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花诗并序》的模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伴旅人的《梅花诗并序》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了模仿,而且在诗与序中处处渗透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影响。大伴旅人在对中国文学借鉴与模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探索的民族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民族意识,为日本民族创造富于独特民族特点的文学和日本民族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弘法大师是日本平安朝前期的一位高僧,曾随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来中国留学约二年,回国后开创真言宗,著书立说,为日本佛教事业的发展和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建树了不朽的业绩。 弘法大师在日本文化史上的功绩是卓著的,其影响远不止于佛教领域,对日本的文学、语言、教育、书法、绘画、建筑、雕塑、产业等方面都有贡献。不仅在日本的史籍中有大量的记载,而且在中国的《旧唐书》、《新唐书》、《贞元释教录》、  相似文献   

3.
这里说的是一个关于儒家文化的老话题,不过,本文希冀做到的是,把儒家思想在日本产生的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作为文化切片,探讨一下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一、儒家学说在日本的不同命运日本是世界上受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度。美国学者埃德温·赖肖尔在《日本人》中称:“几乎一亿日本人都是孔孟之徒”。①这说法虽然夸张了一点,但它道出了中日儒家文化的渊源关系。儒家文化传入日本的确切时期该在6世纪初,公元513年6月,百济派五经(《尚书》、《周易》、《诗经》、《春秋》、风记》)博士段杨尔赴日讲学,开儒学传入日…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殖民统治台湾20多年后,《台湾民报》作为反抗日本文化“同化”而在当时台湾仅存的中文报刊。它宣扬中国文化,支持祖国大陆民族革命,声援大陆的抗日战争,17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民族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5.
日本民族以长于吸收、消化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以推进本民族的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著称 ,我国《孙子兵法》在日本的传播、研究与应用便是一个生动的实例。《孙子》在古代日本属于秘籍 ,传承方式是秘密的、极小范围的 ,可是 ,到德川幕府时期 ,日本研究《孙子》便进入鼎盛时期。近代日本研究《孙子》的势头虽有所减弱 ,但当代日本研究《孙子》又出现了经久不衰的形势。  相似文献   

6.
刘庆委 《学术论坛》2006,(10):159-162
汉字从传入日本到现在,受到日本语言、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融会为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中日简体字的字形比较,揭示了日本为了使汉字能够很好地表现日本文化,在汉字字形整理中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是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的思想意识,反映了既吸收和借用了中国的汉字文化,又脱离中国文化束缚的、与中国汉字文化相呼应的日本汉字文化的特点和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7.
公元三世纪中叶,随着印度《佛说盂兰盆经》传入中国,目连救母故事开始在中国民间流传,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目连文化。中国化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至迟于公元七世纪中叶东传日本,从此便在日本广泛流传。中日两国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虽然在诸多方面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但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民族习俗等不同,因此两国的目连文化存在着内容涵盖、艺术品类、历史走向等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六朝时期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六朝文化是具有开放性的文化,六朝时期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活跃时期。本文根据有关考古资料与文献对此期的对外文化交流做一概述。中日文化交流以往国内外有些史学工作者对3—5世纪的中日文化交流,特别是江南地区与日本的交往重视不够,有的日本学者甚至称公元4世纪的中日关系为“空白的4世纪”,这是不科学的。现将六朝时期对日文化交流分述如下。1.中国文字和书法输入日本。据《日本书记》卷十四记载,百济人王仁带《论语》10卷、《千字文》1卷去日本,从此日本开始采用中国  相似文献   

9.
《从“民族自决”到“民族自治”》是作者王珂所撰的《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系谱》这部著作第lO章的标题(该专著2001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系日本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副教授。他198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研究生班,1989年4月东渡日本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舞蹈文化艺术历史十分悠久,日本传统舞蹈,就是在吸收中国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与日本民族自身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现从中国对日本舞蹈艺术发展历史的影响、日本舞蹈动作特征以及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三个方面加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1.
由山东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11月4日至7日在济南召开,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海峡两岸的75名学者与会,围绕着以下三个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深入的讨论。(一)韩国语言与传统文学学者们围绕着15世纪创制的《训民正音》和《东国正韵》而展开了讨论。《训民正音》的创制,使朝鲜民族有了记录自己语言的书面符号─—韩宇。赵杰和王姝颖从比较语言学角度,论证了《训民正音》与汉语音韵学、梵文语音学以及中国元朝八思巴文之间的关系。李得春考察了《训民正音》以后直至19世…  相似文献   

