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市场商品紧缺,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低下;商业、饮食业、服务网点稀少,商品极度匮乏。市场无法承担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求。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流通格局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2.
张生义 《青海统计》2009,(12):10-14
海南州解放60年来,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消费品市场得到长足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经济类型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市场商品极大丰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已形成多渠道流通、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市场流通格局,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建立现代流通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大贸易,大商业,大流通的商品市场体系及市场运行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所需的社会商品流通统计指针体系,满足党政领导掌握社会商品流通规模、结构和效率、商品市场供求关系,主要商品供销平衡关系等重大经济关系发展变化情况的需要,建立符合广州市全方位开放的国际化大城市的贸易统计指针体系。  相似文献   

4.
陕西贸易业市场体系不健全 ,要素市场层次低 ,流通体制改革不到位 ,企业小而分散。面对加入 WTO的新机遇、新挑战 ,必须强化市场意识 ,扩大内需 ,完善市场体系和流通体制 ,形成网络化 ,联动化的贸易格局 ,以促进陕西贸易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信息短波     
中国市场将出现十大竞争经济专家研究认为,今后中国市场将出现十大竞争趋势:1、行业竞争:由独家经营发展到多种经营并存。2、商品竞争:由重视商品数量发展到重视商品质量、品种、价格、款式等方面。3、流通竞争:由单渠道、多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商品的流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趋于多元化.反映我国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虽几经调整,但仍然面临着挑战. 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影响价格指数准确计算的三个方面,即样本的代表性、价格的可比性、权数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浅谈有问题商品的管理文/如东县双甸中心供销社康健,苏建明近年来,市场流通体制的改革,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广泛开展购销业务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有利环境。但某些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对我们的经营活动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就拿有问题商品来说,年年清理,年年遭受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奋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突破传统体制束缚,市场发展速度空前加快,消费品市场呈现出网点增多,商品供应充裕,选择性明显增强的新态势.居民购物消费已从单纯的功能性向功能、舒适、保健、休闲等综合性消费转变,内蒙古消费品市场跃入繁荣活跃期. 一、当前内蒙古消费品市场的特点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内蒙古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建设进展迅速,使内蒙古的城乡市场逐步走向繁荣活跃.201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91.70亿元,比2002年增长3.8倍.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和产业活动单位达2561个,比2002年增长1.6倍.各类商品市场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档次明显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和领域相当宽泛,已形成了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相结合,以批发和零售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市场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形成了遍布城市、辐射农村牧区、绝大多数商品跨区域的流通网络.  相似文献   

9.
"九五"期间,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国内市场空前繁荣昌盛.与此同时雅安市场也迎来崭新大发展时期,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型商业业态充分发展,商品供应充裕,消费结构改善,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整个市场进入持续、健康、繁荣活跃、稳定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10.
平海 《统计与决策》2004,(11):115-116
一、湖北省商业流通业现状 (一)改革开放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使湖北商业流通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实施以"两通"为突破口的发展战略,初步确立了多渠道、多元化的融投资框架,为外资的进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家乐福、麦德龙等国外商业巨头的相继进入湖北,加之私营、个体、股份制及其他经济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方式并存的大流通格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新的流通方式和市场载体开始形成,流通体制的创新和流通资本的多元化组合也已开始成为商业流通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房地产市场是我国起步较早,发育较规范,住宅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房地产市场.1998年以来,江苏省通过彻底停止实物形式分房,使市场成了江苏省商品房屋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房地产业在生产、流通以及物业管理等各环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产业.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全盟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型商业业态充分发展,商品供应充裕,消费结构改善,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全盟市场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市场繁荣活跃、稳定增长。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3亿元,比上年增长8.2%。从市场规模看呈持续发展态势,但  相似文献   

13.
商品混凝土和工程质量西安理工大学傅裕嘉1996年5—6月,我们对北京市商品混凝土市场进行了典型问卷跟踪调查及市场研究,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为确保建设市场的工程质量,建立商品混凝土市场势在必行。一、北京市建筑市场现状1.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发展过程。商品混凝...  相似文献   

14.
人们习惯上将住房市场的流通结构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简单地说,所谓一级市场主要是指增量房产的买卖与租赁,即新建商品住房的流通市场。所谓二级市场,主要是指存量房产的买卖和租赁,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二手房流通市场。二手房的最大特点是已经在政府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完成初始登记后再次上市交易,我国目前允许上市交易的二手房主要包括商品房、自建房、相关政策许可上市交易的二手公房(房改房)、拆迁房、经济适用房、解困房、  相似文献   

15.
技术市场是技术商品交换的总和,它包括从技术商品的研制开发到应用、转化、产业化和流通的全过程。技术市场是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有效配置资源。建立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的重要环节,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联结科技与经  相似文献   

16.
对人民币汇率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教科书把汇率机制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前提条件是同时存在商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而且四个市场连通。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在1988年以前属于计划汇率,1988-1993年属于计划与有限度的市场汇率(外汇额度价格)相结合的双重汇率;而人民币和港币则遵循“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同时流通,以商品双重标价形式表现出人民币的市场汇率,这是教科书上没有的。 1.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政府宣布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都是市场汇率,只不过固定汇率政府干预力度大,将汇率波动范…  相似文献   

17.
王成歧 《统计研究》1992,9(3):42-45
一、商业统计学存在的问题(一)统计的范围狭窄按照多数教科书的定义,商业统计学研究“商品流转的数量方面”,而且又具体限定为国内“消费资料和部分生产资料的流转”。事实上,在商品流通领域,目前虽然因管理方式不同,使整个国内市场的商品流通被分割为物资流通(大部分生产资料流通)和上述范围的商业部门的商品流通两部分,但无论从商品属性还是从商品参与流通的性质与作用看,它们几乎没有多大区别,仅在流通形式上的差别根本不足以作为划分两门学科(即物资统计学和  相似文献   

18.
过剩经济对商品市场的影响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已由生产领域转到流通和消费领域,供求平衡的难点已由供给方转移到需求方,过剩对国内商品市场带来了巨大影响,给生产经营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一、过剩经济的表现特征(一)供求关系失衡呈明显的阶段性经...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流通 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在社会商品流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商品流通格局,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及方便城乡居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加速培育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体系,为国家有效实施商品交易市场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1999年5—7月联合开展了首次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快速调查。 此次快速调查的调查时点为1999年6月 30日;调查对象为全国经乡镇以上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有…  相似文献   

20.
食用农副产品是在我国农副产品中占主要份额的大宗商品,它具有品种繁多、数量大、生产分散、易变质不宜长期储藏、在流通过程中损耗率大等特点。我国每年在流通过程中由于质量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损失数以亿计,例如,果蔬在流通中的损耗率常常达到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五十,在果蔬市场周围常见废弃的成筐成堆的腐烂货物,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加强食用农副产品流通中的质量管理,保障商品品质、降低损耗率、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食用农副产品的特点就其在流通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作一探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