获取民心,不惜履下九五之尊听取民意,以至今天还一版再版他们出大内,下江南,微服私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一位功业卓著的帝王。他不仅以武功定天下,以文德致太平,还以其诗作揭开了唐诗风流的篇章。唐太宗处在梁陈以来浮艳柔弱的诗风向唐代刚健宏阔的诗风转变的时期,他的诗风,既是对前朝诗风的纠正,也是对唐代诗风的开创。正如《全唐诗》(卷一)所评说,李世民的诗“天文秀发,沈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  相似文献   

18.
李世民史称唐太宗,公元627—649年在位。唐太宗是一个杀亲攘位的帝王,但与许多君主相比,他卓越的优长是时常借鉴隋亡的历史教训,从谏如流,建章立制,发奋图治,重视生产与民生,创造了非凡的政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贞观之治”,他以“德政”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和其政绩一样多为后世所称道,甚至对今天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在德治还是法治的问题上,李世民注重德治,又不放弃法治“德乃兴国之基”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调。从尧舜禹开创德政的辉煌政绩,经商汤、周文武二王和周公,到孔孟在理论上论…  相似文献   

19.
“贞观之治”与治吏反腐魏春艳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强盛的朝代,也是在封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中影响巨大的一个朝代。它的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贞观年间,认真地总结并吸取了隋亡的历史教训,在“安人宁国”方针的指导下,采用“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立法...  相似文献   

20.
唐太宗即李世民(公元599年——649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君主,其政绩被史学家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为了实现长治久安的统治目的,继承并发展了前代的法治经验,以法律为手段,巩固新建的李唐王朝。唐太宗以隋朝施行严刑峻法而败亡作为鉴戒,指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在于“用法益峻……不复依准科律”,尤其是隋炀帝时期,还恢复了前代已禁绝的籍没和罪及九族等刑罚,唐太宗由此得出了封建政权生死存亡的关键在于民心向背的结论,并多次引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古语。常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确定了“安人宁国”的治国方针,积极改革当时的法律制度。他诏长孙无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