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代河北陆路交通发达,南部以邯郸为中心,有纵贯南北和横穿东西的三条道路:北通燕、涿,至辽西碣石;经中山国西北部至代;东西方向的道路,连接今山东和山西。北部交通道路随着长城防御系统的建立和完备而发展起来。由于黄河在河北泛滥和平原地势低洼、湖泊遍布,河北平原东部和中部虽有南北纵贯的陆路交通,但偏僻难行。河北平原水路交通的发展,以东汉末年曹操开凿白沟渠、利漕渠、白马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等运河为转折点,这些运河工程奠定了后来南北大运河的基础。与交通路网的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汉代河北郡国的设置由西向东递减,城市南密北疏。  相似文献   

2.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兴修水利带来了土壤的改良和耕地面积的扩大 ,直接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汉代河北地区的人民为了战胜干旱和水害曾动员大批人力物力 ,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汉代河北水利灌溉工程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 :东汉河北地区开挖的新渠多用于漕运 ,具有军事目的 ;井灌在河北普遍存在 ,井灌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北方盐碱地区水田化 ;水稻种植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3.
一、汉代所见各种名称的民间乐舞百戏艺人 在汉代文献中较常见的民间乐舞百戏艺人名称有倡、俳、优、象人等。 《说文》:“倡,乐人也”,意指表演歌舞音乐的艺人。这是汉代人对“倡”的解释,先秦仅含倡和或唱歌,并不指艺人。如《诗经》和《礼记》之“倡”皆指倡和;《韩非子·外储上》的“讴癸倡”指唱歌。所以,以“倡”代表艺人自汉代始。 先秦时代,职业的乐舞表演艺人以女性为主,故多称“女乐”。如《左传》襄公十一年载郑人赂晋侯,以“歌钟二肆、及其鎛磬,女乐二八。”乐舞表演伎艺又是战国时期赵、中  相似文献   

4.
周小艳在《河北学刊》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清初“虞山诗派”的重要人物冯班对清代诗坛影响深远。但诸多学者往往将冯班的影响局限于“虞山诗派”和吴乔、赵执信等诗人,而未注意到何焯。冯班诗学以晚唐为宗,将取法晚唐的诗歌取向系统化、合法化,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并聚集了一批风格取向相同之人相互唱和、切磋,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晚唐诗风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汉代国家政权高度统一,政治、军事、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成就了文化艺术的辉煌。在绘画、墓室壁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漆器、雕刻、印染织绣等各类视觉造型艺术的装饰纹样中,云气纹是被广泛应用的代表纹样之一。云气纹在装饰风格上,概括表现为“质”、“动”、“紧”、“味”,即装饰思维的古拙与浪漫;流动气势的节奏与韵律;构图形式的饱满与均衡;装饰整体的对比与统一四个特点,不但丰富了汉代的艺术装饰,也体现出汉代装饰的典型特征。究其原因,传统气论哲学思想、特定的时代精神、造型艺术间的互渗互动、上层社会的文化导引等共同蹴就了云气纹在汉代装饰造型艺术中的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6.
汉代作为伦理制度化的重要时期,将“不忠入律”,严惩官吏的不忠行为,对后世影响深远。由汉代不忠罪之类别,对不忠罪条文和法制实效结合、比对入手,分析汉代“不忠入律”的发展、演变过程,可探讨汉代“不忠入律”的特征以及伦理制度化、制度伦理化的历史流变。  相似文献   

7.
唐代书法与颜筋柳骨崔延和唐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时代。唐代在国家制度上对书法比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视。以书为教,始于汉代;以书取士,始于汉代;置书学博士,始于晋代;专门设立“书学”,则始于唐代。“书学”即是专门培养书法人才的学校。...  相似文献   

8.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不是消灭个体经济和个体经营赵金鹏有论者认为,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其重点是为了“消灭个体经济和个体经营”①。笔者认为这种看法不妥,也与历史事实不相符。一对个体经济和个体经营不能实行消灭的政策,而是通过合作化的道路,把个体经济逐步改造成为...  相似文献   

9.
汉代时期美刺思想已渐渐深入当时文人的创作中,而汉赋作为汉代重要的文体之一,其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美”、“刺”思想的烙印。但是由于汉代大一统的形成使士人地位转型,加上汉朝统治者的影响,因此使得汉赋中“美”的比重不断加大,而“刺”的功能逐渐弱化,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劝百讽一”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具有鲜明特点的角色。本文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赵姨娘的多次“抗争”进行分析,探究其性格变化的轨迹。赵的行为方式不符合父权制法则,在对话语权和生存地位的争夺中屡屡遭到失败,使其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逐步被扭曲了人格,最终从“美女”蜕变为“昏聩不堪”的疯女人。  相似文献   

