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新华 《东岳论丛》2004,25(5):130-132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心是在社会中不同的人群使用语言的差异 ,社会和语言作为两个独立发展的系统 ,又相互有联系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考察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汉语的禁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就有了基础。我们把社会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禁忌语作为依变量 ,考察其间的关系。考察以禁忌语出现比较多的渔民、盗匪、帮会、江湖、戏班子、商业、普通民众为对象  相似文献   

2.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发现,社会阶层、语体是与语言变异明显相关的社会因素,西方社会语言学界对此已多有探讨.拉波夫纽约调查发现的"超越模式"和特鲁吉尔诺里奇市调查发现的"隐威信"现象已成为探讨阶层、语体和语言变异关系的代表性案例.本文通过对包头昆都仑区北方话鼻韵尾变异的实证分析,探讨西方言语社区之外的阶层和语体与语言变异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该社区居民的阶层、语体变异模式既不完全相同于拉波夫的"超越模式",也未出现特鲁吉尔的"隐威信"现象,而是呈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深圳教育学院深港语言研究所1993年8月17—20日在深圳—珠海主办了第三届双语双方言研讨会(国际),来自北京、广东、湖北、湖南、福建、海南、辽宁、贵州、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研究所、语委、语言文字办公室、杂志社、部队,以及美国、香港的代表共50多人,大会上宣读、评议论文40余篇。在前两届会议开拓道路,使双语双方言研究稳步开展起来并逐渐得到学界和社会认可的基础上,此次会议又在多向视点的研究中有所深入和拓展,它表明双语双方言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语言学中一门富有时代气息和社会价值的新兴学科。双语双方言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它在中国的形成,是以深港片语言生活中的双语双方言现象的研究开始的,其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从一开始就与国家语言规划(特别是推普策略)的制定、调整和实施联系起来,与改善双语双方言地区的语言生活联系起来,充分  相似文献   

4.
一、语言社会学的兴起语言社会学(sociology of linguistics)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后才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的出现给社会学带来了新的活力。语言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社会现象。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早就认为语言的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特性之一(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第115页)。但后来的语言学家却致力于结构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的研究。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学家们才开始注意语言的社会性质,开始在社会环境里研究语言,从而产生了社会语言学。  相似文献   

5.
刘庆伟 《理论界》2009,(3):165-166
性别的差异与语言使用者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社会语言学考察的性别差异现象,主要是因为社会结构、文化传统、语用心理等因素引发的"社会性别"现象.运用语言变异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考察语言变项和语言态度应该可以使语言与性别关系的研究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6.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思想的直接现实。从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命题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理解到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它的基本功能。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也必然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演进。历史上许多语言的分化,统一和转换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指出:“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  相似文献   

7.
潘苏悦 《学术探索》2013,(12):106-109
流行语是一种典型的语言变体,因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大,且相当部分与特定社会事件相关,正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本文以2009至2012年十大流行语为例,先总结流行语的来源,再从语音、语法和语义三方面探析其语言变异现象,以期为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8.
谷小娟 《江淮论坛》2013,(5):187-192
文章讨论商务社会语言学学科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学理依据,并概述商务领域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路径和方法,从语言语体变异研究、人类语言学、交际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研究、(批评)话语分析等商务社会语言学研究视角,梳理各个研究路径的发展脉络和及其内容、方法和主要结论,展示商务社会语言学学科的多维度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9.
丛丽 《理论界》2006,(2):194-195
隐喻不仅是语言内部的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是语言现象,思维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认知学、语言学和语言心理学等方面探讨了隐喻的认知本质。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目的语文化的掌握,所以,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文化的导入。  相似文献   

