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2000-2009年新疆农村收入分组数据,首先计算历年新疆农村FGT贫困指数,分析新疆农村贫困程度的变化情况;其次对新疆农村FGT贫困指数进行分解,探讨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线变动对新疆农村贫困程度的影响;最后模拟分析各个贫困指标对贫困线变动的敏感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新千年开始后新疆农村贫困程度变化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大体经历了大幅下降、平缓变动、小幅上扬三个阶段;FGT贫困指数分解后发现,各期影响因素作用不一,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最为明显,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或者恶化产生了不一样的减贫作用,贫困线上调最明显的效应是新疆农村贫困面扩大;模拟贫困线上调后发现各贫困指标对贫困线较小幅度的变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新疆农村的贫困问题比较复杂,最近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尤其是最贫困人口的境况需要获得更多的关注,基于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亲贫困增长分析中的Shapley分解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阮敬  詹婧 《统计研究》2010,27(5):58-66
亲贫困增长主要是指能够使贫困群体参与经济活动并从中得到更多好处的经济增长。本文把影响亲贫困增长的因素分解为经济增长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和贫困线变动效应,并纳入一个统一分析框架中,采用合作博弈理论中的Shapley分解规则证明了亲贫困增长分析中因素变动效应的完全分解过程,并用住户调查数据(1988-2007年)对中国农村和城镇的亲贫困增长状况进行了实证,在此基础上作为制定具有瞄准功效的反贫困政策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全红 《统计研究》2008,25(9):11-15
 本文采用CPI和低收入者CPI两种价格指数,运用贫困指数计算方法,以我国2007年以来价格变化为例,分析了这次主要源自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的通货膨胀对城市贫困人口广度和深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在哪种贫困线下,按低收入者CPI统计指标计算的实际影响要比按一般CPI消涨方法得到的结果高出一倍以上。贫困指数对贫困线越敏感,食品价格上涨对贫困的影响就越大。这一现象为政府统计指标的选取、贫困监测和反贫困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农村减贫的速度明显放慢 ,且呈现出反弹趋势 ,探寻农村反贫困效果的影响因素 ,对正确制定农村反贫困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在如何测定反贫困效果的好坏及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上 ,目前常见的贫困指数都显得力不从心。针对各个贫困指数的不足 ,本文引入了分析反贫困效果的模型分解法。  一、主要贫困指数述评由于现有的贫困指数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些缺陷 ,寻找完美的贫困指数公式以客观准确测算贫困 ,成为近年贫困批数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对大部分贫困指数而言 ,测算主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步 ,测定每一个个体i…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新疆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2000~2012年新疆农村贫困的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分析了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线的变动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仍然是新疆减贫的主要动力,但是由于收入分配的不断恶化和贫困线的上升导致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不断下降.新时期,新疆开发式扶贫战略应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转向把经济增长和对穷人有利的收入分配相结合,从而实现有效减贫.  相似文献   

6.
城镇贫困人口指收入低于所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贫困线)的居民。贫困意味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和经济潜力被闲置、浪费,意味着即使经济高速发展也难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城镇贫困人口脱贫是本世纪我国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一、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反贫困上下了很大功夫...  相似文献   

7.
在Alkire和Foster的"双临界值"多维贫困识别思想基础上提出"三临界值"多维减贫成效识别方法,并结合Foster的持续思想构造持续多维减贫指数,从脱贫和返贫两个方面测度中国多维减贫成效。研究发现:中国持续多维脱贫指数都要大于持续返贫指数,且由于脱/返贫广度的差异,农村的单期和持续多维脱/返贫指数都要大于城市,西部地区的持续多维脱/返贫指数大于其他地区;人均纯收入和医疗保险的持续脱贫对持续多维脱贫贡献较大,健康以及住房困难的返贫分别对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持续多维返贫贡献较大;各省的减贫成效可以分为低脱贫低返贫、高脱贫低返贫、低脱贫高返贫以及高脱贫高返贫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贫困测度指标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一般来说,研究贫困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贫困的识别;二是贫困程度测定;三是反贫困效果判定以及相应的战略选择。贫困识别问题主要指贫困的基本范畴及贫困线的合理确定,关系到贫困集合的准确界定;贫困程度的测定主要指贫困指数的定义和计算,关系到贫困程度大小的判  相似文献   

9.
洪兴建  邓倩 《统计研究》2013,30(5):25-30
 基于CHNS的八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本文使用贫困发生率和平方缺口指数对农村贫困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把贫困变动分解为长期贫困效应、脱贫效应和返贫效应。实证结论表明,虽然长期贫困发生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是近期长期贫困的平方缺口指数表现出一定程度上升;脱贫效应是减少贫困的主要因素,返贫效应则是加剧贫困的诱因。此外,匿名性与非匿名性的增长率显示,匿名性低估了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增长率,从而高估了实际贫困。  相似文献   

