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青铜器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对青铜器的整体研究中.纹饰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我们认为纹饰的变化体现了社会观念、思想文化的变化.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当时的思想观念已融入到纹饰制作当中,纹饰成为思想观念的物质载体.商周青铜器纹饰的交化反映了人类思想观念在此段历史中的演变,而这一演变的趋势可概括为神性向人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商代青铜器纹饰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 ,人兽变形、身体简化、蝉纹和吞噬姿态等特征说明其中蕴含着商王变形力量的象征。这种象征着变形力量的纹饰所表现的可能就是高祖夒。  相似文献   

3.
殷商青铜器上的“目目”字 ,是以 扳金 为鼻梁 ,两个大眼为饕餮之目的“饕餮”图案。而饕餮纹 ,则是猛禽鸱枭抽象变形拼合而成。  相似文献   

4.
商周青铜器上纹饰种类繁多,其中以饕餮纹样最为普遍和突出。饕餮纹的具体形象一般是一个睁着巨大眼睛,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兽面,它具有神秘凶猛、凝重庄严,极具对称的艺术特色。作为上层统治者使用的青铜器为何选用如此恐怖威严的图案纹饰进装饰,到底有什么深刻的内涵?文章拟就此问题做粗疏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5.
陈莉 《兰州学刊》2011,(8):185-189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其厚重的造型、繁复的纹饰,传达着统治者的意志,形成了一种狞厉之美。但是作为青铜器扳手、提梁或器盖装饰的动物形雕塑,却小巧可爱,充满着灵动活泼的生命气息,形成了青铜器审美的另一个侧面。青铜器上的动物雕塑是史前明朗、活泼的审美文化精神在商周时期的延续,只是在鬼神和等级观念浓厚的商周社会,这种灵动之美只能退居器物的从属部位。  相似文献   

6.
商周青铜器复合族徽的类型结构与甲骨文多字族名有相似之处,但不见同名重合事例,说明作为族组织的复合族徽实际上不见于甲骨文记载,因而复合族徽应当不代表族组织实体,而是几个关系亲近的族氏共同作器的表示,其用法类似于甲骨文多字族名的连称。  相似文献   

7.
商晓辉 《殷都学刊》2013,34(3):13-16
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变化较为剧烈的时期之一,葬日制度也经历了较大的不同.由最初的商代及西周时期卜算甲乙丙丁十干到战国对于子丑寅卯十二地支的尊奉.葬日制度的变化背后体现了祖先崇拜的变化与不同.对于祖先日神上帝的崇拜转为对祖先上帝的畏惧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8.
从苏东剧变中汲取教训,进一步探讨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39-46
波兰剧变与冷战期间波兰的国家身份危机密切相关。从波兰国内层面看,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波兰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此为基础,波兰与社会主义苏联建构了朋友关系,而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则为竞争对手关系。但是,波兰的这一国家身份是不稳固的。波兰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基础薄弱,而波兰的国家身份又无法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认同,因而西方国家对波兰实施和平演变战略。随着苏联对波兰的控制松绑,立即引发波兰的"身份危机",最终导致1989年的波兰剧变。  相似文献   

10.
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东西部文化交流的频繁时期。以四川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青铜文化向周边乃至东部的边远地区逐渐扩散。地处东海之滨的福建地区当时活跃着古越族的重要支系闽越族,在古蜀文化渐进的历史进程中,这两支区域文化互相交融,在东南乃至福建地区形成若干地方特色。在闽越族曾经活动的漳浦地区所发现的牙璋等文物,成为古蜀文化与闽越文化频繁交往的实物见证。本文从福建与四川两地出土牙璋的异同点出发,论证商周时期东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从大豆产业剧变看国际农产品产业重新分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农产品产业正在经历一场重新分工的变革,并且这场变革主要是以各国资源禀赋条件及其比较优势为依据的变革。我国大豆产业所发生的剧变正是国际农产品产业重新分工的一个缩影,在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及比较优势下,现行大豆贸易政策是必然的选择。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必须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农产品产业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抓住国际农产品产业重新分工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国际农产品产业链条上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从苏东剧变教训看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实践中背离了“三个代表”;历史教训启示我们:始终做到“三个代表”,这就是共产党执政的最基本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从文明交往看中阿古代纹饰文化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中国与阿拉伯的文明交往,奠定了阿拉伯—伊斯兰纹饰与中国纹饰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基础。本文运用文明交往理论对阿拉伯纹饰的形成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寻求文明交往的内在规律,深化对文明交往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国文化艺术各有千秋。秦能最终图得霸业,秦文化必然有其独到魅力。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与圆顶山秦贵族墓地为秦西陲陵区两大陵园,所出的秦西陲明器具有最典型的春秋早期秦文化艺术特征。从秦西陲陵区青铜器及金器的艺术特征出发,结合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分析概括早期秦国文化艺术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国北方商周时期的弓形饰进行重新考察,认为所选弓形饰分为两类;两类有着不同的用途、起源与流布,第一类还是探索商周时期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文化关系的一条有益线索。两类均具有标识墓主特殊身份的作用,发展来看,东周时期第一类弓形饰的墓主由不确定的特殊身份到专属男性高级别武士贵族。  相似文献   

16.
从《诗经》看商周时期的采集习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反映了商周时期仍与农耕生产并存的在人们的物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采集劳动。从事采集工作的以女性为主,她们借助简单的工具,于山涧、泽畔采摘品类众多的野菜和果实,这些采集品除食用外,还被用于养蚕、纺织、祭祀、医药、制衣、包裹、缩酒,甚至被用为传情达意的媒介,服务于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人们通过采集劳动逐步熟悉了季节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规律,从而获得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知识。  相似文献   

17.
《东岳论丛》2016,(11):15-21
本文将考古材料与金文、甲骨文、文献相结合,讨论商周时期的政权更迭和权力动荡引发的海岱地区文化格局由商文化主导到周文化统治的变动过程。并通过论述海岱地区商文化、周文化、夷文化因素的此消彼长,尝试解决该地区的商周分界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中的农业诗记叙了商周时期农耕生产的一整套耕种过程和管理方法,先民通过相土、开荒、整地、选种、播种、保苗、除草、灌溉、除虫、施肥、收割、晾晒、入仓等一系列活动,于平原绣野中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创造着人类的历史.《诗经》以诗歌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商周时期详实的农耕生产情况,为我们了解古代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考古学资料表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器的出现也几乎与中原地区同期,但却有其自身发展的渊源.西周至春秋时期以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已经达到草原地区青铜文化的繁盛阶段,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艺术风格.随着北方草原地区与中原地区、西方国家的文化交往,青铜器与亚欧草原的艺术风格达到一致并有所创新,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艺术相互影响,加强了双方的文化交流与交融,使草原地区的青铜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在甲骨文、青铜器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与他有科学的研究方法——考古学的方法密切相关。在甲骨文研究中郭沫若提出要重视地层、伴出器物的研究,对甲骨文断代有着重要启发作用。郭沫若还从考古类型学的角度对甲骨文进行研究,按字体风格不同将甲骨卜辞分为不同的王世。同时还采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青铜器进行系统的整理,从青铜器的形制、纹饰等方面出发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其所创“标准器断代法”在青铜器研究中建立了殷周青铜器研究的新体系,开创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