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广泛地使用了重复。重复能使文章获得“强调、明确、生动”的效果。本文拟将英汉两种语言中及英译汉时常见重复法的几种修辞手法略作归纳和比较: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示“强调”而运用重复时,采用的修辞手法基本相同。英语中重复的词在译成汉语时,译文对那个词也加以重复。试看它们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比较了英汉两种语言形式的不同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在汉英口译过程中出现的重复词语的现象。由于汉语语言形式的特殊性,汉语比英语更耐重复。文章结合大量译例,探讨了简化、变译、省略等三种处理口译中汉语重复词语的方法,并据此提出译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训练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建立后汉语羡余现象是语言研究的一个热点,对于汉语中是否存在“羡余”以及“羡余”包括哪些形式、具有哪些功能等问题一直处在讨论中。文章将对汉语词法和句法组构中已有研究的羡余形式加以分析,归纳汉语“形式羡余”类型,并说明语言的羡余性是语言发展演交的重要理据。  相似文献   

4.
"重复",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但是汉英两种语言思维和语言表达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翻译时,决不能逐字逐句的照翻过去或一味地省去不翻.所以,先从分析汉语中"重复"的特点入手,探讨其汉译英的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5.
<正>“凯旋归来”一语,在当代文学作品、一般文章、标语口号中已普遍使用.根据语言“约定俗成”的原则,这样使用,并非不可.但在一部分人,尤其是语文学界一部分具有汉语词汇知识的人看来,“凯旋归来”在语意上犯了重复的毛病.理由是;“凯旋”本来就是“胜利归来”之意,再加“归来”,岂不重复?惟其如此,才有一九八二年全国统一命题的电大语文试卷以“凯旋归来”为例的解错题.这说明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词类活用”是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的语言现象。古代汉语的活用类型大都存在于现代汉语中,反映了语言的连续性;汉语的古今演变又使活用的类型产生了新陈代谢,折射出了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认为:从语境的角度可以寻绎出“活用”这种看似不规则语言现象的规则,活用词由于语境中相邻语法成分功能的同化而“转类”。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中的语言教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大开发 ,人才是关键 ,人才的基础在教育 ,教育的切入点在语言。语言教育是决定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条件之一。西部地区是多民族地区 ,在大开发中 ,要以“多语一通” (尊重多种语言的繁荣发展 ,促进全国通用语言的推行 )、“三语并重” (同时注重民族语言、汉语、外语 )、“汉语牵头” (以汉语的教育带动其他语言的教育 )为纲 ,开创语言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复杂的语言环境下,汉语的未来扑朔迷离。我国语言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如何使汉语在与外语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确保汉语健康发展。毛泽东同志关于语言问题的论述对当今的语言规划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无为”与“有为”是我国当今语言规划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汉语和汉语教学是一个大问题.第一,需要对汉语和汉语教学的相关概念再思考并加以规范.“对外汉语”、“第二汉语”的说法有负面效果,不适宜继续使用.第二,汉语教学由于对象的不同是多种多样的,必须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国外进行汉语教学,需要处理好多种关系,应当注意到人家国家的政策和人民的感受.第三,区分语言和言语在汉语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言通,不是语言学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0.
辞格是一个民族基于自己的语言特质和文化心理造就,而被历史重复固化的形式系统,无疑会折射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拟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学思想的角度探讨倒反修辞格在大中国汉语语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温柔敦厚性”“奇正互转性”“现实批判性”三大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翻译、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翻译学、语言学乃至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翻译作为联结不同语言的桥梁成为洞察民族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对汉语重叠及其英译进行对比,然后对汉英语民族不同译者的译本进行再对比,试图发现汉语重叠与其英译及不同译本之间的异同,尤其是异,进而解释其形成的内在动因,力图揭示汉英语言的本质属性,最终窥视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英译中“叠式”翻译和“对式”翻译缺乏以及汉语民族译者译本中“叠式”翻译和“对式”翻译相对较多体现出汉语的强空间性特征,折射出汉语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特质倾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曾经提出的“诗家语”,以及外国现代文学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特别重视的“诗语系统”,指的都是与实用语言相对的、作为诗歌审美意识的艺术符号的诗性语言。汉语诗性语言是汉语历史地形成的功能变体,是历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运用汉语发展汉语而形成的。研究汉语诗性语言,分析它的词义的构成,从诗学的角度看,是探讨汉语诗歌本体的言说结构;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属于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  相似文献   