11.
赵壹作为汉代抒情小赋的高手.其作品传世的虽不多,但却以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风格赢得了世人的高度瞩目。他的抒情小赋大胆抨击东汉的黑暗腐朽政治并与之决裂,这在汉以前或以后的抒情小赋中都是不多见的。同时在赵壹之前以及赵壹共同时代,用纯粹的五言形式,直接抒发文人对政治的不满和激愤之情的诗歌,甚为罕见,赵壹开创了以五言诗入抒情小赋的先例,为抒情小赋创造出了一种新形式。  相似文献   

12.
《农业展望》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期刊。本刊创刊于2005年8月,设有“经济分析”、“产品预测”、“国际农业”、“数据信息”4大栏目,重点报道对农业经济与贸易的展望,并对主要农产品按品种进行分析与预测,同时刊登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的农业经济数据信息。本刊强调对农业经济领域的短期分析,侧重于对农业政策、农业贸易、农产品供需和食品安全等的长期展望,并且每期都以一定篇幅刊载国内外主要农产品数据及供需平衡表。本刊是党政机关、研究机构、农业企业、金融单位、期货市场、进出口商等开展经济分析、市场预测、投资判断、生产决策的可靠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发展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以“农业是根本”的农业经济发展思想。这在指导我们解决新时期突现出的新问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先秦“元气”论认为,“气”是宇宙演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和动力,“气”也能解释人的生命现象。而到汉代“元气”论被发扬光大了,在“元气”论中,哲学与自然科学进一步交融渗透,“元气”论被借鉴和引进到汉代天文学、医学、音乐学之中,“元气”论被王允引入文学理论也就构成了他的禀气论,曹丕将“元气”论和禀气论融入文学批评,构建了他的“文气”说。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记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322页)根据党中央、江泽民总书记有关农业的指标精神和邓小平同志的教导,要使我国人民在2000年后完全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对于抓好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一个关键的问题。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优先发展农业。为实现“三步走”的目标,研究我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找到可行之路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  相似文献   

16.
“汉家旧典,尊崇母氏”。在汉代,母亲地位虽然次于父亲,但由于统治者大力宣传孝道,汉代的母权得以确立和彰扬,母亲在家庭中拥有一定的权力。汉代皇室的母亲还积极参与政治,汉代母后频频干政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汉代的母权。但是汉代的母权仍从属于父权,母权并没有超越男尊女卑的社会框架。  相似文献   

17.
清代回族农牧业经济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元明以来,农牧业就是整个回族经济的支柱和基础,回族因而同汉族一样也成了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民族”①。延至清代,回族“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完善。与元明两代相比,回族农业经济已十分成熟,不仅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而且在农业经营活动的分布地区、经营方式、耕作技术、农产品种类和产量、生产关系等方面也都有着突破性的进展。(一)清代“是回族人口分布得更广、更分散的重要时期”②,与此相适应,回族的农业经营活动除了仍然主要地分布在我国西北的陕、甘、宁、青,华北的晋、冀、鲁、豫,华东和华南的江、…  相似文献   

18.
平山三器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十年代中期在河北平山县发现的中山国墓葬,内有三件铜器铭文涉及到一些中山国的历史问题,虽有学者加以研究,但尚未完全解决,如王(?)的在位年代及墓葬的年代,各家看法不一;“新地”的性质,似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对“先王”的理解亦不尽相同;司马贮伐燕定君臣之位,这位燕君是谁?也未有定论。笔者不揣浅陋,就以上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上看,庄园经济生活是汉代文学赖以产生和得以发展的土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试图提出”根植于庄园经济生活土壤之中的汉代文学”这样的文学认知,并且认为:汉代文学更鲜明也更突出地表现着与庄园经济生活密切相连的特殊性,不论对汉代文学进行微观把握或宏观审视,都能够发现庄园经济生活对汉代文学的影响。以家庭(家族)作为基本经济单位的汉代庄园经济生活,形成了比它之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为复杂的社会矛盾。从汉代庄园经济生活出发而审视汉代文学,汉代文学正是汉代复杂而矛盾的社会现实的反映。汉代社会在道德传统、习俗风尚、思想信仰等方面的新与旧的碰撞与矛盾,都能够在汉代文学中找到形象而生动的文学表现。  相似文献   

20.
汉大赋在汉代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它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大”和“丽”,所谓“大”,具有篇幅大,题材广、气势雄阔、综合性强,修辞手法齐全等多种内涵,在野外风光的描写中主要体现在辽阔的空间感,幽远无边的意境和宏观综合性突出上。而“丽”,主要指布局和谐、疏密有致、辞藻华美、文气丰沛、注重气氛渲染和烘托、刻意追求琳琅满目的绚美之感。从野外风光的描写来看,具有场面布置阔大匀称,有传统的方正对称之美;行文有致,行文大气而充满激情,具一气呵成的自然之美。与后世山水诗对比,这两个特点的形成与汉代独特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的空前繁荣与稳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