12.
日本汉文学是日本人用汉文创作的一种表现本民族思想感情的文学,是日本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古代汉文学是在消化吸收了中国汉魏六朝文学与初唐文学创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至8世纪末已产生了《日本书纪》、《风土记》、《怀风藻》等不少作品,形成了以贵族、官吏和僧侣为主体的汉文化圈,为下个世纪汉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相柔千里亦同风——评《〈日本书纪〉与中国古代典籍》〔日〕镰田良一在对延绵两千余年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中,中日两国学术界呈如下态势:日本学术界多集中于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中国学术界多倾心于近现代日本经济。近日,欣闻徐晓风博士所著《〈日本书纪〉...  相似文献   

14.
开拓发掘之作拾遗补缺之功──《陈元赟集》评介王步贵明亡,中国的一批学者东渡日本,亡命海外,在日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朱之瑜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还有一位在日本很有声望,对中日文化交流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陈元...  相似文献   

15.
田中谦二为日本继青木正儿之后,中国古典文学造诣最深之耆宿。其研究方向侧重于中国古典戏曲,而对元杂剧《西厢记》情有独钟。他对《西厢记》的贡献.分别反映在翻译、注释、考证、鉴赏等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研究与介绍。他的研究方法也兼顾文献学与文艺学,而且也运用了当代的高科技手段。他不仅与中国学者有较多的交流与讨论,对日本年青一代的中国戏曲家也进行了无微不至的指导,因此,他既是一座跨越中日文化艺术的桥梁,也是日本的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承前启后的一位大师。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日本动漫作品中大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学、历史文化的元素.日本漫画大师藤崎龙的漫画《封神演义》运用“戏仿”的手法,虽大尺度改编了中国明代同名神魔小说原著,但其富有想象力的游戏精神又较好传承了中国古典小说原著的内在神韵,这为我国动漫界如何将丰富的本民族及他国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意资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与中国作家莫言在创作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一方面,他们都深受西方现代派的影响;另一方面又都植根于本民族生活。大江说:“……在这些系统还把我同韩国的金艺河,中国的莫言等结合在了一起。这种结合的基础,是—…·自古以来就似曾相识的感觉。”①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甚深,然而到了近代,这种渊源几乎为西方文明所阻断:如今,重新研究中日文化新关系下的两国文学发展与联系状况,具有重要总义.本文从比较的角度出发,就《万延元年的足球队》(1967)与《红高梁家族》(1987)两部小说的思想性、艺术性,来探讨两…  相似文献   

18.
文化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前导———读《中国文化现代化》吕红平一个民族的振兴和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民族主体意识的进步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而这又离不开民族文化意识和文化心理的更新。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要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更新...  相似文献   

19.
日本对毛泽东哲学著作研究观点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黎 《天府新论》1997,(3):89-92,96
本文仅就日本学者对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和军事著作中的一些军事哲学思想的研究观点作一概述,以飨读者。对实践论的研究简况1951年4月,日本的《前卫》杂志第57期全文译载了毛泽东的《实践论人由此,日本开始了对毛泽东《实践论》为中。c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毛泽东哲学的重要意义。1952年,日本政法大学教授松村一人最早在日本《思想》杂志上连续发表了长篇论文《论毛泽东哲学的意义》,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他认为:毛泽东的哲学不仅具有中国民族形式,而且具有国际意义,他说:“何如用一句话来表达毛泽…  相似文献   

20.
据日本《古事纪》记载,大约六世纪末中国的《论语》、《千字文》等典籍经朝鲜传入日本.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传人日本的最早记录.从那以后,一千多年里中国典籍以各种方式不断流入日本,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而在中国,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少古文献散佚失传了,在日本却有收藏.清末黎庶昌、杨守敬等出使日本时曾收集到二十六种,辑刻为《古逸丛书》,杨氏另撰有《日本访书志》.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不断有学者前往东瀛访求古书,成果颇丰,中日汉籍的流布已成为学者关注的课题.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应该说日本所藏汉文典籍的情况已日益清楚,要想有新的发现是不太容易的.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一部清代的古籍《酒中趣》.经查《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综录补正》、《丛书总目续编》、《中国善本书提要》、《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孙殿起《贩书偶记》及其续编、《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以及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汉籍目录》、《东京大学总合图书馆汉籍分类目录》、《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分类目录》、《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汉籍分类目录》、《内阁文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