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名词通过转化法转化为动词,能表达更复杂的概念。物象化动词是物象名词转化而来的动词。物象化动词语义范围内,表达相同语义时英语更多采用综合型表达法,而汉语常常用分析型表达法。充分利用英汉物象化动词词汇化差异,克服英汉语际负迁移,能够有效帮助词汇习得。  相似文献   

2.
英汉使役动词词汇化程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英语使役动词的综合型表达及汉语相应的几种分析型表达,可以发现英语使役动词词汇化程度高于汉语使役动词词汇化程度。这种词汇化程度的差异,是由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词汇系统及文化背景等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缩略语在英汉词汇系统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在词汇化理论观照下,扫描和聚焦英汉缩合法缩略语的语义嬗变。使用缩合法的汉语缩略语的词汇化多产生新的语素义,而同等手段下的英语缩略语词汇化多产生新的语素。  相似文献   

4.
词汇化程度的英汉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较为复杂的概念如果能用一个词来表示,即称为词化程度高;如果必须用一个短语来表示即称为词化程度低。词化程度高低的四个级别分别是单纯词、派生词、合成词和短语。词化程度高的词汇在这一语言所属的文化中受到的重视高,而词化程度低的词汇在这一语言中受到的重视程度相对就低。词化程度的高低折射着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词化程度高低的四个级别依次是单纯词、派生词、合成词和短语。词化程度高的词汇在这一语言所属的文化中受到的重视高,而词化程度低的词汇受到的重视程度相对就低。词化程度的高低折射着民族的文化。当今世界随着地球村意识的加强,英汉词汇化程度在明显靠拢。  相似文献   

6.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词汇化,在研究建立的理论框架上,对英语和汉语死亡委婉语的对比研究发现:英汉都倾向于在死亡的词汇化中使用死亡的最终状态。汉语偏爱用方式委婉,英语则用原因或目的委婉。  相似文献   

7.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词汇化,在研究建立的理论框架上,对英语和汉语死亡委婉语的对比研究发现:英汉都倾向于在死亡的词汇化中使用死亡的最终状态。汉语偏爱用方式委婉,英语则用原因或目的委婉。  相似文献   

8.
以《新词语大词典》和《新世纪英语新词语双解词典》所收集的新词为例,从概念化的角度对比英汉词汇化过程的共性和差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相同的概念基础相同的词汇化方式;相同的概念基础不同的词汇化方式;相同的概念基础不同的词汇化程度;不同的概念基础及词汇化结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跨文化交流的加深,人类词汇也在与日剧增。英汉两种语言对于词有着不同的标准,但两种语言都普遍存在着词化的现象。通过对词化词较多的名词和动词进行研究,发现词化与文明进步程度有关,而且也是言简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信息得以交流和传播,文明得以继承和发展的载体。因此,了解英汉两种语言词汇信息量的大小对于把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文章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各种文体的语篇进行对比分析,澄清一些误识,进一步探讨造成英汉词汇信息量大小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英汉运动动词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Talmy提出的运动事件框架及词汇化模式类型学理论为基础,探讨英汉方式运动动词和路径运动动词的共性和差异。英汉方式运动动词的共性表现为:英汉之间存在许多表达相同语义范畴的方式运动动词;差异表现为,汉语方式运动动词的数量没有英语丰富,在表达运动方式时,英语采用综合式表达法,而汉语常常使用分析式表达法。英汉路径运动动词的共性也表现为英汉之间存在许多表达相同语义范畴的路径动词,但二者的用法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缩略语文化传播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十分突出的语言现象之一是缩略语的数量有了很快的增加,内容和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轨迹,人们的求新、求变、求异心理以及特定地区的社会生活。缩略语凭借着人们的频繁使用尤其是通过大众传媒的影响,将它所代表的文化方式传播到使用者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不管对于语言学习,还是中西文化交流,英汉致辞翻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对英汉致辞语言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英汉致辞的翻译标准,并结合部分实例阐述了不同场合下的致辞所对应的翻译策略,认为把握英汉致辞的语言特点,根据不同的场合、 内容使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才能达成好的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汉语社论与英语社论在语篇修辞模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导语(Lead)部分,英语社论较多地直接切入主题,提出论点,而汉语社论却习惯于用说明形势、阐述重要性等来为主题作铺垫;在主体(Follow)部分,英语社论多呈线性发展,而汉语社论则出现更多的"转"与"曲折"现象;在结尾评价(Valuate)部分,英语社论注重用事实说话,措辞较温和,而汉语社论主观性较强,语气与措辞更具有战斗性.  相似文献   

15.
Chesterman(1998)提出了对比功能分析,对指导具体的对比研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借助于这一分析框架,本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替代方面的异同。分析表明,两种语言内均存在一些语言形式替代已经或即将出现结构的中心成分,回指(anaphoric)为基本替代方向;一般替代形式不能单独使用,不可以省略,但两种语言的替代形式并非一对一的关系,表现在一些英语替代形式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替代形式;一些汉语结构在英语中鲜见,比如条件替代的语尾词"的话"等。此外,总体分布上,英语替代使用广泛,汉语相对较少,翻译时往往需要借用其它衔接手段。  相似文献   

16.
广告有着自身的语言特点和用法。文章从语言组织结构、修辞手法、语用效果等方面对汉英广告语言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探讨汉英广告语言的异同之处、归纳广告语言的语用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