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他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表达文本、信息文本与呼唤文本,不同的文本应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本文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进行详细的解读,并运用英汉翻译实例对其翻译思想在翻译中的体现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在语义成份层面上比较词义的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分辨词义。本文尝试将语义成分分析法运用到词语翻译中。在本文中 ,作者首先对语义成分分析法作了简要介绍 ,然后分析了成分分析法理论在词语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纽马克对文本分类的研究为翻译标准提供了新的视角,文本不同翻译的标准也随之改变;针对于在翻译中是要忠实于原文还是要注重译文这个问题,纽马克提出了以文本为中心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方法;为了消除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之间界限分明的区分,关联翻译法把二者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新闻翻译对时效性、灵活性、规范性、准确性有较高要求,因而对广大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挑战.文章在肯定了新闻翻译具有表达型功能的基础上,根据汉语新闻词语的言语风格将其分为内容浓缩型、夸大释放型和形象比喻型三类,以纽马克提出的针对表达型文本的翻译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归纳总结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服务于不同目的的汉语新闻词语的英译技巧.  相似文献   

5.
纽马克翻译理论在翻译文化用语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语义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运用这两种方法来分析译文实例,可以发现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文化误读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纽马克《翻译方法》一书中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在纽马克看来 ,翻译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最终指导实践。一个翻译理论不应只强调动态对等一个原则 ,必须考虑到不同的文本类型和相应的翻译标准。一般来说 ,在文学翻译中 ,应特别关照原文中的各种形式因素 ,甚至包括可能时的声音效果  相似文献   

7.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论点是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主要理论建树。纽氏提出这两种翻译方法的目的在于缩短直译与意译的距离,对于破除翻译方法上的一元论有一定的意义。但从纽氏所提具体要求与做法看去,结果会适得其反。因为,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翻译与创作的异同着眼,直译意译是不分轩轾、相畏相成的。本文是作者研究比较纽马克与奈达二家翻译理论的心得之一。  相似文献   

8.
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奈达与纽马克是西方著名的翻译理论家 ,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并且著述颇丰。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了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论 ;纽马克则根据不同文本类型提出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他们的翻译观在翻译界影响很大。运用英汉翻译实例对两位翻译家的翻译理论进行综合对比研究 ,分析两者的异同及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以供国内译界同行参考 ,从而为建立科学系统的翻译理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奈达与纽马克是西方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并且著述颇丰。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了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论;纽马克则根据不同文本类型提出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他们的翻译观在翻译界影响很大。运用英汉翻译实例对两位翻译家的翻译理论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分析两者的异同及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以供国内译界同行参考,从而为建立科学系统的翻译理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纽马克的文本范畴理论中将文本分为表达型、信息型和号召型三类;翻译受翻译目的,文本类型和读者类型三因素影响;翻译采取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原则。纽马克认为法律文献属于表达型下的权威型文本。本文拟从法律英语所具有的文体特点,来探讨纽马克的文本理论对指导法律汉英翻译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奈达曾指出 ,纽马克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对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作了详尽的论述。本文着眼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 ,结合商贸信函语言自身的特点和风格 ,对其翻译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法关注译文对读者造成的影响,交际翻译法集归化、意译和地道翻译的优势。广告语言具有劝说功能,劝说读者购买商品。用交际翻译法来指导广告翻译,能充分保留翻译过程中广告原有的功能。本文就纽马克的交际翻译法,谈谈其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浅议《围城》中称谓语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不同的民族在对称谓语的使用及表达上都有其各自的系统和规则。因此,称谓语的翻译不仅是语码的转换,也是一种文化间的交流。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然后通过对《围城》人物对话中称谓语的英译进行分析,阐述了中英文化差异对称谓语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深入探讨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围城》英译本称谓语翻译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指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才更有利于中国文化典籍的传播,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古典名著《红楼梦》最有影响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译本和大卫·霍克思译本)采取了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分别归属于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范畴,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看出,语义翻译是文化典籍翻译的较佳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进行阐释,结合余国藩和詹纳尔Journey to the West在翻译《西游记》中对佛教用语的翻译,比较这两种翻译策略在文化传递中的不同作用。指出在处理佛教文化负载词时,余国藩的译本更加倾向使用语义翻译,旨在达到传递佛教文化的目的。而詹纳尔的译文多采用交际翻译,以提高译文在西方读者中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6.
有史以来,人们对翻译的标准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对文本类型进行划分,并相应地提出两种翻译方法,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本文对纽氏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以期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文化意象的翻译是个棘手的问题,承载着一国文化特征,不能轻易为另一国人所了解,因而如何处理文化意象的翻译也就具有研究意义。本文以保罗·怀特(Paul White)所译《菜根谭》为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举例说明文化意象的处理方法及其效果,并通过数量统计表明该方法的应用,证实此译本对文化意象的翻译存在文化缺失问题,并指出要确定文化意象翻译方法,可借助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语义成分分析方法,适当采取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尤金A·奈达和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对尤金A.奈达和彼得.纽马克各自的翻译方法论以及其他一些翻译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奈过推崇动态等值翻译法和正式等值翻译法,且非常注重接受者的反应和译文的沟通作用。纽马克则推崇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且注重译文的准确性及其力量。  相似文献   

19.
纽马克将源文本分为三类,并针对各类文本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中国学者也在此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笔者对纽马克文本分类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与其他模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纽马克提出的文本功能分类模式对英汉对译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参考国内外翻译的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结合实践对技术交流中的英汉互译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