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审计工作内部控制的内涵与环境、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评价与操作标准,阐述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业务质量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难以保证,是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一个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以及审计方法选择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善内部审计工作的环境,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法,并且要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程序,从而加强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审计风险日益增大。影响高校内部审计的主要风险因素是内部控制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和评价标准风险,分析了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并提出了有效控制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审计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质量控制,审计技术与方法、审计成果利用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及内部控制,比手工系统条件下的审计工作更为重要。本文根据国际审计准则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的要求,详细阐述了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内容,并对此进行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监督体系,是现代企业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需要,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关键任务。审计风险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起点,企业只有在分析风险成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旨在从根源上保证审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论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保证内部审计质量、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内部审计尚存在审计计划缺乏科学性、审计实施方案不严谨、审计工作底稿不规范、审计报告内容缺乏客观性问题。当前应加强审计项目的科学化管理,严格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程序,充实审计工作底稿,规范审计报告,转变审计思路,创新审计方法,不断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审计力量的不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及企业不重视审计工作等原因,因此要降低企业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不仅需要良好的审计环境,更需要创新审计业务管理模式,从企业内控机制入手,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和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来降低企业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9.
审计成本控制是审计业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建设的重要手段。当前制约审计成本控制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审计部门的成本控制意识簿弱、审计计划管理方式粗放、审计资源整合不到位、审计程序欠科学、审计成果利用不充分、审计人员缺乏激励机制等,因此,应从相应的方面予以改正,力求以最小的审计成本最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审计程序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所有工作步骤的总合。解决审计程序与审计任务之间矛盾的最佳办法就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有效利用审计结果。学习先进的审计方法、开展定期审计、利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结果、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等,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