13.
“名物量词”在各种语言中的产生、发展规律不尽一致。因此 ,透过“名物量词”探查两种语言的源流 ,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从苗汉两种语言量词的统计材料中 ,可以看到两种语言量词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湘西苗语的量词与同时代汉语的量词相比 ,在数量上没有汉语的多 ,在范围上没有汉语的宽。各个历史时期 ,湘西苗语都从汉语借用一批词语 ,相应的汉语量词就跟着进入苗语了。从量词的起源和发展来看 ,苗语深受汉语的影响 ,但是很难说苗汉两种语言出于同一母语。  相似文献   

14.
日语中有许多与汉语书写一致的词汇,这些词汇中有的与汉语词义一样,有的与汉语词义有出入,而有的与汉语词义完全不同。日语中也有一部分与汉语仅一字之差但词义一样的词汇,如日语的“爱人”、“原子力”、“異口同音”,分别相当于汉语的“情人”、“原子能”、“异口同声”。通过对日语汉字词中与汉语仅一字之差但词义完全相同的二字词举例分析,以期能对中日两国人民学习对方语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的消极礼貌策略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需要交际双方运用一些礼貌策略。汉语中消极礼貌策略体现出汉语民族“谦虚谨慎”、“以和为贵”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笔者曾在《青海汉语中的某些阿尔泰语言成分》(《民族语文》1987.3)一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目前我们还不能从语言学角度把青海汉语中的某些独特的语言成分完全解释清楚,但是,从它们赋予句子的种种语义色彩中,我们不难窥见这些独特语言成分可能是受阿尔泰系语言的影响所致。”在谈到青海汉语中某些独特成分的成因时,有过一句推论性的语言。即,“我们推想,可能原来操阿尔泰语言的人们在转用汉语或使用汉语讲行交际  相似文献   

17.
古人因为信奉天帝而用语言来表达,使得他们的“天命观”逐步融入到汉语的文化语境中,而现代部分汉族人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和使用语言被汉语文化语境所影响而部分继承了这样一种“天命观”,并且在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稳定的文化语境使得传统“天命观”不断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8.
汉语几种同形异构句式中的空语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语类(empty category)是转换生成语法发展到管约论提出的新概念,是管约论中重要的子系统之一。我们运用“空语类”理论去分析汉语句子中的空语类,提高对传统汉语分析中“零形式”的认识,以汉语检验“普遍语法”原则,促进语言研究,特别是汉语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考察汉语情态动词“能”语法化的路径及其机制,把情态动词“能”的语法化放在世界语言语法化的范围内来考察。汉语情态动词“能”语法化的两条路径——“能力〉(中性条件)〉许可”和“能力〉(中性条件)〉知识可能”也普遍存在于其它语言中,是世界上许多语言情态动词语法化的普遍路径。推理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情态动词语法化的主要机制,原来认为许多由隐喻机制所引发的语法化,其实是由推理所引发的。  相似文献   

20.
汉民族传统观念对汉语造词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汉民族“尊卑有序 ,长幼有别”的观念 ,不仅使汉语中产生了大量的反映这种观念的词 ,而且影响到汉语某些词内词素的次序 ;历史上“惟我独尊 ,排斥异己”观念使汉语总是消极地吸收外来词 ,使汉语中产生了很多具有外来色彩标志的词 ;“语言拜物教”的观念使得汉语中产生了不少具有汉民族特色的禁忌语和委婉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