10.
贫困的本质及反贫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文章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我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计算中国省际层面2000—2012年城镇化率、农村贫困发生率和农村基尼系数,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中国农村贫困、农村不平等和城镇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农村贫困发生率随着城镇化率提高而下降,城镇化率每提高1%,农村贫困发生率会降低2.87%;农村收入不平等随城镇化水平提高呈弱倒U型变化。同时,不同地区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也呈现不同趋势。在未来城镇化战略中,实施农村减贫政策时应兼顾调整收入分配政策,降低农村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12.
黄璆  刘巍  陈佳 《统计与决策》2022,(20):16-22
文章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新时期贫困表现的新特征,制定了考虑家庭规模影响的“小康贫困线”及“三保障”评估的临界值,以识别新时期的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基于江西省624户农村样本,构建了包含收入标准、三保障标准、食物营养结构、社会关系、精神状态等7个维度的识别体系,对样本农户进行多维贫困测度。结果表明:大多数家庭都是一维贫困,其中,劳动力、收入、精神状况维度贫困发生率较高;建档立卡农户贫困贡献率高于非建档立卡农户;维度分解结果表明,收入、劳动力、健康和教育四个维度的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衡量通货膨胀对贫困影响的传统方法提出商榷,提出能够准确测度通货膨胀对贫困人口在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三个维度影响程度的新方法,并具备推广到更多贫困维度的特性.该方法以具有加法可分性的R贫困指数为基础,利用Sharply方法对贫困改善的通货膨胀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分解,根据2004~2010年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数据计算通货膨胀因素对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贡献度,较为精确地测度了通货膨胀对贫困群体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4.
阮敬  纪宏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4(11):29-33,39
在现有亲贫困增长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现实发展状况剖析亲贫困增长的类型与内涵,厘清亲贫困增长的研究思路,从贫困缓解、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三者的关系出发,提出亲贫困增长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建立基于收入分配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贫困线变动效应的亲贫困增长分析矩形模型,并对该模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进行了探讨和拓展,以期完善和修正中国的亲贫困增长理论和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9):121-128
老龄化背景下农村老年人贫困问题逐步显化。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在测算收入贫困的基础上,采用AF方法测算了农村老人的客观多维贫困指数(MPI-I)和包括主观福利的多维贫困指数(MPI-II),涉及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主观福利5个维度。研究发现,MPI-II测量的主、客观多维贫困发生率最高且主观福利贡献最大;MPI-I测量的客观多维贫困次之,收入贫困发生率最低。进一步,对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样本进行交叉识别,收入贫困的农村老人中有96%同时陷入多维贫困,多维贫困样本中一半以上为非收入贫困。这说明虽然收入始终是农村老人多维贫困识别的重要因素,但以主观福利为代表的非收入因素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与贫困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标准是贫困测量的重要基础,准确测量和反映中国农村贫困状况首先需要对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方法及其代表的实际生活水平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判断.为此,本文首先全面梳理了国家农村贫困标准的测算与调整方法,采用纵向历史比较与横向国际比较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所代表的实际生活水平,以及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与我国扶贫历史实践中采用过的另外两个贫困标准和世界银行提出的国际贫困标准的差异.然后简要介绍了农村贫困监测体系,并对按照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衡量的减贫成果和多维贫困缓解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符合我国国情和当前发展阶段,是与“两不愁、三保障”相结合的基础上达到稳定温饱要求的标准.第二,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脱贫成就显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亿多人.第三,近年来,我国农村脱贫步伐进一步加快,扶贫成效非常显著.全国和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全国和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最后,在扶贫实践中,经常会涉及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单一标准与多维标准、贫困监测抽样调查数据与建档立卡数据之间的关系,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加以妥善处理.本文中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住户调查和国家农村贫困监测调查.  相似文献   

17.
李丹 《统计教育》2008,(6):13-18,36
本文基于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分组资料,采用GQ Model和Beta Model拟合收入分布函数并计算了北京市城镇居民贫困规模;采用最新的Shapely分解方法将贫困变动分解为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线变动三部分效应之和;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三因素亲贫困增长判定方法。得到的结论是:1986~2006年间,北京市城镇居民的贫困率呈现出了下降趋势,其中经济增长是减贫的绝对因素,收入差距和贫困线变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贫困率的上升,但总体上增长还是亲贫困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反贫困指数的开发与应用,运用统计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包括反贫困过程、反贫困工作完成度、脱贫攻坚满意度3个维度在内的反贫困指标体系,基于指标体系给出了反贫困指数的测算方法,用陕西省某贫困县实际调研数据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构建的反贫困指数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普适性等特点,可以客观地反映扶贫现状,为下一步制定扶贫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贫困线及贫困规模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状况可以用贫困率(或贫困发生率)、贫困规模来衡量。贫困率是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或家庭的比例。贫困规模指贫困人口的数量的多少。因此,贫困率和贫困规模都取决于贫困线的取值,且对贫困线的取值非常敏感。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按照2005年我国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83元的绝对贫困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  相似文献   

20.
美国贫困统计的新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张淼贫困统计反映了贫困状况,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方面。确定贫困线(Povertylevel)是贫困统计的基础,它是各国官方根据本国的生活水平,消费习惯等规定的一个最低的全年生活费用标准。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就算作贫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