10.
<正> 方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门。在语言学的建设上,方言的研究,其重要性不下于对同系属各语言的研究;也不下于个别语言的研究。至于民族、历史、社会各学科的研究工作,也时时注视着方言。这都是人所共认的。音韵学,或叫汉语历史语音学,它的重要性表现在训诂、通假上的,表现在语源考求上的,不在这里论述;它在方言研究上也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乃至可以说它是方言研究上极其得力的引路人,不仅在方言语音研究上是如此,在方言词汇研究上也是如此。当然,音韵的研究也时时离不开方言。这也都是人所共认的。本文拟就方言与音韵的关系谈点自己的意见。重在讲这二者异时的联系,即:古韵与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现代中国语言学中的人文性研究从理论来源、研究实践、基本特点三方面作了历时性的描述。认为这一时期的汉语人文性在理论上有着中国传统语言学、西方语言学、苏联语言学三方面的来源;在研究实践上主要体现为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论文,专论性的著作是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这一时期的汉语人文性具有以下一些特点:联系的现象主要是社会文化,主要研究领域是文字与词汇,研究活动开展是零星、掺杂着进行的,缺乏独立的学术品格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从外来语看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在语言学中,外来语也称为借词,即是一种语言由于某种原因借用于另一种语言的词汇。外来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做为一种语言现象,它也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一种心智器官,语言学可采用一种自然主义的研究,人们对大脑的研究就是对自然世界的某种侧面的研究,包括人们传统上所称的精神现象、过程和状态,通过建立清楚的解释性理论来对这些现象加以深刻的理解并进行高层次的研究。乔姆斯基"语言学是自然科学"的学说既有一定的进步性,即把研究对象从研究语言转移到研究人脑(普遍语法)是语言学的一大进步,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即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的创见和发展的逻辑基础都是类比,用自然科学中已有的系统和实证科学来研究人脑得不到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语言变项中不同变式的确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社会语言学界关于语言变项中不同变式类型的确认问题研究之不足,以江苏溧水"街上话"语音变异为例,就新旧式的确认、过渡武的存在与确认问题进行实证性研究.提出构成语言变项的不同变式除旧式、新式外还存在着"过渡武"这一变式类型,并从整体音节和音节构成两个层面对"旧式、过渡式、新式"三种不同变式类型加以具体确认,充分证明在语言变异过程中在语言结构的不同层面中都存在着这三种不同变式类型.此研究无论对社会语言学研究还是对汉语方言学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琳 《理论界》2004,(1):109-109
社会语言学的着眼点简单地说,就是“使用着的语言和语言的使用者”。社会语言学在观念和方法上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具体从社会语言学的言语交际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方面略见一斑。“语言世界是由两半组成的,一半是语言能力,属于心理范畴;另一半是语言运用,属于社会范畴。”社会范畴的这种能力就属交际能力,按照海姆斯的定义就是“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那么交际能力的性质、形成和内容是怎样的呢?社会语言学是这样为交际能力定义的:交际能力是…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社会语言学有三个流派:(1)研究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的关系,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拉波夫(W.Labov).(2)研究较大的社会语言问题,如双语教育,语言计划和语言政策等,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菲什曼(J.A.Fishman).(3)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海姆斯(D.Hymes).海姆斯于1972年在《论交际能力》一书中,针对乔姆斯基(N.chomsky)的“语言能力”(competence)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 乔姆斯基把语言看成是由语法生成的句子的无限集合,语法是人类语言的内在规则系统(internalized grammar)。认为“语言学关心的首先是完全统一的言语集体中理想的说话者和听话者”。1965年,乔姆斯基在《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语  相似文献   

17.
在香港,电视是最有力的传播媒体。电视上使用的语言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广泛深远。电视节目中,新闻节目的报导涉及社会的各方面;其用语所指堪称包罗万象,是语言研究未可忽略的语言现象。电视新闻用语的研究不多,前人成果可资参考的极少。本文当试以社会语言学的观点作初步探索。(一)香港电视新闻报导的特点电视的新闻报导是一类很有特色的言语事件(Speech event)。一件言语事件可从参加者、消息、背景与功能四方面来讨论。首先,这种言语事件的参加者中,讲者是新闻报导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词语的社会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发明,它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崭新的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反映网络技术、网络文化的新词语层出不穷,另外在网络交际中还存在语言变异的现象。本文着重从网络词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探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近几年来出现了许多反映网络文化的新词语,如网吧、网虫、网恋、硅谷文化、网络作家、第四媒体、E时代、BBS文化等。这些词语主要存在于网络文学和网络交际中,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信息时代人们的生存状况及思维方式。网络世界是有别于现实世…  相似文献   

19.
语言变迁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言属于文化 ,语言变迁反射文化变迁早在本世纪初 ,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索绪尔就曾指出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而且它又是一切社会现象中人类唯一从祖先传给后代的最基本信息”。而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语言不仅离不开文化 ,而且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 ,都不是静止的。语言的“社会性”说明 ,语言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发展 ,而是与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系统的方方面面发生着纵横交错的联系 ,并不时地受到存在于语言本身之外的社会诸要素…  相似文献   

20.
模糊语言学是一门运用模糊集理论并以语言的模糊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介于语言学与模糊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 ,以词汇为建筑材料 ,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既然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精确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 ,那么同语言的精确性相对立的一面 ,必然有语言的模糊性存在。精确性与模糊性共同处在语言这一矛盾的统一体中 ,构成语言的两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属性。既然我们所说的语言的精确性是就语言的三要素而言 ,那么我们所说的语言的模糊性自然也应该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来看。只有这样 ,才能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语言中复杂的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